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题及答案

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某省的一些地方,数量有限的苹果苗在骤然兴起的栽培种植热中,株价一度高达4元.某村一些农户,仅育一项收入,少的也有三四万元,有的高达10万~20万元.在高额收入的诱惑下众多果农不惜投入巨资大种特种.数年后,果苗价格急转直下,数以亿计的优质红富士等矮化苹果树苗,尽管降至每株几分钱也无人问津,相当一部分果树苗只好晒干当干柴烧.此后,他们有奔赴时常,了解行情,搜集时常商品供求和价格信息.有的热改行建造蔬菜大棚,为城镇供应鲜菜;有的购置了汽车,搞起了货物运输;有的人又引进新的优质苹果树苗,继续生产苹果.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额外收益,是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商品生产者之间的激烈竞争则是其外在压力.这种情况,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在历史上,铝制品曾是一种高贵的物品,铝比金还难获得,因而才有了拿破仑铝碗,军旗铝星黑沙皇铝奖杯的故事.19世纪末发明了电解制的方法,生产铝的劳动生产率翻了数翻,花费比较少的劳动时间就可以获得大量的铝.此时此刻,1克金的价值要比1克铝的价值高多了.又如,长期以来,印刷行业一直是铅字排版,机器印刷.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电子计算机排版印刷,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使印刷业的面貌得到了根本的改观.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各不相同.生产条件好的生产者,生产少年宫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而或利较多,能够不断扩大生产,更新设备,进一步改善生产条件,在竞争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不断地因优取胜.生产条件差,经营管理水平低的生产者,无力改善生产条件,处境更加不利,在竞争中就会遭到失败,以致被淘汰.价值规律在生活中的作用 文 / 那夜的雪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认真学好价值规律的基本知识,正确分析,掌握好价值规律的科学性、规律性,能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们知道,价值规律是通过价格价值波动表现出来的。

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市场上的商品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买者同买者就会竞争,从而使价格高于价值;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卖者就会同卖者竞争,从而使价格低于价值。

可见,供求变化会影响价格,使价格上下波动,引起商品的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

反过来,价格的变动也会影响供给和需求。

其实,价值规律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只不过不少人对它忽略罢了。

有人对价值规律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对之重视且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反之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前段时间,贵阳街头出现了一种名为“北京韩府爆烤鸭”的食品,据说配方非常独特,是清朝北京的宫廷秘方配制而成,旧时只有皇帝等才能享用。

由于味道好,价格也并不贵,一时购者十分踊跃,商家获利颇丰。

有人看见此爆烤鸭生意特好,竟纷纷仿效,一时贵阳“北京爆烤鸭”店竟像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几十家,据说每家店光是机器设备、门面装修及统一的牌匾制作就需数万凶。

但好景不长,这种爆烤鸭食品店由于在贵阳开得太多,贵阳人的购买力始终有限,加上不少人对些味道早已腻烦,所以这种“北京韩府爆烤鸭”的生意一落千丈,个别食品店甚至一天只能卖十来只鸭子,所获利润连门面费都不够,不亏本才怪。

于是这些爆烤鸭店只得关门大吉,据后来开业的店主讲,他们的经济损失多的达到三万元以上。

据《贵州商报》载,“北京韩府爆烤鸭”总店在北京,在贵阳正式注册的只有三家,其余的均是“克隆”出来的。

这么多的“爆烤鸭店”一时充满了贵阳的大街小巷,会有多少人购买呢?这种“北京韩府爆烤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有一年贵阳市花溪的干红辣椒卖到6—7元一斤,辣椒是贵阳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配料,花溪附近的不少农民看见有利可图,在第三年扩大了红辣椒的种植面积,种粮的、种蔬菜的都改种红辣椒,尽管这一年红辣椒在贵阳获得了丰收,但由于产量太多,每斤晒干的红辣椒只卖到0、8元左右,农民除掉种子、化肥和人工等费用,不但没赚到钱,反而亏了大本,并且还出现了“卖辣椒难”的怪异现象。

与此相反,有人就利用价值规律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十多年前贵州农学院有个女教授叫李桂莲的,她看见罗甸县的农民非常贫困(罗甸县位于贵州麻山贫困山区),就一心想带领农民摆脱贫困的帽子。

她发现罗甸县冬季气候十分暖和,于是就进行科学试验,在罗甸的冬季种植黄瓜、辣椒、茄子等蔬菜,试验成功后向广大农民推广,然后反收获的这些蔬菜及时用汽车运到贵阳,又在贵阳把蔬菜运到火车站用火车皮运到零下几十度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冬季蔬菜以大白菜为主,而且都是放在地窖里。

