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变送器常见故障及分析

压力变送器常见故障及分析

2
指针停到某一位置不动
主要原因是转子流量计的浮子死
通常由于转子流量计使用时开启阀门过快,使得转子飞快向上冲击止动器,造成止动器变形而将转子卡死。但也不排除由于转子导向杆与止动环不同心,造成转子卡死。在处理时,可以将仪表拆下,将变形的止动器取下整形,并检查与导向杆是否同心,如不同心可以进行校正,然后将转子装好,手推转子,感觉转子上下通畅无阻卡即可,另外,在转子流量计安装时一定要垂直或水平安装,不能倾斜,否则也容易引起卡表并给测量带来误差。
打开
节流装置至差压计间阀门、管路堵塞
冲洗管路,修复或换阀
蒸汽导压管未完全冷凝
待完全冷凝后开表
节流装置和工艺管道间衬垫不严密
拧紧螺栓或换垫
差压计内部故障
检查、修复
2
指示在零下
高低压管路反接
检查并正确连接好
信号线路反接
检查并正确连接好
高压侧管路严重泄漏或破裂
换件或换管道
3
指示偏低
高压侧管路不严密
检查、排除泄漏
8
指示不动
防冻设施失效,差压计及导压管内液压冻住
加强防冻设施的效果
高低压阀未打开
打开高低压阀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1
指示在负方向超量程
回路开路,端子松动或电源断
检查接线端子、电源
测量管线内无被测介质
检查管线有无介质,使管线充满工艺介质
电极被绝缘物盖住
清洗电极
2
指示出现尖峰
在液体中含有高导电物质
7
报警不正确
①检查偏差设定d值不能太大;②FUN功能中,逻辑功能是否正确。HA-A表示上限逻辑。LA-A表示下限正逻辑;③检查SU中报警值设定大小;④如果液晶条码指示正确,输出无动作,可检查外部电源及外部电源的负极是否与仪表供电的负极相连;⑤线路板故障,更换线路板;
8
累计脉冲输出不正确
①检查选择累计脉冲输出的那一路报警值是否设为零;②线路板故障,更换线路板;
加缓冲管以散热,使用前最好再缓冲管内先加些冷水,以防过热蒸汽直接冲击传感器,从而损坏传感器或降低使用寿命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1
输出指示表读书为零
电源电极是否接反
纠正接线
电源电压是否为10~45VDC
恢复供电电源24VDC
接线座中的二极管是否损坏
更换二极管
电子线路板损坏
更换电子线路板
2
变送器不能通信
调整安装,修整密封垫
传感器沾污或损伤
清洗更换传感器
有两相流或脉动流
排除两相流或脉动流
管道泄漏
排除泄漏
5
测量管泄漏
管内压力过高
调整管压,更改安装位置
公称压力选择不对
选用高一档公称压力传感器
密封件损坏
更换密封件
传感器被腐蚀
采取防腐和保护措施
6
传感器发生异常啸叫声
流速过高,引起强烈颤动
调整流量或更换通径大的仪表
被测介质的脉动影响
调整阻尼消除影响
供电电压过低或过高
调整供电电压至24V
输出回路中有接触不良或断续短路
检查处理
接线松动、电源线接错
检查接线
电路中有多点地
检查处理保留一点接地
内部接插件接触不良
处理
压力传感器损坏
更换变送器
5
压力指示不正确
变送器电源是否正常
如果小于12VDC,则应检查回路中是否有大的负载,变送器负载的输入阻抗应符合RL≤(变送器供电电压-12V)/(0.02A)Ω
使用5s衰减或更大
电极有脏污物
清洗电极
3
指示无规律变化
电极完全被绝缘
清洗电极
液体流量脉动大
加大阻尼
电极泄漏液体,检测器受潮使电极和地之间绝缘变低
拆卸清洗电极,并使电极干燥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1
指针抖动
①轻微指针抖动:通常由于介质波动引起。可采用增加阻尼的方法来克服;②中度指针抖动:通常由于介质流动状态造成。对于气体一般由于介质操作压力不稳造成。可采用稳压或稳流装置来克服或加大转子流量计气阻尼;③剧烈指针抖动:主要由于介质脉动,气压不稳或用户给出的其他操作状态的压力、温度、流量与转子流量计实际的状态不符,有较大差异造成转子流量计过量程
保障系统完好
仪表没校准
重新校准
5
有压力变化输出无反应
仪表引压管是否畅通
疏通引压管
变送器设置是否正确
检查并重新设置
系统设备是否完好
