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福《公共管理学》(修订版)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新公共管理答:新公共管理是指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行政学理论,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新公共管理代表着现实世界中人们持续不断改进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
新公共管理的特点是:(1)即时的专业管理。
(2)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
(3)强调产出控制。
(4)转向部门分权。
(5)转向竞争机制。
(6)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
(7)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2.SWOT分析答:SWOT分析指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strength)与弱势(weakness),掌握外部机会(opportunity),规避威胁(threat),从而制定良好战略的方法。
SWOT分析的主旨在于给出一个有关组织内外环境、问题的集中图画,并激励组织调动其优势,以便最大限度利用机会,规避风险。
SWOT分析的过程有八个步骤:(1)列出组织的关键外部机会;(2)列出组织的关键外部威胁;(3)列出组织的关键内部优势;(4)列出组织的关键内部弱点;(5)将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匹配,形成SO战略;(6)将内部弱点与外部机会相匹配,形成WO战略;(7)将内部优势与外部威胁相匹配,形成ST战略;(8)将内部弱点与外部威胁相匹配,形成WT战略;3.史密斯模型答:史密斯模型是指由史密斯提出的一种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最大的贡献就在于提出目标群体、执行机构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他认为,政策可以被界定为由政府在旧的机构内,设立新的处理公共事务的模式或机构,或改变原来的处理模式的复杂行动。
政策发布以后即在社会上产生一种“张力”。
政策付诸实施以后,政策执行者和受政策影响者,就会感受到一种张力或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冲突。
政策执行所产生的张力可能会引起激烈的抗议,因此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政策目标,也可能带来一些其他变革。
如果在对张力进行处理以后,运作顺畅,就实现某种制度化,在必要的时候才给予回馈。
他将影响政策成败的重要因素归结为以下四类:(1)理想化的政策:即政策目标是否切合实际?政策内容是否妥当?政策规定是否明确、可行?等等。
(2)执行机构:即负责政策执行的政府机关或单位的特性如何?(3)目标群体:即受公共政策影响的政策对象的特性如何?(4)环境因素:即影响政策执行或被政策执行所影响的环境方面的因素。
4.政府预算答:政府预算是政府为实现其职能,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筹集和利用资金的计划。
它是立法控制财政的手段和政府会计的基础,也是处理其他财政问题的依据,因而是财务行政的关键和中心内容。
政府预算的内容包括:预算收支的种类、数量及收支性质和作用;各级政府处理财政收支问题时的关系;执行和实现收支计划的法定程序、具体措施和规章制度。
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原则是:编制预算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综合平衡,编制政府预算要注意当年预算收支的平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5.行政监察答:行政监察是指行政系统中,专司监察职能的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的行政活动及行政行为所进行的监督检查活动。
行政监察具有如下特点:(1)监察机关均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均隶属于政府的独立机构,有独立的权限,不受任何机关的限制。
(2)监察机关均有独立的监督权限,主要包括检查权、调查权、纠正权、弹劾权,甚至逮捕权。
(3)各国均有行政监察的立法,对行政监察的职责、权限、程序作了明确的规定。
(4)监察工作的重点均在反腐倡廉,维护政府的责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答:对于一个公共管理者而言,成为一个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是重要的,一般地,有效性是经济、效率、公平、效能等的综合体现。
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公共管理可能在某些层次是有效的,但却未必在策略层次上有效;同理,在策略层次上或许是有效的,但却未必在其他层次上有效。
因此,自我评估的训练甚为重要,因为公共管理者借此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以便在策略执行时能汰弱留强。
(2)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是绝对不会令人讨厌的,因其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知识并乐于学习,同时愿意与他人分享知识,并有一些工作之外的生活乐趣。
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创造力,而创造力可能源于与问题无关的理念,而这些想法与概念最后皆能运用于解决问题。
假若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具有创造力,而这些创造力又是以渊博的知识为基础时,那么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就绝对不会令人讨厌和厌烦。