这种只能在夏季吃到的黄瓜、辣椒、茄子等在东北地区非常畅销,每斤卖到7—8元一斤,除了丰富了东北地区人民的菜篮子而外,还使罗甸县不少农民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从以上事例不难看出,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商品的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

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时,由于有利可图,许多商品生产者就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生产部门,导致这个部门生产的扩大和产品供应的增加。

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时,由于无利可图甚至亏本。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价值规律的有关知识,仔细观察价值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让价值规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为改善人民生活服务。

31999年冬,一场寒潮袭击了广东、广西、福建几个香蕉主产区,连带海南北部几个县市的香蕉也遭受大面积冻害。

因为大陆香蕉减产,海南香蕉一枝独秀,所以,当年的香蕉价格急剧上扬,蕉农着实赚了一把。

2000年,海南一改以往大种甘蔗的作风,各级政府不约而同地号召农民大种香蕉。

几乎是突然之间,海南西线30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很快成了“香蕉走廊”。

政府下文件、定指标、赊销化肥、无偿支援,海南相当多的市县不约而同地加入了大种香蕉的一场赛跑。

据官方统计,海南省今年香蕉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预计总产量达90万吨。

然而,2001年,正当海南蕉农为丰收而欣喜的同时,意外地发现:香蕉价格不断下滑。

一时间,蕉农担忧、媒体呼吁、政府号召、公司参与,使得海南岛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香蕉风波”。

最终,仍然无法避免大量产品积压、蕉农损失惨重的厄运。

了解了事件的始末,请一名同学用价值规律的相关原理分析一下“香蕉风波”的产生及结果。

(学生上台讲解)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时,由于有利可图,原本的生产者就会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来扩大生产,获取更多的利润;而对于其他部门的生产者来说,他们中有一部分也会被吸引来生产这种商品,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入这个部门。

反之,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时,各生产者就会减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甚至转产到其他有利可图的部门。

(配合动画)由此可见,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向,哪里供过于求了,它就指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部门流出来;哪里供不应求了,它又指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流向这个部门,从而达到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大体上保持平衡。

所以说,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就是:(幻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指导划书)4二、价值规律的作用(板书)师:先听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地一农村,土豆种植的产量很高。

有一农民由于种植土豆收入可观,村里的农民一一效仿,想来年也能致富。

第二年,农民面对土豆的大丰收,家家摩拳擦掌,心里非常高兴。

可是土豆收获之后,偌大的土豆硬是卖不出去,价格一降再降,全村不少人赔得一塌糊涂。

面对这种情况,村里的农民看见有几户农民种西瓜收入好,又都决定要种西瓜。

其中有位农民本也准备去种西瓜,但他的一个侄儿对他说:“大家都不中土豆时,你就要种土豆了。

”这位农民半信半疑种上了土豆,第二年挣了大钱。

这位农民很纳闷:“这是什么道理呢?”师:请同学们帮这位农民分析下,这到底是什么道理。

这位农民第一年种土豆为什么没赚到钱?学生回答。

师:总结。

接着问:“这位农民接受了他侄儿的建议,第二年仍种土豆,却赚了钱,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总结。

这就是市场竞争中能不能赚到钱的奥秘。

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在土豆的种植过程中,种植规模在不断的变化,那他是怎么变化的呢?学生回答。

师:总结。

随着同一种商品生产规模的扩大或缩小,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就不断地从这一部门中流入或流出。

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市场上供求与价格的不断变化引起的,实际上就是价值规律在起作用,那就是: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板书)师:注意关键词“调节”。

调节什么呢?调节的对象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调节在他们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价值规律为什么有这一作用呢?是因为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实行等价交换,而等价交换是通过供求和价格之间双向制约引起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正是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引起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自然流动。

上面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教材29页的例子同样说明了这一点。

师:请同学们看教材29页第五自然段的事例,思考:“价值规律的这个作用在事例中是怎么体现的。

”请同学回答问题。

师:总结,当苹果苗价格上涨,种植苹果苗有利可图时,就吸引生产者投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事例中体现在众多果农不惜投巨资大种特种;当种植苹果苗超过一定的规模,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种植苹果苗获利少,甚至亏本,生产者就会减少或者放弃这种生产,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从这个部门流出,事例中体现在有人就改行建蔬菜大棚、有的购置汽车搞运输。

师:价值规律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流动,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大体上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这就是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

接下来我们学习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板书)师:注意关键词“刺激“,刺激的对象是谁?商品生产者。

刺激商品生产者如何去做? 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师:价值规律为什么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呢?请同学们看书30页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请学生回答问题。

师: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交换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的。

所以如果某个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较高,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商品交换中获利就多,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那些劳动生产率低,个别劳动消耗较高的生产者,便只能获得较少的收入,甚至亏本,在竞争中就处于不利的地位。

同学们想一下,商品生产者想不想在交换中获得更多的收入?生: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