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有两种基本经济形态:( A )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 D.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2、商品是:( D )A.一切物品 B.一切有用的物品C.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交换的有用的劳动产品3、商品的二因素是:( B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C.价值和交换价值 D.价值和价格4、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 )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5、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 D )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 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6、商品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 D )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 D.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7、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是生产商品的:( C )A.劳动 B.时间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8、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生产商品的:( D )A.劳动 B.时间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9、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 D )A.脑力劳动 B.各种形式不同的劳动C.体力劳动 D.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10、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有价值11、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 A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1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表明:( D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不可能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1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C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B )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D )A.两种劳动 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 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16、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D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然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17、商品价值量取决于:( D )A.货币量 B.使用价值的量C.商品的有用程度 D.生产商品的劳动量18、商品价值量是由:( D )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9、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是:( D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B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2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22、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D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3、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2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C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D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C.商品经济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27、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在使用过程中:( D )A.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B.能转移自身价值C.能保持自身价值 D.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C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30、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B )A.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D.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A )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C.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 D.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A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C.平均利润规律 D.竞争规律33、“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
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
”可见,资本从本质上讲是:( D )A.厂房 B.机器C.原材料 D.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 )A.资本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B.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C.资本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 D.资本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B )A.预付资本 B.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36、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称为:( B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 D.货币资本( A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38、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 D )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D.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创造出剩余价值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C.一般剩余价值生产和特殊剩余价值生产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40、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B )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 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 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A )A.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商品的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C.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A )A.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C.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D.先进的机器设备( D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44、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D )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A )A.前者是靠延长工作日取得的,后者是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的B.前者是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长工作日取得的C.前者是靠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D.前者是以技术进步为条件的,后者是以技术不变为条件的46、假设原来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若使劳动时间延长至10小时,则剩余价值率就会:( A )A.从100%增加到150% B.不变C.从100%增加到120% D.从100%增加到200%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3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 B )A.从100%增加到150% B.从100%增加到167%C.从100%增加到175% D.从100%增加到200%48、资本积累就是:( D )A.投资规模的扩大 B.生产规模的扩大C.生产能力的提高 D.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49、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 )A.剩余价值 B.剩余劳动C.社会财富 D.不变资本5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 B )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C.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同步进行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交替进行51、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积累的实质是:( D )A.资本家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发家致富B.资本家靠节衣缩食发家致富C.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D.资本家靠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再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发家致富( C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D )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D.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A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C.购买原料的价值与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比例D.劳动力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的比例5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D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56、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 D )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发展而来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发展而来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发展而来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而来*5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C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D )A.劳动者的实际需要 B.资本家发财的需要C.资本家生产的需要 D.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要*5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C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BD )A.自然分工 B.社会分工C.交换产生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D )A.以社会分工为基础 B.以商品生产为目的C.自给自足的经济 D.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3、商品经济作为劳动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其特点在于:( BCD )A.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自给自足 B.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换C.劳动联系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D.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4、商品所具有的特征是:( ABCD )A.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 B.人们劳动的产品C.为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而生产的产品D.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5、商品的二因素是:( AC )C.价值 D.价格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ABC )A.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B.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C.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表现形式7、商品的价值是:( ABCD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C.交换价值的基础 D.商品的本质属性8、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