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默写学生版————————————————————————————————作者: ————————————————————————————————日期:ﻩ高二宋词情景默写(参考)《浣溪沙》1.晏殊《浣溪沙》一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江城子·密州出猎》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表明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1.《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中,表现词人梦里归乡,与妻子相见时,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形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4.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开头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作者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战斗场面激烈,表现义军所向披靡(或从视觉和听觉着笔,描写激烈的操练演习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1.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扬州慢》1.《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过春风十里,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
2.《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扬州慢》中渲染凄凉气氛并暗示敌骑威胁尚未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扬州慢》中含蓄地点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扬州慢》中描写眼前波荡月冷的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7.《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8.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
1.尽荠麦青青。
2.自“胡马窥江” 去后,废池乔木,犹言厌兵。
3.渐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5.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6.波心荡,冷月无声。
7.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8.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雨霖铃》1.《雨霖铃》(柳永)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雨霖铃》“_________, _________”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一个“念”字领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
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柳永)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 6.《雨霖铃》(柳永)词中的“_________, _________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7. _________, _________?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说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8.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此第一境也。
“_________, _________。
”此第二境也。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3.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6.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7.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定风波》1.《定风波》(苏轼)词中写词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定风波》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定风波》(苏轼)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
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4.《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望海潮》1.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 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_________, _________。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3.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4.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5.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声声慢》1.使用叠词渲染凄凉气氛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下阙中使用传统菊花意象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3.形容愁绪,或言愁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总这是极言其多。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却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孤独、无奈和说不尽的思绪用“_________, _________”代之。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永遇乐》1.词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描写了作者如今人老了,憔悴了,白发蓬乱,虽又值佳节,又哪还有心思出外游赏呢?2.词中刻画了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巨劫之后,心怀世事难料,横祸随时而来的疑惧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3.词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晚晴,正是度节日的好天气,意境开阔,色彩绚丽。
4.“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三句,以自己的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身逢佳节,天气虽好,却无心赏玩。
5.词中作者着回忆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及热闹场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