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

音乐的心理治疗作用

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摘要:音乐治疗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是当前一种比较新颖的心理干预方式,其利用各种音乐活动影响或调适个体的生理、心理、情绪以及人际关系来达到矫治目的。

音乐治疗在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正因为如此,音乐已被运用到医学治疗的领域。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超负荷的精神压力使得人们产生了许多心理疾病。

通过音乐治疗方式对人精神压力的缓解和心理疾病的治疗产生的巨大帮助,使人们对这种治疗方式更加重视,也使音乐治疗这门学科可探究的深度和广度更值得研究。

本文介绍了音乐治疗的涵义、原理和主要方法,阐述了音乐在心理治疗中的发展作用。

关键词:音乐;心理健康;心理治疗
一、音乐心理治疗的原理
音乐治疗,又称音乐疗法,是一门年轻的、新兴的交叉边缘学科,也是一门正在拓展的领域。

它是集医学、心理学、音乐美学、物理学、特殊教育学为一体的跨学科新治疗技术。

音乐治疗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语言和功能,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共同参与下,通过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行为,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和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一)生理上的作用。

音乐是人类感情的通用语言,音乐产生的音响效果给人们的一般感受是共同的,音乐是通过音响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

大量实验研究结果都表明,主导音乐活动主要是大脑右半球的功能。

许多情绪和行为都在右半球控制之下。

音乐的特点在于对右半球有着直接而明显的影响,音乐的交流或传递作用,能沟通人的内心世界的交往,使情绪或行为得到调节,这是音乐治疗原理的重要依据,这种疗效主要是音乐作用于人体而产生的一种生理上的变化。

(二)精神上的作用。

音乐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艺术的感染力以音乐特有的物理特性、特定的频率、声压影响人的生理节奏,尤其是在心理和精神方面在医疗上起辅助作用。

(三)情绪上的作用。

大量的资料证明,人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情绪过度紧张的状况则会引起神经功能失
调,造成机体系统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人的健康与情绪状态是息息相关的。

二、音乐治疗的方法
(一)主动性音乐治疗:国外神经病院和康复医疗机构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在主动性音乐治疗活动中,病人是执行角色,具体方法有歌曲演唱及音乐演奏等。

使病人在演奏、演唱中情绪高涨、心理充实,并逐步建立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身心各部分功能的发挥,最终达到康复目的。

(二)被动音乐治疗:目前国内外治疗的一种主要方法,也是西方国家最早开展的一种治疗方法。

被动音乐治疗注重治疗师的引导作用,强调欣赏音乐的环境设置。

治疗师先对病人催眠,使病人潜意识中的活动呈现出来,通过播放事先选好的音乐,边听边进行中性的引导,使病人产生想象,然后自由联想,使病人在不知不觉中,充分进行自我认识,重新认识丰富的世界,这种治疗方法多用于对非器质性的心理及精神疾病的治疗。

当然,无论是上述哪种治疗方法都要注意音乐治疗中曲目的选择问题,音乐处方的选择对临床治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关于曲目的选择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即情绪和疾病的心理诱因着手进行。

情绪方面:当人的情绪阻碍时,往往首先需要疏泄,然后再逐渐疏导和整理。

如一个人处于强烈悲痛时,痛苦欲绝、欲哭不能的情况下,不能立即选用欢快的乐曲聆听,而要用
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或民乐《江河水》一类的乐曲,高亢悲壮以求宣泄心头郁闷,抒发情感,心中郁结的悲哀得以化解,逐渐感觉轻松之后,再聆听平静舒缓的乐曲,经过一段调整,情绪有了转换才能逐步引入较欢快的乐曲。

根据疾病的心理诱因选择音乐:
抑郁症:应选择的中国曲目有《喜洋洋》、《春天来了》、《心花怒放》、《夜深沉》、《光明行》等。

外国曲目如比才的《卡门组曲》、莫扎特的《剧院经理》、罗西尼的《威廉·退尔序曲》、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适合此类病人的治疗。

烦躁、失眠: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柴可夫斯基的《船歌》、《梁祝》、《二泉映月》、《汉宫秋月》等平静、安逸的音乐能镇静安神。

音乐影响着人的情绪。

大量的资料证明,人如果长期处于一种情绪过度紧张的状况
则会引起神经功能失调,造成机体系统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人的健康与情绪状态是息息相关的。

有资料显示,情绪愉快的人动脉压可下降20mmHg,脉率每分钟可减少8 次,从而全身肌肉组织得到放松,有利于健康和疾病的辅助治疗,而音乐正是通过其独特的性能在情志方面起到调节、抑制等多方面的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和治病的目的。

旋律能唤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和许多美妙的想象;音乐治疗利用音乐对情绪的巨大影响作用来改变人的消极状态,激发积极的情绪状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最终改变人的认知。

协和的和弦带给人的是丰满和谐,不协和的和弦带给人的是尖锐、紧张;二拍子的进行曲带给人的是步伐坚定的感觉,三拍子的舞曲给人带来欣然的跳跃。

力度强弱的对比,给人们突然爆发或跌入深谷的感觉。

大调式常表现隆重、快乐的气氛,小调式常表现悲伤的情怀。

当人的情绪阻碍时,往往首先需要疏泄,然后再逐渐疏导和整理。

在音乐的美的感染下,痛苦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逐渐转化为一种悲剧式的审美体验,从而得到升华,最终成为人生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其人格也因此走向成熟。

性格也将更加的开朗、自信,并获得一种在精神上得到新生的体验,使人恢复健康愉快的心境。

音乐治疗与心理分析在征服心理疾病的斗争中,是坚不可摧的同盟军,在拯救人类精神危机的杀场上是并蒂开放的姊妹花,把音乐治疗与心理分析的深层次融合是一项开创性的科研项目。

在某种程度上,音乐在心理治疗中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

由于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它可以帮助减轻各种原因造成的身心压力、改善情绪、抒发情感,针对不同的个人心理状态可以采取更加适合的形式去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将会使更多的患者从音乐活动中受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