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旅游度假区规划布局


③旅游度假区中服务社区的位置一般考虑两大因素: 核心旅游吸引物和对外交
通。核心旅游吸引物是旅游者度假旅游活动集中的地方,就近安排住宿设施便于旅
游者的活动,更能吸引度假旅游者;对外交通的便利性有利于旅游度假区初期的开
发建设以及旅游度假区后期疏散人口。
④针对不同规模类型的旅游度假区, 其功能分区的情况应有所差异: 大型旅游
务设施违背了这条原则,遭到业批评。
5.4.3 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区布局
一般而言,滨水旅游度假区的地理环境尤其是地貌形态与活动设施的地域配置
决定了空间布局的形态,归纳起来有带状、核式、双核式、多组团式等等。这些模
式的共同特点是以自然为核心,游憩活动安排在辅以适量人工设施的自然背景中。
带状布局的旅游度假区一般位于海滨和湖滨, 较为一般的原则是平行于海岸或 湖滨岸线,这种布局的规律是由其资源条件和地貌背景决定的。
向明( 2001)提出了度假区功能区布局的原则。 A、突出度假区旅游主体形象。这是滨水度假区旅游空间规划的中心原则。在 开发规划中,各功能区必须通过各种产品与服务来突出岛屿旅游主体形象,并与之 相协调。 B、集中功能单元。 由于滨水度假区地域空间限制, 对不同类型的设施如住宿、 娱乐、商业设施等功能分区采取相对集中布局,力求使各类服务综合体在空间上形 成聚集效应。首先,在开发方面,集中功能单元的布局能使基础设施低成本、高效 益,而且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与市场规模的扩大, 新的旅游后勤服务部门更易生存; 其次,在经济方面, 集中布局带来的景观类型多样性还可以吸引游客滞留更长时间, 从而增加地方经济中旅游服务部门的收入,从而带动社区经济的发展;第三,在环 境方面,集中布局有利于环境保护与控制,对污染物的处理亦更为有效,敏感区能 得到有效保护。 C、协调功能分区。协调表现在处理好岛屿与周围水体环境的关系、功能区与 管理中心的关系、功能区之间的关系、主要景观结构(核心建筑,主体景观)与功 能区的关系。 D、发展性原则。旅游规划及总体布局,不仅要立足现状,解决实际问题,更 要着眼发展,预见未来,为中、远期的布局变化创造有利条件。 向明( 2001)认为,依据岛屿自身的旅游资源特点、地形地貌特征、旅游开发 的方向不同,功能区可以有不同的布局模式,他就野营式布局模式进行了阐述。这 种布局模式适用于景点分散、当地条件又不宜建大型旅馆的岛屿,这种模式以对整 个岛屿恰当的亚区划分为基础,兼顾亚区之间的功能互补性,重点对亚区的旅游服 务设施进行布局。图 5-4 为功能区空间布局层次图。本人认为,这种功能区布局失 于简单,对于现实的岛屿规划指导意义不是很大。
武夷文化区
湄州岛
13.5
南湖
1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妈祖文化城、贸易中心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野生世界、娱乐购物区
银滩
12
滇池
10
亚龙湾
18.6
7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海滩康复区、海上运动
区、娱乐购物区、文化活动区
9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现代游乐园、大型淡水
旅游者来度假;
4、每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都规划有高尔夫球场。大型旅游度假区有多种高档
的住宿设施,来度假的旅游者也多为中产阶级及富豪和准富豪阶层,他们需要有高
档的康体休闲活动设施,高尔夫球场是最合适的,也是最重要的康体设施。国外的
大型旅游度假区都设有 1 个高尔夫球场,以至于澳大利亚的学者在探讨旅游度假区
的概念时,提出高尔夫球场是判别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标准。
表 5-8 我国 12 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简 名称 金石滩
面积 ( km2) 13.6
数量 7
功能分区名称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地质景观游览区、国际
石老人
10.8
游艇俱乐部、游乐运动场、森林狩猎区、海上活动游览区
图 5-4 旅游功能区空间布局层次图(向明, 2001)
本人认为,旅游度假区的项目和功能区在平面布局上应能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A、符合旅游者行为需求和管理需求 旅游者在滨水度假区的活动需求分为四个方面, 即陆上运动、 水上运动、 观光 游览、休养疗养,本人认为,图 5-5 的布局模式可以合理布置四个方面,便于管理, 各项活动项目有各自的区域,避免了相互干扰。本模式对于中型海滨度假区尤其具 有适宜性。
沙滩浴场、民族文化风情园、垂钓基地、水上娱乐园、珍稀动植
物观赏园
8
综合服务区、高尔夫别墅区、红霞别墅区、滨海宾馆区、饮食购
物区、环湖娱乐区、海滨浴场
在案例研究的基础上, 家明(2000)得出了关于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的几点结
论:
①旅游度假区必须进行功能分区, 不能到处进行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 这是旅
