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工仪表培训课程(PPT共 36张)
化工仪表培训课程(PPT共 36张)
7.2.2
操纵变量的选择
选定了操纵变量,实际上就确定了控制通道。因此,
在选择操纵变量时,要认真分析过程特性。
A 放大系数K0的影响
在选择操纵变量时,一般是希望控制通道的放大系
统数K0要大一些。因为K0大,表示操纵变量对被控变量
的影响大,抑制扰动能力强,过渡过程的余差也小,控 制精度可得到提高。但K0过大,控制作用过于灵敏,易 使调节过头,引起振荡。因此,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 下应选择控制通道放大系数K0较大的作为操纵变量。
般,要根据被控过程的特性来考虑控制通道时间常数T0
的大小。
C 纯滞后τ0的影响 控制通道纯滞后的存在,使控制作用落后于被控 变量的变化,容易引起超调和振荡,使被控变量的最大
偏差增大,过渡时间拉长,控制质量变差。
D 扰动通道 放大系数Kf,越小表明在同样阶跃扰动Δƒ作用下, 扰动被大大削弱,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越小。 时间常数Tf,越大相当于对扰动起到了一个滤波作
B 时间常数T0的影响 控制通道时间常数T0越大,被控变量变化越缓慢, 恢复时间加长,控制作用不及时,过渡过程的最大偏差 将加大,使控制质量变差。相反,时间常数T0较小时, 反映灵敏,控制及时,恢复时间短。但当T0太小时,容 因此,在T0太大或太小的情况下,都比较难以控制。一
易引起调节过于频繁而造成被控变量振荡,稳定性变差。
(3)必须注意控制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问题 当一个过程具有两个以上的独立变量,且又分别 组成控制系统,则容易产生系统间的相互关联。如图 所示的流体输送中的流量与压力控制系统,存在着严 重的相互关联。若因扰动导致压力p1升高,PC将控制 阀A开大,加大回流量q1;与此同时,由于p1升高将使 q2增大,为此FC将使阀B关小。这样会进一步加剧p1 的上升。这样的两个控制系统都无法运行。
单回路反馈闭环控制系统。 简单控制系统是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基本
单元,其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调整和投运,
能满足一般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尤其适用
于被控过程的纯滞后和惯性小、负荷和扰动变化
比较平缓,或者控制质量要求不太高的场合。
7.1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7.1.1 过程分析 过程控制系统包括被控过程和控制仪表两 部分。 被控过程是由工艺要求决定的,因此,要 进行过程特性分析,明确:
(2) 必须正确确定表征生产过程的独立变量数目
根据物理化学中的相律关系进行判定。例如,确定
蒸汽的温度和压力是否都是独立变量,由下式求得:
F=C-P+2
F为独立变量数目,C为组分数,P为相数。 饱和蒸汽:存在着气、液两相,从而: F=1(组分数)-2(相数)十2=1
上式表明,只要选取蒸汽温度或蒸汽压力就可以了。 过热蒸汽:由于蒸汽在过热状态下只存在气相,则: 一般以选取蒸汽压力为宜,压力测量元件的时间常数小。 F=1(组分数)-1(相数)+2=2 如果不遵循这个原则,设计出既有温度又有压力作为被 在这种情况下,把压力和温度都选作为被控变量则 是完全必要的。 控变量的控制方案,则控制系统将是无法投运的。
7 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投运 及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本章先简要介绍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方法及主要内容,然后介绍简单控制系统 的设计原则、系统投运的过程、调节器参 数的工程整定方法。
简单控制系统又称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由
一个被控过程、一个检测变送器、一个控制器和
一个执行器所组成,对一个被控变量进行控制的
初步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指导思想、工艺流程和环 境特征、自动化技术水平、安全措施等说明。
B 工程设计 包括仪表选型、控制室和仪表盘设计、仪表供电 气系统设计、信号及联锁保护系统设计等。 提交自控设备汇总表、电气设备材料表,以及仪 表、电气设备接线图等详细资料。 C 工程安装和仪表调校 进行仪表和电气装备的安装、信号线路的连接。 系统安装完成后,对每台仪表进行单独校验,对每个 控制回路进行联动校验。
综上所述,设计控制系统时,操纵变量选择的原则是:
(1) 操纵变量应是控制通道放大系数K0较大者。
(2) 应使扰动通道的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而控制通
道的时间常数适当小一些。
(3) 控制通道纯滞后时间越小越好,并尽量使扰动 远离被控变量而靠近调节阀。 另外,当广义过程的控制通道由几个一阶滞后环节 组成时,要避免各个时间常数相等或相接近的情况。需
被控变量
操纵变量
主要扰动
7.1.2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A 控制方案的设计 包括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设计说明书等。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是用自控字母和图形符号 在工艺流程图上描述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图纸文件。它 反映出被控变量测量点的位置、控制手段的实现方法, 以及各个控制系统相互之间的关系。图纸上自控字母和 图形符号都要符合一定的设计规范。
D 控制器参数工程整定 整定控制器PID参数。
7.2 简单控制系统的设计
7.2.1 被控变量的选择
通过对过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是直接可测
或通过间接计算可得到的变量作为被控变量。
选择原则:
(1) 必须选择表征生产过程的质量指标作为被控变量
按质量指标进行直接控制并不多见。一般是采用温 例如,在精馏过程中,要求产品达到规定的纯度。理论上 度、压力等作为间接指标。间接指标与质量指标之间必 讲,塔顶馏出物或塔底残液的浓度应该选作为被控变量。 但由于缺乏直接测量产品浓度的工具,而且滞后时间较大, 须具有单值对应关系和足够大小的测量信号。 因此,常用塔顶、塔底或塔中某点的温度代替浓度作为被 控变量。
考虑到工艺上的合理和方便。由于生产负荷直接关系到
用,则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越好。
时间τf后进入被控过程,它的大小不影响控制的品质。 纯滞后τf ,对于扰动通道来说,相当于扰动推迟
讨论:假设控制系统的被控过程由三个独立的单容 量环节GP1、GP2、GP3串联组成,扰动分别从三个不同 的位置进入系统。显然从扰动Fl到被控变量C通道的时 间常数个数最多,因而对扰动Fl的滤波效果最好,即对 被控变量的影响最小,F2次之,而F3的影响最大。 结论:扰动离被控变量越近,离调节阀越远,则对 被控变量的影响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