保障系统完好
检查变送器安全跳变器
重新设置
传感器模块损坏
更换传感器模块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1
指示为零或移动很小
平衡阀未全部关闭或泄露
关闭平衡阀,修理或换新
节流装置根部高低压阀未打开
平衡阀不严或未关紧
检查、关闭或修理
高压侧管路中空气未排净
排净空气
差压计或二次仪表零位失调或变位
检查、调整
节流装置和差压计不配套,不符合设计规定
按设计规定更换配套的差压计
4
指示偏高
低压侧管路不严密
检查、排除泄漏
低压侧管理积存空气
排净空气
蒸汽等的压力低于设计值
按实际密度补正
差压计零位漂移
检查、调整
节流装置和差压计不配套,不符合设计规定
按规定更换配套差压计
5
标尺超出标尺上限
实际流量超过设计值
换用合适范围的差压计
低压侧管路严重泄漏
排除泄漏
信号线路有断线
检查、修复
6
流量变化时指示变化迟钝
连接管路及阀门有堵塞
冲洗管路、疏通阀门
差压计内部有故障
检查排除
7
指示波动大
流量参数本身波动太大
高低压阀适当关小
测压元件对参数波动较敏感
适当调整阻尼作用
产生气穴现象
调整流量和增加液流压力
发生体松动
紧固发生体
7
流量累积计数器不动作
计数器字轮机构不灵活或卡死
清洗计数器齿轮或更换计数器
计数器线圈断
重新绕制线圈或更换相同备件
系数设置和编程器组件电路故障
检修相应组件电路或更换相应元件
显示板前放组件电路故障
检修相应组件电路或更换相应元件
旋涡变送器无输出
检修或更换变送单元
流体未充满管道
更换装流量传感器地点和方式
发生体有缠绕物
消除缠绕物
存在气穴现象
降低流速,增加管内压力
4
测量误差大
直管段长度不足
加长直管段或加装流动调整器
模拟转换电路零漂或满量程调整不对
校正零点和量程刻度
供电电压变化过大
检查电源
仪表超过检定周期
及时送检
传感器与配管内径差异较大
检查配管内径,修正仪表系数
安装不同心或密封垫凸入管内
传感器接线盒受潮
检查、修复
接线故障
检查接线
接地故障
检查接地
安装有应力
重新安装
是否有电磁干扰
改善屏蔽,排除电磁干扰
5
显示和输出值波动
阻尼低
检查阻尼
驱动放大器不稳定
检查驱动放大器
密度显示值不稳
检查密度标定系数
接线错误
检查接线
接地故障
检查接地
振动干扰
消除振动干扰
传感器管道堵塞或有积垢
检查清理管道,清洗传感器
电源出故障
检查电源与接地
输入信号线断线
检查信号线与接线端子
放大器某级有故障
检测工作点,检查元器件
检测原件损坏
检查传感元件及引线
无流量或流量过小
检查阀门,增大流量或缩小管径
管道堵塞或传感器被卡死
检查清理管道,清洗传感器
旋涡发生体结垢
清洗旋涡发生体
3
输出信号不规则不稳定
有较强电干扰信号
加强屏蔽和接地
传感器被沾污或受潮,灵敏度降低
变送器负载的输入阻抗应符合≤(变送器供电电压-12V)/(0.02A)Ω
如不符合则根据其不同可采取相应措施:如升高供电电压(但必须低于36VDC)、减小负载等
多点纸记录仪没有记录时输入端是否开路
如果开路,则不能再带其他负载;改用其他没有记录时输入阻抗≤250Ω的记录仪
相应的设备外壳是否接地
设备外壳接地
2
输出过大
导压管中有残存液体、气体
排出导压管中的液体、气体
输出导线接反、接错
检查处理
主、副杠杆或检测片等有卡阻
处理
内部接插件接触不良
处理
电子器件故障
更换新的电路板或根据仪表使用说明查找故障
压力传感器损坏
更换变送器
实际压力是否超过压力变送器的所选量程
重新选用适当量程的压力变送器
3
输出过小
变送器电源是否正常
清洗或更换传感器,提高增加器增益
传感器灵敏度过高
降低增益,提高触发电平
传感器受损或引线接触不良
检查传感器及引线
出现两相流或脉动流
加强工艺流程管理,消除两相流或脉动流现象
管道振动的影响
采取减振措施
工艺流程不稳定
调整安装位置
传感器安装不同心或密封垫凸入管内
检查安装情况,改正密封垫内径
上下游阀门扰动
加长直管段或加装流动调整器
序号
故障现象
故障原因
处理方法
1
通电后无流量时有输出信号
输入屏蔽或接地不良,引入电磁干扰
改善屏蔽与接地,排除电磁干扰
仪表靠近强电设备或高频脉冲干扰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