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型题]1.PAS反应是检测组织内的:A.核酸B.脂肪C.蛋白质D.多糖E.抗原2.体外用人工方法使两种细胞融合成的一个细胞称为:A.多倍体细胞B.杂交细胞C.多核细胞D.巨核细胞E.巨细胞3.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一般为:A. 0.2nmB. 2.0nmC. 0.2μmD. 2.0μmE. 0.2mm4.透射电镜的最高分辨率是:A. 0.1~0.2nmB. 1.0~2.0nmC. 0.1~0.2μmD. 1.0~2.0μmE. 0.1~0.2mm5.光镜组织切片和电镜组织切片:A.均为超薄切片B.均用化学染料染色C.均可制冷冻切片D.均为固定组织E.均可摄彩色照片6.扫描电镜主要用于观察:A.生物膜内部结构B.细胞器的内部结构C.组织和细胞的表面结构D.细胞内的多糖E.细胞核内的结构7.观察体外培养活细胞首选:A.一般光镜B.倒置相差显微镜C.相差显微镜D.暗视野显微镜E.偏光显微镜8.活细胞体外长期保存方法:A.干冰内冻存B.甘油内保存C.冷冻干燥D.固定保存E.液氮内冻存9.普通光镜观察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厚度一般是:A. 50~100μmB. 10~50μmC. 5~10μmD. 1μm左右E. 0.1~0.5μm10.透射电镜观察的组织切片厚度一般是:A.1μm左右B.100~500nmC.50~100nmD.5~10nmE.1~5nm[X型题]11.组织固定的意义是:A.使蛋白质迅速凝固B.防止细胞自溶C.保持生活状态下的结构D.使组织坚硬E.防止组织腐败12.冷冻切片的特点是:A.用树脂快速包埋B.组织块可不固定C.制片较迅速D.细胞内酶活性保存较好E.可制厚0.1μm的切片13.HE染色:A.可制冷冻切片进行染色B.显色原理是基于组织对染料的亲和力C.可显示和研究胞质内的细胞器D.可使细胞核着紫蓝色E.可用于研究体外培养的细胞14.光镜术中的组织块和组织切片:A.组织块较大(1.0cm3)B.组织块常用福尔马林、酒精等固定C.组织块石蜡包埋D.切片常用重金属电子染色E.切片常用苏木精和伊红染色15.透射电镜术:A.组织块小(1mm3以内)B.组织块常用戊二醛和锇酸双重固定、树脂包埋C.超薄切片用醋酸铀和柠檬酸铅等进行电子染色D.可观察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标本E.在荧光屏上显像16.扫描电镜术:A.用强光束穿透标本B.组织需固定C.无需制组织切片D.标本需经真空干燥E.可观察活细胞17.对细胞内酶的定位、定量,可采用下列方法中的:A.组织化学法B.免疫组化法C.显微分光光度法D.HE染色法E.PAS法18.免疫细胞化学间接法:A.一抗和二抗是同一抗原的抗体B.一抗和二抗均需标记C.有标记二抗的商品供应D.较直接法敏感E.使用方便19.组织培养常用的溶液有:A.平衡盐水B.组织浸出液C.血清D.乙醇E.甲醛20.组织培养术:A.取新鲜组织和细胞B.标本以高温灭菌C.溶液和用具均需灭菌D.标本培养于近似体内的条件下E.可直接观察记录活细胞的行为二、填空题1.HE染色法的染料是______和______,切片中与前者亲和力强的着色结构称______,与后者亲和力强的着色结构称______。
与两者亲和力均不强者称______。
2.组织块包埋前需先经______,常用的包埋剂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3.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固定标本除组织切片外,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4.银染法中若组织结构直接使硝酸银还原而显示者称______,若需加还原剂方能显示组织结构者称______。
5.超薄切片染色常用______和________,染色深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染色浅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
6.免疫细胞化学术中常用的标记物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7.基本组织一般分为四大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问答题[名词解释]1.微环境2.组织3.HE染色法4.银染法5.冷冻切片6.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7.免疫细胞化学术8.原位杂交[简答题]9.简述组织学的研究内容。
10.简述石蜡切片的制备过程。
答案一、选择题1.D;2.B;3.C;4.A;5.D;6.C;7.B;8.E;9.C;10.C; 11.ABCE;12.BCD;13.ABDE;14.ABCE;15.ABCDE;16.ABCD;17.ABC;18.CDE;19.ABC;20.ACDE二、填空题1.苏木精,伊红,嗜碱性,嗜酸性,中性2.固定,石蜡,火棉胶,树脂3.涂片,铺片,磨片4.亲银性,嗜银性5.醋酸铀,柠檬酸铅,电子密度高,电子密度低6.荧光素,酶,铁蛋白,胶体金7.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三、问答题1.微环境是指细胞生存的周围环境,细胞在其微环境中进行增殖、分化、代谢、更新和功能活动。
