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代码
专业名称:生物技术专业代码:071002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能在生物技术产业、教学、科研及相关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三、基本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有关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掌握生物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开发、研究、教学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1.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2.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3.掌握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知识,特别掌握药理学、免疫学、生物制药技术、疫苗工程学、发酵工程、生物分离工程等生物技术专业知识。
4.掌握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品技术,生物药物与制品的分离、提取及检测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具备从事生物药物、生物制品及分子生物学领域新产品与新品种开发、科学技术研究、产品生产、生产管理及生物制品安全与检验的基本能力。
5.熟练应用计算机辅助科研,较好地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与写作。
6.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造性的设计实验,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研究论文,参与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的能力。
7.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的基本方法,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质健康标准。
四、学制与修业年限
1.基本学制为2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2年,最长不得超过4年。
五、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条件
毕业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88学分方能毕业。
授予学位条件: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本专业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
附表1
附表2
通识教育平台课程
附表3
专业教育平台课程
附表4
素质能力拓展平台课程
附表5
实践教学平台(37学分)
素质能力拓展平台公共选修课程
七、主要课程简介
1.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课程代码:070310010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在不同层次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
通过以细胞超微结构为主线,以细胞的分子生物学为视点,并在加重了重大生命活动的内容之上,系统地向学生讲述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力求向学生反映当前细胞生物学发展的最新知识。
推荐教材:细胞生物学(第四版).翟中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目:
[1]细胞生物学(第二版).王金发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2] 细胞生物学精要(原文第2版). B.艾伯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年.
[3]细胞生物学(第二版).郑国锠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2. 课程名称:疫苗工程学课程代码:070311012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研究疫苗制备的原理、生产工艺和应用的一门学科。
主要涉及疫苗的理论、技术、研制流程、应用、计划免疫、市场管理及疫苗相应法规等,为临床合理使用疫苗以及新疫苗开发利用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比较宽阔和扎实的有关疫苗研制理论、生产工艺和临床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从事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学科任务是为阐明疫苗制备的理论,改善疫苗生产工艺,提高疫苗功效,开发新疫苗、新技术、新信息并为探索疫苗的作用机理提供实验资料。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疫苗工程学》基础理论和各论的主要内容,对传统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核酸疫苗应有一定了解。
本课程教学必需严肃认真地根据客观科学事实和规律,阐明《疫苗工程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重要的最新发展,使学生获得有关各类疫苗制备原理及工艺的相关知识,并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及开发他们的智能。
推荐教材:疫苗工程学(第二版). 窦骏.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
参考书目:
[1] 疫苗工程. 马兴元,廉慧锋,付作申.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疫苗学(第五版). 普洛特金.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3] 医学生物制品学(第2版).赵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4] 疫苗关键技术详解. 李琦涵.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5] 兽用疫苗学. 宁宜宝.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
3. 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课程代码:070310014
课程内容:本课程以DNA(Deoxyribo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和RNA(Ribonucleic acid,核糖核酸)两类生物大分子为主线,讲述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
方法,同时力求反映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内容主要包括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DNA的复制、DNA的损伤与修复以及基因突变、DNA的重组与转座、RNA的转录和转录后加工、蛋白质的合成、基因的表达调控、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等。
推荐教材:分子生物学教程.赵亚华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
参考书目:
[1]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2] 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沃森.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3]分子生物学(影印版).Turner P.C.等.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4]分子遗传学.张玉静.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4. 课程名称:遗传学课程代码:070310014
课程简介: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是生物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科学。
本门课程主要是运用分析和推论的方法阐述遗传学原理。
内容涵盖孟德尔定律,连锁遗传分析与作图,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分析,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群体遗传与进化,细胞质遗传,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遗传重组,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表观遗传等。
推荐教材:普通遗传学.卢龙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
参考书目:
[1] 遗传学.刘曙东,奚亚军.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 基础遗传学.徐晋麟.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