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命是一种心境_第一辑 错误的坚持就是固执,人生需要学会转弯

生命是一种心境_第一辑 错误的坚持就是固执,人生需要学会转弯

善于放弃的人,是聪明的,而懂得转弯的人,更是明智的,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人。

很多时候,转过弯才会发现,原来,还可以微笑;转过弯才会发现,原来,还会有可能;转过弯才会发现,原来,甜美的总是在后面......另辟蹊径,在变通中寻找出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恒久。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不经意的变通,往往会很容易地解决我们一直头疼的问题,让看似没有出口的人生之路柳暗花明。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会发现,在我们做事的时候,常常会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一切并不会按照当初的想法去发展。

一个人的做事准则多半是从书本上学来的,是前人的智慧结晶,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时候书本上的知识会和实际生活中有很大的出入。

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按书本中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若是一味地生硬地去运用,反而只会弄巧成拙,处处碰壁。

变通,就是以变化自己为途径,从而通向成功。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懂得思考、变化,不要刻意地去模仿别人,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只有在变通中寻找出路,在思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种鸟类,它是食鱼为生的,但其嘴的形状是直的,上下两部分都又长又宽,在吞食鱼的时候是很容易被卡住的。

于是,在吞吃食物时,它们常常把捕到的鱼儿往空中一抛,让那条鱼头朝下尾朝上落下来,然后接住咽下去,这种吃法可以使鱼在通过咽喉时,鱼翅的骨头由前向后倒,不会卡在喉咙里。

社会复杂多变,人心叵测,为人处世、求人办事也一样会碰到各种障碍,这个时候我们便要懂得变通,人挪活树挪死,这是做人应该具备的策略和手段。

连鸟都知道"把鱼顺过来吃",聪明人就更不会赤膊上阵,硬碰钉子,拿鸡蛋去碰石头。

钱锺书先生是文学界的泰斗,传媒把他的脾性渲染得异常乖僻,很多想向他约稿的编辑都在他面前碰过壁。

有位编辑特别仰慕钱老的才华,自1961年其力作《通感》问世以来,钱老之名即铭刻在她的脑际,一直追慕迄今,而且,钱老的叔父钱孙卿先生是她所在学校的前任老校长,于是她很想找机会去拜访一下钱老。

鉴于前车之覆,这位编辑特意在行事之前,对钱老的著作及学术成就进行了充分的了解。

她了解到钱老和他的夫人杨绛女士伉俪情深,夫妻俩情趣高雅,幽默诙谐,相与为乐。

杨绛女士经常称钱老为"黑犬才子",这是钱老之字"默存"分拆而成的离合体字谜。

因此,这位编辑冒昧地为他们的姓名编了两条灯谜:"文化著作"指"钱锺书";"柳絮飞来片片红"指"杨绛"。

她在她的拜访信中先呈上她的灯谜,然后再陈述了其叔父举学之业绩。

很快这位编辑就收到了钱老的回信,还内附联名贺卡,蓝底金字,庄重雅致,特别是钱老签名的明信片,三字会写,神旺气足,独具风采。

这件事告诉我们,在面对令人敬畏之人的时候,在提出我们的请求前,我们最好先兜个圈子,提及他的兴趣或近况,使对方觉得"这人好像很了解我",从而加深他对你的印象。

通过这种变通的方式打开对方的心扉,将他拉进自己的话题中,然后再绕回自己的主题,那么进一步的沟通就可谓水到渠成了。

小叶毕业后在一个杂志社当编辑,有一次她需要向一位名作家邀稿,那位作家一向以难于对付著称,所以小叶在去他家之前,感到既紧张又胆怯,心理惴惴不安。

开始他们之间的交谈并不成功,因为不论作家说什么话,小叶都只会说"是,是"或者"可能是这样的",局促不安的她无法开口说明请求作家写稿的事。

于是,她决定改天再来向他说明这件事,今天随便聊聊就结束拜访算了。

就在小叶快要向作家告辞的时候,突然间她脑中闪过一本杂志刊载的有关这位作家近况的文章,于是就问道:"先生,听说您有篇作品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了,是吗?"作家猛然倾身过来说道:"是的。

"小叶继续说道:"先生,你那种独特的文体,用英语不知道能不能完全表达出来。

""我也正担心这点。

"作家饶有兴趣地说。

于是,他们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起来,气氛也逐渐变为轻松,最后她顺理成章地提出请作家为她写稿的要求,作家也爽快地答应为她写稿子。

这位不轻易应允的作家,为什么会为了编辑一席话,而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呢?因为作家认为这位编辑并不只是来要求他写稿的,她不仅读过他的文章,对他的事情也十分了解,于是就答应为她写稿。

所以,我们在跟人打交道的时候,不妨在事先时对方进行详细的了解,这样不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像那位编辑一样,在心理上不怯场。

一般人在和名人或有头衔的人见面时,都会产生胆怯的心理。

如果气势被对方压倒,你就不太敢开口说明要求的事,这样就会冷场,如此一来双方都很尴尬。

这时不论多小的事情,都有可能谈不成,所以首先要谈论对方的兴趣、近况等,以显示自己对他的事非常了解,对他的人也很关注。

跟随时代的潮流是为了引领这个潮流。

在这个潮流的浪尖上,我们都有自己的宏伟蓝图,如果你做到了自我实现,在人们心中你的地位自然上升。

如果你魄力不足,不妨施以巧计,在变通中寻找出路,从而走向成功。

大家在面对一个难题时,要懂得变通,多想出路,也许这里是个死胡同,但那里却别有洞天。

坦然接受无法改变的现实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我们总会为自己编织一个完美无缺的梦,但梦终究是梦,它终归会埋没在现实的洪荒中。

