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子政务与数字鸿沟定义和总体分析
电子政务与数字鸿沟定义和总体分析
指出:在信息社会中,个人计算机及互联网等信息工具对个 人的经济成就以及事业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力,有无计算 机以及运用计算机能力的高低将成为主宰贫富差距的力量。
1、什么是数字鸿沟?
经济合作组织(OECD)认为:数字鸿沟是 不同社会经济层面的个人、家庭、工商业及 地域在接触信息科技和应用互联网方面的机 会所存在的差距。
(2)电子化完备分析
公众对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认识 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状况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信息技术使用的地点及场合 公众使用互联网的方便程度 互联网的连接速度 本国政府机构及企业网站的内容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应用状况
四、对数字鸿沟的发展预期
(1)乐观论
(2)悲观论
(3)既有构架论
国际电信联盟认为:数字鸿沟是指不同国家 和地区之间在信息获取和通信新技术方面的 不平等。
数字鸿沟的定义
数字鸿沟是由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而导致的国与国 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产 业之间、企业之间以及个人之间业已存在的 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差距。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农民上网的普及率还很低。据 农业部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最新调查数据 显示,全国农民上网的平均比例只有0.3%,且主要 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上网率几乎为0。农 民真的没有上网需求吗?
再如安徽省全椒县黄栗树乡农民王学文,家中种有黄山 贡菊,一直没有销售门路。后来,他到乡信息站上网查询, 结果不仅找到了销路,而且卖出了好价钱,一年净收入达两 万余元。
像上面这种农民通过网络寻找市场信息、发家致富的例 子,在山东、浙江、江苏等一些沿海省份,还可举出不少。 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农民上网总体状况。
电子政务与数字鸿沟定义和总体 分析
一、对数字鸿沟的一般分析
1、什么是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 (NTIA)发表的《在网络中落伍》的系列报告中。
从1995年开始,NTIA组织专门的人员开始对互联网在美国 的发展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1995年7月,发布了《在网 络中落伍之一:一项对美国城市和乡村中的未曾拥有者的调 查》的报告;1998年7月发表了《在网络中落伍之二:数字 鸿沟的新数据》;1999年7月发布了《在网络中落伍之三: 定义数字鸿沟》。
(4)年龄与性别差异
网络购物调查报告:用户性别及年龄分布
用户的性别:男性占60.6%,女性占39.4%
用户的年龄分布
18岁 以下
18-
24 岁
25-
30 岁
31-
35 岁
36-
40 岁
41-
50 岁
51-
60 岁
60岁 以上
12.3 41.9 26.0 9.7 % %%%
4.1 %
3.9 %
1.7 %
(7)种族差异
三、数字鸿沟的评估
(1)定量化评估
(主要通过一系列指标的运用来分析不同主体包括不 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数字差异。)
拥有的互联网服务器数量 已开通的网站数量 国际互联网出口宽带 每万人所拥有的电脑主机数量 互联网用户占人口的比例 不同人群在线购物的比例 电子政务的成交额
注:定量化评估的方式仅能作为评估数字鸿 沟的参考依据,因为互联网使用者的数量或 比例以及每万人所拥有的电脑主机数量等数 据,并不能评估使用者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 掌握程度与使用技巧。
等水平 湖南、内蒙、河南、青海等10省信息化水平较低 甘肃、贵州、云南、西藏等信息化水平最低
3.中国城乡间的数字鸿沟
广大农村还处在 “数字赤贫”阶段,基本被 排斥在信息化大潮外,成了信息时代被遗忘 的角落和边缘化的人群.
表现: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还不具备基本的信息基础设施, 不少地方甚至还没有广播、电视,农村的计算机应 用和家庭电脑的普及率仍存在初级阶段。
0.4%
(5)教育状况
高中以下 高中 大专 大学本科 硕士、博士
不同文化程度的网民普及率
2003
2004
2005
23%
26%
32%
54%
65%
70%
80%
90%
80%
91%
86%
92%
88%
100%
94%
2006 37% 70% 村人口密度低,居住分散,通信基础 设施差,民众文化相对低,存在先天不 足。
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差异上 信息技术领域有关核心技术的开发、应用方
面的差异 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3)就业状况与收入差异
不同职业的网民普及率(澳门2006)
管理阶层, 专业人士, 白领, 文职人员83% 公务员89% 学生86% 自雇人士43% 蓝领, 劳动工人, 服务员27% 失学, 退休, 无业, 家庭主妇11% 其他18%
互联网用户的比例上,农民用户只占全国互联网用 户总数的0.3%,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
农村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弱势,由于缺乏必 需的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资源,农村在信息 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几乎处于空白。
如今农民上网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有的地方,农民已经
开始利用网络寻找市场信息,来指导自己的生产。比如河北 张家口市尚义县有个青年农民叫杨日山,他很重视农业信 息。他通过网络了解到国内对于芹菜的需求,带动县里三个 乡的农民,由种粮田改为种两万亩的芹菜田,形成西芹专业 化基地。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尤其是南方广州、深圳等地, 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他本人也被提名为全国十佳青年农 民候选人。
五、中国数字鸿沟的发展状况
1、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数字鸿沟
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是极为明显的
各国信息化总水平比较
1 美国 71.76(得分)
2 日本 65.97
3 澳
65.59
4 加
55.40
5 新加坡 54
27 中
6.17
2、中国地区间的数字鸿沟
全国信息化水平不同的地区分成五类: 北京、上海全国信息化水平最高 天津、广东、福建、辽宁等6省信息化水平较高 浙江、江苏、重庆、湖北、江西等9省为信息化中
由于数字鸿沟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与社 会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扩大了贫富差距,而 且严重威胁到了发展中国家与落后地区以及 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二、数字鸿沟的成因
(1)经济与社会发展差距
最为根本的原因 美国和欧盟是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其GDP
占全球GDP的70%以上。
(2)信息化发展水平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