一种细胞的微环境是由其邻近的密切相关的其他细胞、某些结构(神经末梢、微血管等)及细胞间质所组成。
微环境的各种成分对细胞起支持、营养、联系、保护等作用。
体液中含有的多种信息物质(递质、激素、因子等)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表达起重要调节作用。
正常状态下的微环境保持相对稳定,微环境组成成分的异常变化可引起细胞发生病变。
2.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机体内的细胞都是与细胞间质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组织构型。
高等动物和人体内的细胞种类很多,细胞间质则包括纤维、基质和体液,两者结合形成不同的组织。
组织有多种类型,是根据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而分类的。
一般将人体组织分为四大类,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每种组织内又有不同的类别。
几种组织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器官。
3.HE染色法是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切片染色方法,广泛应用于教学和科研中。
染色液是由苏木精(hematoxylin,碱性染料)和伊红(eosin,酸性染料)配制而成,苏木精使细胞核和细胞质内的嗜碱性物质着紫蓝色,伊红使细胞质基质和间质内的胶原纤维等着红色,染色鲜艳,观察方便。
4.银染法是用硝酸银配制的溶液浸染组织切片或细胞的染色方法。
有些结构可直接使硝酸银还原,银粒附着在结构上而显色,称此为亲银性;有些结构无直接还原作用,需加入还原剂才能使银粒附着在结构上,称此为嗜银性。
有些结构和细胞可以这种银染法而显示,如网状纤维(又称嗜银纤维),神经细胞内的神经原纤维、神经胶质细胞内的某些成分,以及一些神经内分泌细胞内的分泌颗粒等。
用银染法显示的细胞,有的可称为嗜银细胞。
5.冷冻切片是新鲜组织或固定组织在低温下快速冷冻后制备组织切片的方法。
一般是将组织块置入干冰或液氮内使其快速冻结,然后在恒冷箱切片机内制冷冻切片。
这种方法制片快速,常用于外科手术切除标本的快速病理诊断。
由于这种制片方法可免去组织块包埋等程序,细胞和组织内的一些成分如糖原、酶等保存较好,故较适用于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染色研究。
6.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是应用化学或物理反应原理显示组织切片或细胞内某种化学成分,进行定位、定量及其与功能相关研究的方法。
方法种类甚多,显色反应的原理也各不相同,分别用于显示组织或细胞内的多糖类、脂类、各种酶及核酸等成分。
一些经典的染色方法如PAS反应显示组织内的多糖和蛋白多糖等,Feulgen反应显示细胞核内的DNA,用Sudan等染料显示脂肪细胞,以及显示细胞内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ATP酶、琥珀酸脱氢酶、过氧化物酶等的方法。
7.免疫细胞化学术是应用免疫学原理,通过特异性标记抗体与抗原(某种蛋白质、多肽等)的结合来显示细胞内某种抗原,并进行定位和定量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进展迅速,应用广泛,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诸多学科及临床医学检验普遍应用的重要手段。
机体组织内的蛋白质种类繁多,多种蛋白质和多肽已被提纯并制成其抗体,目前有多种标记二抗(酶标记、荧光素标记、胶体金标记等)商品供应,使免疫细胞化学的操作更简便,应用更普遍。
8.原位杂交术是在免疫细胞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用来检测细胞内某种蛋白质的基因(DNA片段或mRNA片段)表达和定位与定量研究,目前已成为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其基本原理是应用已知的并被标记的核酸片段(同位素或荧光素、酶等标记的探针)与细胞内待测核酸(RNA或DNA片段)进行杂交,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目的mRNA或DNA的存在与定位。
9.组织学首先要研究组成机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单位—细胞;既而研究由细胞及其产物所组成的基本组织;在此基础上研究各器官系统的微细结构及其有关功能。
10.石蜡切片制备程序:①取材与固定;②脱水、透明与包埋;③切片与染色;④封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