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作用复习课件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以及对意
识能动作用的理解。根据漫画中的文字“这世界上至少有 一个地方你可以控制——你的心境”可以确定,漫画突出 了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项 正确。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自觉的,不是自发的,
识则不是。
1.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先生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
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 时候,我贪婪。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 点的是 A.意识活动具有计划性、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
D.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反映、与动物对世界的反映是根本不同的。它不是像镜子
照物体一样,机械、消极、被动,而是积极能动的。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同时具有主动创造 性和自觉选择性,因而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 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这是意识能动性的首要表 现。但人的意识是有差别的,既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也能错误地反映客观事物。
说的是一种可能性,由于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
点决定了意识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够认
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说意识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是正确的。
(2)“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 映”是错误的,只有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意识才是人脑
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而不符合的意
第 二 单 元 探 索 世 界 与 追 求 真 理
第 五 课 把 握 思 维 的 奥 妙
第 二 框 意 识 的 作 用
晨背关键语句Βιβλιοθήκη 知识点一理解教材新知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把握命题热点 考向例析
热点分析
应用创新演练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
具有主动创造性 和 自觉选择性 。
(2)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
物的 本质 和 规律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
够 认识世界 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 有不可认识之物。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
地震并在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引发巨大海
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时,沿太平洋各 国都纷纷发出了海啸预警。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 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科学家可以根据海底地 震状况、大气运动趋势、海上观测等综合分析,预测海啸 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胜利属于中国。《论持久战》澄清了认识误区,指明了抗战 的前途,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军民的抗日积极性,对夺取抗战 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论持久战》发挥的巨大作用说明了意识的什么作用?
[提示]
说明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理解· 应用层级]
正确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不是单纯的意识活 动,而是通过意识指导实践活动来完成的。即通过实践把 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 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选择性。
3.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 重要条件。 4.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 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
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识记· 探究层级] (1)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 目的性 和计划性 ,
解析:巴菲特与别人不一样的“恐惧、贪婪”投资名言说明, 他具备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的自觉选择性及 预见性,因此B项正确;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是指 人的目的、动机和行动方案,因此A选项与题意不符;C、
D两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B
[识记· 探究层级]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 能动地 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 意识 中的东西变成 现实 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 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
科学家能够预测海啸说明了意识活动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人的意
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还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 规律。意识不仅能够认识当前的对象,还能推测未来,分 析事物发展趋势。
[理解· 应用层级] 全面理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与自然界普遍存在的
警示:(1)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是指意 识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来改造客观世界。 (2)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使之发生变化,是一种从人的 主观愿望出发的思想,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2. (2010· 江苏高考)右图漫画《你的心境》所体
现的哲理是
(
)
A.人们在意识指导下自发改造客观世界 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在特定条件下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2)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 物的发展。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
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 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意识对物质的 反作用。
误区: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3)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
物。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某一时期人们对事物的正
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这并不代表人们就不能认识这些
事物,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
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扩展和加深。
误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 意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 警示:(1)“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能动的 反作用 。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 现“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 有一些人冀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 战争。1938年5月,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具体分析了 中日两国的社会形态、双方战争的性质、战争要素的强弱状
况、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否,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