(3)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公共管理者不应是所谓的“狂热家型的官僚”,因为这样的人在积极推动某项运动时,只支持他们自己的狭隘政策而阻止其它任何的发展,常常引起冲突和仇恨,而公共管理者应为“政治家型官僚”,因为他们具有清晰的个人与政策价值,并将其运用于公共管理上,使其拥有远大的目光和高瞻远瞩、开阔的胸怀;在制定政策时,亦能够超越自我利益,甚至于组织利益,以整个社会或国家的利益为重点。
(4)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由于公共部门策略的执行往往旷日费时,甚至于要耗费大笔的经费,这就需要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并坚持到底。
(5)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策略性的公共管理的推动必须由对机关业务有全盘了解的管理人员掌理。
因此,有效的公共管理者最好具有在不同部门,甚至不同机关的工作经验,这样,就可以使其在管理中能够充分了解和掌握各个部门的工作性质,在决策中能够通盘考虑,通盘打算。
(6)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有效的公共管理者不仅要能与民众和睦相处,还要能了解不同民众的各种需求,并作出适当的反应,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开放的、具有民主参与意识的管理者。
(7)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善于分析和思考分析并不等于量化,公共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具有分析的技巧和能力,这就是说,公共管理者并不是只具有作业研究、推论统计、线性规划等技能,而是必须有逻辑运用与结构性思考的能力。
因为,现代公共管理强调分析,尤其是价值、判断、直觉、经验间的分析思考与分析工具的整合。
2.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答:市场失灵,是指因市场缺陷而引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
市场失灵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
概括起来,传统上人们列举的市场失灵的清单包括: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经济的垄断、市场经济的外部性、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
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表现在:(1)公共产品的提供①依据市场的规则,消费者可以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从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的商品和服务,从而使个人的需求得到满足。
这时,消费者的偏好便可以在市场上反映出来。
因此,生产者就采取行动,更多更好地生产消费者偏好较强的商品与服务。
因而资源是通过市场机制被分配于消费者偏好较大的生产或服务。
这就是说,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是以消费者的偏好为依据的。
②然而对于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反映不出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则根本不能进行资源的分配。
这种消费者偏好在市场上反映不出来的商品或服务即是公共产品,如国防、警察、安全、行政性产品与服务、公园、道路等公共设施与服务。
这些需要属社会性需求。
与每个成员的个人利益与个人需要不同,社会性需求有这样的性质,即它是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需要。
以社会性需要为满足对象的公共产品具有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等量消费的特点。
它不能在市场上表现出个人偏好,也不能成为交换的对象,因此不适用于“排他性原则”。
不管社会成员为公共资财的给予所承担的费用为多少,他们都可能同样接受其给予,满足自己的需求。
与个人需求不同,这种消费的社会成员不会自发表示自己的真正偏好,也不会自动支付相应的价格。
(2)市场经济中的垄断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竞争存在与不存在垄断的现象。
事实上,世界上根本没有出现过完全竞争的局面。
相反,市场经济面临的是不完全的竞争。
①所谓不完全的竞争,是指由于买进或卖出数量足够多的某一物品,以致能影响该物品的价格。
任何事情总是这样:利弊共存。
规模经济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因为它的优势在于成本的降低,但是持续的成本降低和竞争是相矛盾的。
如果某一行业,某一家厂商,甚至任何一家厂商总是能够通过扩大再生产而在长期中降低它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那么,它将很快地扩大规模使其成为整个行业的一个重要部门。
简言之,该厂商将成为垄断者,而不再听任市场价格的支配,而对市场价格具有某种程度的控制。
②相反,在竞争性市场上,企业不能影响它所接受的价格,只可以依据市场价格调节其生产。
即使在市场上存在若干个寡头,而非单一垄断者,由于其共同利益,为了避免经济战的损失,它们之间会用默契或公开办法相互勾结。
在此情况下,那种通过“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源,从而达到有效率地满足需求的情况便不复存在。
垄断和寡头经济的祸害不在于谋取垄断利润,而在于破坏正常的市场运作。
由于众多小企业效率不高,价格不便宜,它们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