游度假区规划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
②进行旅游度假区功能分区, 首先应该考虑旅游吸引物的构建和保护; 其次要
考虑交通以及服务设施的便利性;第三,要考虑旅游度假区的滚动发展问题,不能
在客源市场不足和建设资金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在所征土地上全面撒网,要留下一定
的土地用于未来的建设。 阳西县月亮湾旅游度假区当初如果先集中建设区一个组团,
就可能顺利开业经营, 后期土地即使不投资建设也能够高价转让, 不至于全面烂尾。
区、农田观光区、水上漂流区、果林采摘区、环保教育区、生态
核心区、休闲垂钓区、植物赏析区、爱心动物园区、野营烧烤区、 主要入口区、快乐嘉年华、体育公园区、竞技比赛区、训练基地、
之江
9.88
武夷山
12
攀岩蹦极区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游乐购物区、大型淡水
沙滩浴场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水上活动区、游览娱乐区、休闲区、
核式布局的旅游度假区建立中心区, 集中布置商业、 住宿、 娱乐设施和其他吸 引物, 附属设施围绕中心区分散布置, 其间有交通联系, 这种结构有利于节约用地。
双核式布局的旅游度假区一般依托于城镇, 在度假区建立辅助型服务中心, 这 种结构适合于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周围的旅游度假区。
多组团式结构的旅游度假区是日前规划和开发常用的结构,适合城市周围地 区,多采用面状的开发方式,但要有充足的开发资金以及注意防止出现“摊大饼” 现象,造成土地荒芜、水土流失。
C、符合生态化原则
2003b)
旅游度假区是否具有持久的吸引力, 部游览环境尤其是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以 海滨度假区为例,游客需要一个保持自然风貌和优美环境的海滩,一般要求水净、 滩平、树密、天晴、温度和湿度适宜,建筑体量适中、分散布局、距海滨有一定绿 化隔离带。从现有经验看,海滩的开发,一般经过 8 个发展阶段:①自然海滩;② 出租房屋;③酒店兴起;④海滩胜地;⑤商业区建成;⑥陆酒店;⑦转而复古;⑧ 城市胜地(许兴臣、玉清, 1993)。从第一阶段到第四阶段,通常不需 20 年时间, 一旦城市胜地阶段来临,完全失去自然气氛,旅游者和旅游商都将对之失去兴趣, 因此,最初制定的旅游规划对海滩的旅游市场寿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中国,有 些海滨度假区开发初期未能充分从生态化原则出发进行功能区划,导致大量建筑逼 近沙滩,沿岸森林甚至被大量砍伐,海滨向城市化发展,无疑大大缩短了海滩旅游 业寿命。在这一方面,过早陷入第八阶段的泰国帕塔亚海滩已是前车之鉴,值得我 国各处海滩注意。
共性。指出:
1、每个旅游度假区都规划出 1 个综合服务区,可以对应上冈恩模式中的服务
社区;
2、每个旅游度假区都规划出 1 个度假别墅区,这与旅游度假区的功能特点是
相一致的。旅游度假区是度假旅游者的短期居住地,旅游者希望能够体验他们在城
市中难以得到的居住环境,因此度假别墅是度假区中较为理想的住宿设施。尽管旅
游度假区有广泛的服务和娱乐设施,但是若没有旅游者居住,很多设施就会闲置起
来,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体现,如国外成熟的旅游度假区,其经济收益主要来自住
宿设施的收入;
3、除综合服务区和度假别墅区之外, 其他功能分区主要是旅游吸引物的分区,
一个大型的旅游度假区必须具有多种旅游吸引物才能吸引超过经营保本门槛人数的
分区
活动功能
入口区
接待、管理、停车、行搬运、安全检查
度假中心区
信息中心、会议中心、商店、快餐厅、餐厅
康体健身区
运动场、游泳池、海滩、户外体育比赛场
户外活动区
通常具有风景优美的环境、视点和游览步道
文娱活动区
舞厅、夜总会、酒吧、剧院和夜间娱乐场所
度假别墅区
安静区,不受噪音的影响,布置在视野开阔的风景优美区
度假区的康体休闲设施分区所占的比例要大一些,如高尔夫球场、网球场、跑马场
等在整个旅游度假区中,占有较大面积;小型旅游度假区一般没有设置这些高档的
康体设施,只是在度假中心酒店中设置一些康乐设施,如游泳池、室网球场等,康
体设施分区所占的面积比例要小一些。
⑤不同区位类型的旅游度假区, 其功能分区情况也有所不同: 客源型旅游度假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海洋公园及海上游览区、
啤酒文化城、休闲健身区
太湖
太湖 佘山
11.2
6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吴文化城、水上风情园、
桥岛风光区
13.5
5
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水上活动区、康复中心
20.5
19
综合服务区、大众别墅区、乡野别墅区、高尔夫球场、佘山主景
区由于资源条件不是太好,要适当增加康体休闲活动设施的比例;资源型旅游度假
区由于资源条件较好, 康体休闲设施的比例可以少一些; 客源 - 资源型旅游度假区处
于二者之间。
⑥对于资源易于破坏的旅游区, 其服务设施分区应建立在离资源较远的外围地
带,严禁在核心旅游资源附近建立服务设施。如九寨沟和泸沽湖核心景区有一些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