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基础知识电子政务基础知识,从六个方面学习,第一个问题电子政务的基本理念,主要围绕电子政务一些重要概念,相关范畴做介绍;第二个问题中外电子政务发展的状况;第三个问题中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以及它与政府管理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第四个问题电子网络政府的模式;第五个电子政务的应用,应用是政务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第六个问题,电子政务的建设,包括规划制定,门户网站建设,风险控制,评估等等。
第一、电子政务的相关理念围绕电子政务有四个概念,特别需要关注和了解,第一是信息化,第二是电子政务,第三是电子政府,或者叫电子网络政府,这是国外、国际社会广泛应用的概念,第四是政府信息化。
首先是信息化,信息化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是指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这就是信息化的基础概念,基本含义。
这样一个含义,至少反应出四层基本意思,第一层就是中央,包括主要领导多次讲到的四个现代化,哪个化也离不开信息化,也就是说信息化渗透到其他各个方面现代化领域,信息化要服务于四个现代化。
第二层基本含义,国家政府对信息化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才能使信息化建设不至于偏离方向。
第三层含义,各个领域信息化的最基本要求是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管是农业、科技、国防、文化,哪一个方面信息化都必须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
第四层含义是信息化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研究电子政务,是基于政府信息化的范畴,而政府信息化又是整个国家信息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龙头。
所以首先要了解什么叫信息化,这个概念非常重要。
第二个概念,叫电子政务。
这个概念是在引进国外政府信息化概念的过程中,把它中国化了的一个概念。
从国际社会来讲,一般不叫电子政务,更多的叫电子政府,或者叫电子网络政府。
在政府信息化的过程中,我们创造了电子政务这样一个概念,把它中国化了,需要做出一定的解释。
所谓电子政务,它的定义是指公共管理组织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进行办公管理的一种政务管理活动。
电子政务的主体没有用政府这个概念,而是用了一个公共管理组织,在国外就叫公共部门,实际上它比广义政府的概念还要宽泛。
在国外,广义政府包括狭义的行政权力机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共同构成广义政府的概念。
在中国,电子政务在某种意义上比国外广义政府概念还要宽,因为还有执政党、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要信息化,所以电子政务的主体,用的是公共管理组织。
电子政务概念,又可以分为广义、狭义的两个方面。
从广义上讲,只要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这种活动都可以叫做政务活动。
电子政务就是把传统的政务活动,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义的电子政务应该包括很宽泛的内容,它渗到公共部门、公共组织,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叫电子政务。
从狭义来讲,电子政务也可以指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内部一项很具体的政务活动。
如到工商部门注册一个企业,通过网络,从申报开始,把企业执照申办下来,意味着注册这个政务活动,用传统政府、传统政务实现了电子政务。
再如税务部门纳税,一个企业要给国家纳税,通过网络从交税开始一步一步申报,到最后国家税务部门,把银行帐户的钱划到国库,这个过程如果都是通过网络实现的,那么在报税这个政务上就实现了电子化、信息化。
所以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也可以很微观,很具体。
在后面的电子政务概念的使用中,既可以讲广义的,也可以讲狭义的。
不管狭义的电子政务,还是广义的电子政务,它包括三层基本含义,第一层,它必须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如果不用信息技术或者网络技术,就不是电子政务,可能是传统政务。
第二层含义就是电子政务总是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权力的行使相联系,如果不是管理公共事务,不是行使公共权力,就不属于电子政务的范围,可能属于电子商务,可能属于电子事务。
第三层含义,电子政务不意味着我们对传统的政务过程进行一个信息化的复制,而是对传统的政务活动,传统的政务过程进行信息化的改造。
这一点非常重要,但又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第三个概念,是电子政府,也可以叫电子化政府、电子网络政府,是一个与虚拟相结合的垮平台政府,它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虚拟性,即通过网络构建起一个跨区域的、跨时空的远程政府,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服务,或者叫一站式服务。
它不受传统政府部门上下班的限制,打破了时空。
这样一种虚拟性,虽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物理形态、政府的存在,但是它对传统物理政府的运行、管理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
电子网络政府的建成,建设,意味着在政府治理这个层面上,将有可能从传统的实体管理走向程序式管理,它对政府治理产生的影响非常深刻。
电子政务和电子网络政府两个概念之间是一个什么关系呢?如果把电子政务理解为一个狭义的,一项一项具体政务活动信息化,那么一级政府,不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承担很多管理服务职能,把一个政府主要的管理服务职能通过电子化手段来实现,就由电子政务走向了电子网络政府,也就是说当一个政府承担的主要管理服务职能,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就意味着它可以建成一个电子网络化的政府。
