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灾害地质学

古灾害地质学

・358・
究更可以补充现今灾害种类少,时间尺度短之不足。 (3)量化研究:灾害发育的频率、强度,对生态、地球化学、水文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发育模型 的建立需要用多参数、半定量至定量描述来表达。在多参数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开展计算 机模拟研究。如仍停留在一般的灾害识别和描述上,则与传统的地质学研究不会有大的差别。 (4)精细解剖:由于地质时期中发生的很多灾害地质体薄而局限,研究时应选择重点剖面 和层位连续系统采样,用厘米或毫米的精度测量剖面,进行局部的三维切片,特别应重视研究 其矿物岩石、生物和遗迹的三维组构和拓扑形态。 (5)多学科综合:古灾害的特点是多成因多类型,对环境影响的多方面和多样化,对无机及 有机界都有显著影响,涉及天文、地质和生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认识其发育演化规律。 4
●考文蠢
孙成权t麓永浑.灾害学.觅t荆垒根,孙戚权主蝙.地球科学新学科新概念集成.北京:地l出版社.1995.17 宋德人灾害地质学.见;荆全根。孙成权主缩地球科学薪学科新概念集成,北京;地l出版社,1995.182. 许靖华.现实主义灾盎论.国外地质,1983t2(3)tI~10.
AIva弛z I Ghss 886. Zeeman E C.Catastrophe

et
aI.ExtratezTesthal
cau鸵for the
Cretaceous--Tertiary
events
extinction
Science,1980,208:1095~1108
B P.Possible
eorrehtions between tektite
md climste changes?Geo.Soc.Am.Special Paper,1982,190.251~
・357・

古灾害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作为一个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目前对占灾害地质学下一个明确定义尚不成熟,初步拟定
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古灾害分类:研究古灾害的类型,诸如突变型、缓变型,陆地的还是海洋的、天文的,还
黾生物的。
(2)古灾害成因:包括地外因与地内因,它控性与自控性,它生性与自然生等。 (3)古灾害的识别特征:包括地球化学特征、岩石学特征、生物学特征、地层学特征}等。 (4)古灾害的发育规律:全球性-b区域性,突发性与积累性,群发性与链发性,周期性与随 饥性等。 (5)古灾害的时空分布:古灾害发育的层位,形成的地质时代,分布的区域等。 (6)古灾害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各种灾害的相互作用与耦台机制。
(7)古今灾害的对比研究:研究古今灾害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加深对成因和演化规律的认
沮。
(.3)灾害预报:在灾害成因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发育模型,经过反复检验进行未来熨害的预
测。

Hale Waihona Puke 研究思路和方法由于古灾害地质学是地质学与灾害学的交叉学科,这也决定了这几个学科的思矧和方法
仍是古灾害地质学的基础,但由于本学科更强调灾害的地质规律性和预测性的研究,列思路和 ,一,法尚具以下特点: (】)氏短时1.3尺度的结合:把各种灾害事件放在地质历史的大尺度范围内,通过剖期次发 育以了解它的发育演化规律性。同时应注意灾害事件的瞬时和突发性,研究短时间发硎的突发 事件在地质历史长河中的规律性。 (2)古今互补与对比:贯穿将今论古、借古喻今的思想,以达今天是认识过去的钥删和过去 是将来预测的基础之目的。现实的灾害研究可以弥补古灾害记录的片面性和不足.古列害的研


古灾害地质学有其独特的内涵,为一个边缘交叉学科的提出更易明确它的特色,促进它的 发展。在全球地质学研究不景气的今天,更多的地质学家将会重视和参与灾害学研究,使研究 工作更贴近人类生存与发展,同时也会促进现代地质学的发展。我国地质历史长,地质作用、地 质环境以及灾害类型复杂多样,有研究古灾害地质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与这一学科相关的诸多 学科的研究上都有开展并且有相当的学术积累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加之该学科处于起步阶段, 应抓住时机,争取短时期内获得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
theo竹,Sc/enti/ic Amcrlcan,1976,234(1)t65~83.
・359・
古灾害地质学
方国庆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兰州730000)
关量词灾害事件沉积突变论
ii


古灾害地质学的提出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飞速发展,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威胁日益突出。减灾抗灾已引起各国政府及众多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全球环境 变化”、“国际减灾十年”等国际计划和活动的推动下,灾害研究成为各国科研机构重点资助的 热门领域。在我国,由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起草的《跨世纪的中国 地球科学》报告已明确将“自然灾害与减灾研究”列为重点研究领域。现代灾害学研究得到了空 前的发展。但不足的是地史时期的古灾害学研究未予以重视,基本上被忽略了。目前的研究现 状表现为:(1)在现代灾害学方面:重视研究近、现代与人类活动和生存有密切关系的灾害发 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社会科学内涵o]}也包括现代灾害的地质学研究o。。 由于古地史时期灾害时代久远、与今天未有直接的联系,加之识别困难等原因而未予重视;(2) 地质学研究方面: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认识地球的发育演化规律,地质时期各种突变 事件是它重要的研究内容。如浊流、风暴、地震、海水进退”“。、生物绝灭、气候突变和行星撞击 等方面都有广泛的研究。从一定程度上看,它们亦属古灾害研究。但是,这些研究的显著特点 是在地质尺度的时间范围内研究的,特别重视其成因研究,没有从灾害的角度去认识,更投有 与现代联系起来;(3)其它方面;由于地震灾害的特殊性,对中生界以来的古地震地质有一些研 究;在全球变化研究方面对古气候演变研究得较多,仅有少量工作涉及到古气候与板块构造活 动、火山作用等方面的关系。 我们认为古灾害地质研究是现代灾害学强有力的补充,是灾害预测不可缺少的环节和重 要基础:(1)地质时期中发生的突变事件,如浊流、风暴、地震、海水进退、行星撞击等和频繁发 生的湖水进退、沼泽化、蒸发、快速沉积与侵蚀、河流改道和决口等非突变事件,如发生在今天 都是自然灾害;(2)一些突变类型如行星撞击、巨大海侵等在今天尚未发生,只有在地质历史中 才能对其进行研究;(3)灾害的规律性如频率、强度、灾害链等只有通过对地质历史中多期次发 生的灾害,在长时间尺度研究中才可获得;(4)由于现代灾害活动只代表地质时间的一瞬间,其 时间效应及中长期后果,需要与地史时期发现的同类灾害对比才能更好地预测;(j)一些缓变 性的现代灾害,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冰盖融化、气候变暖等,它们的中长期演化结果将会怎 样,什么条件下发生逆转等问题今天尚难以预测。而她史时期,如冰盖融化、气候变化等多次发 生,显然,这些研究对回答以上问题有一定的助益;(6)一些灾害类型如古森林太火,不属地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