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高一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年高一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年高一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一、选择题在北半球晴朗夜空,经过连续观察发现恒星B在绕恒星A运动,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恒星是北极星,B.恒星B绕A运动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C.恒星绕A恒星是顺时针运动D.B恒星绕A恒星是逆时针运动2.如果B恒星北京时间21:00出现在图示位置,它第二次出现在该位置的时间是第二天的()A.北京时间219′10″B.北京时间213′56″C.北京时间2056′4″D.北京时间2148′46″3.关于A恒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太阳系 B.A属于银河系C.A属于河外星系D.全球各地皆可以看到A【答案】1.C2.C3.B【解析】试题分析:1.当我们仰望北极星时,北极星可看做是恒定不动的,故A正确;按照我们辨别方向的习惯,前北后南,左西右东,这是因为我们自西向东绕地轴转,我们所说的顺时针方向是从西往东走的(这从手表可以体现出,也是由于自转原因),其它恒星从东往西运动,所以此时恒星B绕A逆时针运动,故C对D错。

2.恒星日为23小时56分4秒,比太阳日24小时少3分56秒,所以B恒星第二次在该位置出现应早于21时,所以选C正确。

3.在地球上观测的恒星像太阳一样属于银河系,而不属于太阳系和河外星系,所以A.C错,B对;在南半球开不到A,D错。

考点:地球运动方向;恒星日;天体系统。

4.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于()A.太阳内部原子的核聚变反应B.太阳大气色球层上的耀斑爆发C.太阳内部原子的核裂变反应D.太阳内部可燃物质的燃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太阳辐射能主要自太阳内部物质核聚变,故选A正确。

考点:太阳辐射能。

5.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生物的活动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C.煤、石油的形成D.火山的爆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为地球提供光热、为大气和水提供动力、为人们生产和生活提供能,火山爆发自地球内部能量,D错。

考点: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

6.在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是()A.黑子和耀斑B.耀斑和日珥C.黑子和日珥D.耀斑和黑子【答案】 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光球层和色球层,A符合题意。

考点:太阳大气分层结构及太阳活动类型。

7.当中国国庆节时,太阳直射点在( )A.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南半球并向南移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10月1日为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故选D项。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8.关于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叙述正确的是()①1恒星年②365日6时9分10秒③365日5时48分46秒④1回归年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为1恒星年,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为太阳直射点回归移动时间,时长为365日5时48分46秒,故选A正确。

考点:地球公转周期。

9.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在近日点时,我国正值冬季B.公转角速度加快时,公转线速度相应减慢C.同自转方向一致,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D.地球公转最慢的时候,绵阳昼长夜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在不近日点时为1月初,我国正值冬季;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一致;公转角速度加快时,公转线速度也快,B符合题意;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为7月初,北半球夏季,此时绵阳昼长夜短。

考点:地球公转特征及地理意义。

10.在5月10日到10月10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绵阳的昼长一直比北京大B.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在增大C.北京的昼长一直在增大D.绵阳的正午太阳高度一直比北京的大【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5月10日至9月23日前后,为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北京纬度高于绵阳,昼长长于绵阳,且绵阳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大,A错D对;在此时间段内,太阳直射点先向北后向南移动,故绵阳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B错;北京昼长先变大后变小,C错;考点: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读右图(图中数字表示经纬度,阴影部分表示夜晚)回答下列小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点此时刚刚处于日落(昏线上)B.这一天是12月22日C.A地可能有极昼现象°D.C点的昼长为12小时12.ABC三地比较()A.A的昼长最长B.ABC三地昼长任何时候都不可能相同C.地方时B最晚D.C的自转角速度最大1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和纬度是()A.90°E和23°26′S B.90°W和23°26′SC.90°W和23°26′N D.90°E和23°26′N14.此时,北京时间是()A.3.21日16时 B.6.22日18时C. 6.22日14时D.12.22日8时15.ABC三地昼长比较正确的是()A.A=B=CB.A>C>BC.A<B<CD.C>A<B【答案】11.D12.A13.D14.C15.B【解析】试题分析:1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B点此时刚刚处于日出(晨线上),A错;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B错;A地纬度低于北极圈,不会出现极昼现象,C错;C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即昼夜等长为12小时,D正确。

12.根据上题分析,因北半球为夏至,因此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A位于北半球,纬度最高,昼最长,A正确;在春秋分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B错;同一日期内,越偏西的地方,地方时越晚,C错;A.B.C三点都没有在极点上,自转角速度相等,D错。

13.图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此节气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直射点经度为12时,图中晨线和赤道的交点为6时,所对应的经度为0度,可推算12时所在经线为90°E,所以D正确。

14.由上题分析可知,此图所示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90°E上的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120°E为14时,C项符合题意。

15.图示为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赤道上昼夜平分,综上所述B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架飞机从圣彼得堡(60ºN,30ºE)2014年1月3日15时20分起飞,经过11小时40分钟飞抵哈瓦那(23°N,82°W)(西5区),回答下题。

16.飞机到达哈瓦那时,当地时间是()A.3日20时00分 B.4日10时32分C.3日19时32分 D.4日20时00分17.飞机从圣彼得堡飞往哈瓦那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太阳直射点正在南半球向北移动C.圣彼得堡昼长逐渐增加D圣彼得堡昼长等于哈瓦那18.飞机起飞时,刚刚为正午时刻的经度是()A.20°WB.20°EC.80°WD.80°E【答案】16.A17.A18.A【解析】试题分析:16.首先以圣彼得堡起飞时间计算出哈瓦那当地时间,然后加上飞行时间,最后计算结果为3日20时10分,A正确。

17.飞机从圣彼得堡往西飞行,飞往哈瓦那期间,时间在减少,即时光“倒流”,再结合题文时间为2014年1月3日,为北半球冬季,地球到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A正确;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动,圣彼得堡昼长渐短,且短于哈瓦那。

18.根据已知条件计算,正午时刻对应的经度为20°W,故选A项。

考点:地方时和区时计算;地球公转地理意义。

1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南半球运动方向变化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运动物体沿运动方向左偏,所以选D 正确。

考点:地砖偏向力影响。

20.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①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在低纬度地区能看到极光现象③产生“磁暴”现象④诱发地震和火山爆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知识可知,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现象、可能出现自然灾害等,所以D正确。

考点: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

21.在框内填写合适的内容,(∠A的名称与度数,∠B的度数)4分【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地轴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黄道面与赤道面夹角为黄赤交角,A表示,为23°26´,那么它的余角就是地轴与黄道面的角度,B为66°34´。

考点:黄赤交角22.6分(1)1分)说明∠A的存在引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2)4分)并在下图作出其轨迹示意图(要求有:日期,节气,箭头方向,纬线度数);(3)1分)∠A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2)4分(下图)(3)1分移动幅度(或纬度范围或最大纬度)【解析】试题分析:(1)∠A为黄赤交角,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回归移动。

(2)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移动可知,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画出一个周期折线,均等分找到5个点,表示四个节气,为春秋分、冬至和夏至,北回归线上为夏至(6月22日),南回归线上为冬至(12月22日),赤道上为春秋分。

(3)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范围。

考点:太阳直射点回归移动。

6| 23816 5D08 崈w40252 9D3C 鴼32662 7F96 羖~35341 8A0D 訍24709 6085 悅23732 5CB4 岴34532 86E4 蛤34086 8526 蔦30067 7573 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