一级政府承担的服务管理职能,永远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信息化,只能说它主要方面承担管理服务职能能够信息化,就由电子政务走向了电子网络政府,也就是说,电子网络政府建成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从电子政务一个一个具体的政务工作信息化,到一级政府承担的主要管理服务职能信息化,整个是一个过程。
了解了电子政务、电子网络政府这两个基本范畴,基本概念后,还需要了解电子网络政府的核心价值,为什么要不遗余力的花这么多的投入来构建电子网络政府呢?电子网络政府的核心价值可以概括很多方面,集中的表现在三个层面上,第一方面是通过构建电子网络政府,大大提高了政府管理运作的透明度、公开性,使政府管理、治理真正变透明的政府,公开的政府。
第二方面是通过构建电子网络政府,使政府和社会,包括企业、公众,他们之间形成一种广泛的互动,广泛的信息沟通,在过去的传统政务下,政府和社会很难进行互动,因为它处在一种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状态,政府往往控制整个社会信息的80%,而社会公众最多掌握的信息超不过20%,政府和社会处在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所以很难互动。
但是这种信息不对称状态将随着电子网络政府的构建被打破,为政府和社会的公众互动提供了可能。
第三方面是通过构建电子网络政府,可以大大提高政府的管理绩效,提高政府的效率,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对政府治理来讲意义深远。
为了说明上面讲的三条核心价值,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正面的,另一个是负面的。
从正面来讲,1999年是政府上网年,当时的国家计委也在互联网上构建了自己的门户,在国家计委制定十五规划时,按照传统的治理过程,规划初稿制定出来后,送到有关领导层、省、部委征求意见,在99年国家计委的门户构网站建起来后,在按传统的、向领导层征求意见的同时,又把十五规划的草案放在了国家计委的门户网站上,通过门户网站,全国民众对十五规划提出了数以万计的建议,参与提建议的人,上至80岁老人、离退休家属,下至中小学学生,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很多建议是很有价值的。
国家计委为了表彰公众这种积极参与、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专门搞了一次评奖,有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
如果没有这样一个网络,民众参与国家十五规划制定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正面的例子。
再比如,信息披露方面的负面例子, 2003年北京出现了大面积的SARS疫情,疫情确实是突发的,过去没有建立一个突发的,应对公共卫生体系的机制,有情可原,但是由于在信息披露方面没有严格的披露制度,政府和政府之间没有这样信息沟通的机制,本来2002年11月,广东就出现了SARS疫情,由于没有信息披露机制,政府和政府之间没有信息沟通机制,直到2003年3月、4月,在北京大面积蔓延开来。
如果我们有信息披露机制,有信息公开法律,那么一旦出现疫情后,可以很快把它向社会公布,引起老百姓的关注、防范,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时、统计方面出现的问题、行政体制方面的风格等等复杂原因,造成老百姓处在一种不知情的状态,在一定意义上也助长了SARS疫情的蔓延。
通过这样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我们对构建电子网络政府,它的公开性、透明度,它和政府与社会之间产生互动,它的价值会有一定的了解。
第四个概念,是政府信息化。
信息化是一个过程,从一个一个电子政务的线,到电子网络政府的建成,整个这个过程,可以把它理解为政府信息化的过程。
政府信息化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深化的过程,整个过程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开始搞办公自动化,到现在要构建电子网络政府,整个过程都可以理解为政府信息化的过程。
以上是第一个大问题电子政务的基本理念第一小点,四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第二小点,电子网络政府对传统政府治理的影响。
电子网络政府的构建、建成,虽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政府实体管理,但是对传统政府管理会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四个层面上。
第一 ,对政府形态的影响;其次,对政府组织结构会产生很深刻影响;第三,对政府运行方式会产生一定影响;第四,对政府管理功能会产生直接影响。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比较,从政府形态来看,在传统政务条件下,政府是一种物理政府、实体化政府,比如要到北京市政府,必须到北京市这个城市来,到北京市政府这个办公地点去,这叫实体政府、物理政府。
在传统政府管理下,这种实体政府、物理政府进行的是一种实体化管理。
但是,通过垂直电子政务,构建电子网络政府以后,政府这种形态很可能变成数字化政府,一个虚拟化的政府,有可能是一种程序化管理,这是从政府形态上来讲的。
从政府的组织结构来讲,在传统政务下,政府管理一般都是垂直化的,分层次的,它的管理幅度比较狭窄,管理层次比较多,而在电子网络政府状态下,可能使这个组织结构变成一个扁平化的、放射性的结构,它的广泛幅度可能更宽,管理层次相对减少。
从政府管理运行来看,在传统政务下,它是一种层层审批、控制、管制,整个管理的透明度比较低,是一种政府的单项沟通,在电子网络政府状态下,有可能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服务,公众可以公开参与,政府和企业、社会成员能够产生双向的互动。
从管理功能来看,在传统政务下,可以概括为一种粗放式的管理,政府对社会管理的成本比较高,管理的效率比较低。
在电子网络政府状态下,有可能实现一种精细化管理,由程序化管理取代传统政务手工化管理,做到精细化管理。
从发展的视角来讲,可能降低政府的管理成本,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益。
所以构建电子网络政府,对传统政府至少可以产生上面四个方面的影响。
第三个小点,电子网络政府发展的趋势。
从全世界视角来看,应该说构建电子网络政府时间还不长,但是它的功能、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