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才能笑对人生。

人生的天空既有风和日丽,也会有雨雪交加,当我们的人生出现意外时,我们的人生轨迹就会出现偏差,这时候若一味地埋怨现实,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的烦恼。

有时现实的残酷是我们无法回避、无法选择和无力改变的,我们不如去学会坦然接受。

接受不可改变的现实,并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顺其自然的心态,很客观地分析现存状况的能力,以尽快对其适应,没有这样能力的人是谈不上坦然面对的。

生活如此繁复,人不可能事事顺心、处处如意。

如果终日因为那些自己根本不可能改变的客观环境而怨天尤人,就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时间感受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更不用谈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兴趣了。

因此,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只要尽了自己的全部努力,就应该对自己表示满意,并尽量享受其中的乐趣--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一种冷静、豁达和务实的心态至关重要。

已故的美国小说家塔金顿常说:"我可以忍受一切变故,除了失明,我绝不能忍受失明。

"可是,在他60岁时候,医生却告诉了他一个残酷的现实:"你即将失明,有一只眼差不多全瞎了,另一只也接近失明。

"塔金顿最恐惧的事终于发生了,可面对着这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坦然去接受,并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在完全失明之后,塔金顿还平静地对家人说道:"我现在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事实,也可以面对任何状况了。

"为了恢复视力,塔金顿在一年内得接受12次以上的手术,而且只是采取局部麻醉。

他甚至放弃了私人病房,和病友们住在大众病房,并且幽默地逗病友们开心,以助他们康复。

当他必须再次接受手术时,他甚至提醒自己是何等幸运:"多奇妙啊,科学已进步到连人眼如此精细的器官都能动手术了。

"他甚至还说:"我不愿用快乐的经验来替换这次机会。

"就是这份坦然面对苦难的生活方式,终究成就了他不朽的人生。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有所作为是生活的最高境界,而抱怨则无所作为,是逃避责任,是放弃义务,是自甘沉沦。

"不论我们遭遇什么样的处境,如果只是喋喋不休地怨天尤人,那么注定于事无补,反而会把事情弄得更加糟糕,相信这也绝不是我们的初衷。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怨天尤人,得要学会坦然地面对现实,用上天所赋予我们的力量,去努力、去奋斗、去适应,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并获取幸福。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想要改变环境,就必须先改变自己。

这个世界,不会尽如人意,有时难免会让我们失望。

但是,世界不会因你而改变,要想改变世界,就必须先改变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说这样的话:"要是他这样就好了。

"其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又有什么权利要求别人为自己而改变呢?一个一辈子没得到过幸福的老人终于去世了,他来到上帝的面前,有些不高兴地问道:"上帝,我要问问你,为什么你要剥夺我正常行走的权利?"听到老人的质问,上帝没有说话,而是从身后拿出了一面镜子递给他。

老人接了过来,看到镜子里出现了这样的场景:疾病魔王正在飞翔,不断寻找下手的目标。

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孩子,于是想要夺走他的健康。

这时,健康女神拦在病魔的面前,厉声道:"住手!多么天真多么可爱的孩子,你怎么下得去手?"疾病魔王冷笑了一声,对健康女神说:"你凭什么阻拦我?告诉你,你不要总想着用你的温情作为对付我的武器!我的责任就是把美丽变成丑陋,把聪明变成愚钝。

这是我的使命,你无权干涉!"健康女神愤怒了,大声喊道:"那你也不能对这个孩子下手!你看,他多么快乐、多么无辜,如果你一味如此,将毁了他的一生、毁了他的一切,这是多么的残忍和狠毒啊!"疾病魔王反驳道:"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告诉你,不管他是孩子、青年还是老人,也不管他高贵还是低贱,这是我的原则!"健康女神无奈地问:"难道这个孩子注定要遭此劫难吗?"疾病魔王说:"也不尽然,其实在我的宫殿里有一个玻璃容器,里面装着无数只小球,小球上写着世界上所有活着的人的名字。

每天出门之前,我都要随手从容器里抓取一把小球,小球上的名字就是我要袭击的人。

""哎,"健康女神说,"可怜的不幸的人们啊!"说完,她悲伤地离去了。

看到女神离开,魔王朝男孩飞了过去。

从此,这个男孩拄着拐杖走在风雨里,一直到老......看完这些,老人叹道:"世人一直认为残疾是我注定的命运,从而像对待另类一样歧视我。

真是遗憾啊!他们无法得到这样一面镜子!"生活中有些苦难既然已经发生了,那是我们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回避的,我们要做的是在命运历程中找到随机而改变苦难的突破口。

苦难往往是由于许许多多的过错造成的,也许诱因并不在于我们自身,可是我们所生活的时空是一体的,所有的生命都遵从着一样的章法,我们面对苦难时是无力回避的,而不是我们不想回避,我们不会因为苦难而怀疑生活前景的美好仍然在于我们的缔造,所以抱怨命运时,我们不如问问我们的命运究竟是什么?这可能就已经是在坦然面对了。

大文豪托尔斯泰说:"全世界的人都想改变别人,就是没人想改变自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