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意识的作用ppt2019优质

意识的作用ppt2019优质


(二)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决定
能动作用
要求: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 程中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P.41毛泽东解析“实事求是”
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 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 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 们去研究。”
(二)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能否直接反作用于物质?(P40)
不能。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 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把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 西,从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
(3)意识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都一定能取 得成功吗?为什么?
不能。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 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对人们改造客 观世界起阻碍作用。 ※名词解释: 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如实反映的意识。 错误的意识则是对客观事物 歪曲反映 的意识。
(1)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10分)
: 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回答问题 ,一般答题模式如下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分析材料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分析材料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的特点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能够揭 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未知≠不可知)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为什么要修改立法法?
当堂达标
于丹教授在“构建心灵”的讲座中强调,和谐包括人与 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自身的和谐,而人自 身的和谐关键是心灵的和谐。这说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 ④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1)因为人的意识活动有主动性和创 造性。
(2)道理: ①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 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 认识之物。
一、人能够能动的认识可以根据过 去遗留下来的事 物追溯过去
人们可以用科学 的手段预测未来 的各种情况
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分析材料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分析材料
(1)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
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主 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 中的能动作用。
(2)美食的创造是意识指导下的利用、改造食材烹制 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了劳动者意志和追求,发挥了 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就地 取材,应时而获,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 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能动作用。

1、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学习目标
1.识记意识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理解意识活动的特点; 3.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重点:意识的作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和一切从实际 出发,实事求是。 难点:意识活动的特点
生活中的哲学
2022年将发生多次日月食。 最近的一次是在4月26日凌晨发生的 月偏食,初亏为3时52分;食甚为4时 08分;复圆为4时23分。
思考:人们为什么能靠意识“看到了”用 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你能从中悟出什么哲 学道理?
思考:人们为什么能是用意识“看到了”用 眼睛看不到的东西?你能从中悟出什么哲学 道理?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 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 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 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 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 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 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 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 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反作用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指导作用≠推动作用)
意识
指导 人的行为 人的实践
把 观念的 东西
变成 现实的东西
对其理解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通过实践这个中间环节)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具有双重性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 ,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 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能够指导人们顺利开展实践活动。
生活中的哲学
1912~1913年间,德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 收购石油,但只购加里曼丹岛地区的石油。 在石油商人感到百思不得其解时,化学家 提醒世人说:“德国人在准备发动战争了!” 原来,加里曼丹岛的石油与其他各地的石油 不同,它含有大量的苯,而苯和硝酸反应就 可以制成烈性炸药。果然不出化学家们所 料,德国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当堂达标
植物学家观花就以植物学的知识审视它,而画家观花则 以美学知识去欣赏它。这就是“见仁见智”。“见仁见 智”主要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对同一客观对象,不同的人由于知识水平、个人立场等不同会产生不同 的认识,这说明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人 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因此②③正确。①④与题意不符。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 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高昂的精神
催人向上、 使人奋进
使人
萎靡的精神
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
我国自古就有悲伤心、怒伤肝、思伤脾、 忧伤肺、恐伤肾之说.
课堂小结
意 (一)人能够 识 能动地认识世
的 (
界 (反映)

动 )
(二)人能够
作 能动地改造世
思考:这10名学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哲学道 理?(P40)
答:说明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 控制作用。正确的、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 上,使人奋进。错误的、萎靡的精神,则会使 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因此,我们要树立 高昂的精神,重视精神的力量。
女排夺冠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 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 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 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 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遇到一些新 情况.新问题,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经济发展 新常态下,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法法进行修 改完善。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 议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 面深化改革.全 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意义重大。
(1)哲学原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
(2)意义: ①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②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
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三)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首先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 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当堂达标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 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判断: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体现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
世界。
解析 “人自身的和谐关键是心灵的和谐”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
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③④正确;①②与题意不符。
亩产上万斤
这给我们怎样的哲学启示?
启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一)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 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 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 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 依据。
△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 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
要求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思想意识,克 服错误的意识。
用 界 (反作用 )
突出体现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和(自觉选择性)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 具有指导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