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除-文档资料

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除-文档资料


SO2+2H2O +1/2O2
SO42-+2H+
HCO3-+H+
CO2+H2O
10
该工艺用海水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空气强制氧化为 无害的硫酸盐而溶于海水中,硫酸盐是海水中的天然 成分。
只能局限于沿海的地区,同时其对海水的长期影响尚有 待观察。
应用:深圳西部电力公司2号300MW机组引进海水脱 硫 技术,1998年7月投入运营。
H2SO3,HNO3 NH3,H2O (NH3)2SO4,NH3NO3
16
应用:四川成都电厂90MW机组
优点是能同时脱硫脱硝,能够生成硫铵和硝铵 等化肥副产品,反应时间短速度快,设备投资 少。缺点是能耗大,烟气辐射装置目前未达到 实用大锅炉的要求。
17
2.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PPCP)
➢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是在EBA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该法利用脉冲电晕放电形成的非平衡等离子体中的
13
4. 氧化镁法
用氧化镁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得到含结晶水的亚硫 酸镁和硫酸镁的固体吸收产物,经脱水,干燥和煅烧
还原后,再生出氧化镁循 可用于制硫酸和硫磺。
环使
用,高
浓度的
SO2气

5. 氧化锌法
用锌氧的化固锌体浆吸液收吸产收物烟,其经中热的分SO解2再,生得出到氧亚化硫锌酸循锌环和使硫用酸, 得到的高浓度的SO2气体可用于制硫酸和硫磺。
❖ 2003年我国煤炭消费量为15.8 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 2167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8.6%。而我国基本消除酸雨 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1400万吨。
❖ 因此,燃煤二氧化硫的污染控制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 最主要任务。
2
我国二氧化硫污染控制的有关法规和标准的 发展情况
高能电子撞击O2,H2O等分子形成高反应活性的自 由基或自由电子。 ➢ 与EBA相比,该法省去了昂贵的电子束加速器,避 免了短寿命的电子枪和X了国家重点自然科 学基金项目“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活化法脱除烟 气中SO2和NO2的研究”,98年纳入国家“八五” 攻关项目,目前已经建成一套处理烟气量为 12000-20000m3/h的烟气脱硫装置。
体法,吸附-再生法等。
6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1.石灰石(石灰)—石膏法
以石灰石或石灰浆液与烟气中SO2反应,脱硫 产物石膏可直接抛弃,也可综合利用,是世界 上使用最多的技术。
原理:
SO2+2H2O
H2SO3
H2SO3+CaCO3
CaSO3+H2O+CO2
CaSO3+2H2O +1/2O2
CaSO42H2O
14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旋转喷雾干燥法:
原理:生石灰先经过消化变为氢氧化钙浆液,经喷雾 装置雾化喷入烟气中。
CaO + H2O
Ca(OH)2
SO2+2H2O
H2SO3
Ca(OH)2 +H2SO3
CaSO3+H2O
CaSO3+1/2O2
CaSO4
与湿法相比,设备投资较低,塔内不结垢,耗能为湿
法的一半,但系统存在磨损,堵塞等问题。
7
该法具有脱硫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等优点, 但存在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都很高,脱硫产物 较难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系统复杂,启停 不便等问题 应用:太原热电厂
8
图1 太原第一热电厂的简易型烟气脱硫流程图
9
2.海水脱硫
原理:一般海水的pH为 8.0-8.3,自然碱度约 为 1.2-2.5mmol/L , 具 有 天 然 的 酸 碱 缓 冲 能 力和吸收SO2的能力。
和三氧化硫生成硫酸钙。 (2)循环硫化床脱硫技术。 3 燃烧后脱硫:即烟气脱硫。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
5
烟气脱硫
按其用水量的多少可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 1) 湿法脱硫: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法,海水脱
硫法,钠碱法,氧化镁法等。 2) 半干法脱硫:旋转喷雾干燥法,烟气循环流
化床脱硫技术,增湿灰循环脱硫技术等。 3) 干法脱硫:高能电子束法,脉冲电晕等离子
应用:四川白马电厂,脱硫率达80%以上。
15
干法烟气脱流技术
1. 电子束照射法(EBA): 原理:烟气经电子束照射后,高能电子的能量被 O2,H2O等分子吸收,产生大量高反应活性的自 由基或自由电子。
O2,H2O e* 2O,H,OH等
NH3,H2O,SO2,NO2 O,H,OH SO3,N2O5
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除
1
背景
❖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在一次能源 中占75%,而其中84%以上是通过燃烧方法利用的。燃烧 煤产生的SO2废气,成为大气污染的最主要的根源。
❖ SO2是酸雨的主要组分,酸雨对水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 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建筑物和材料以及人体健康均有不 同程度的危害,酸雨酸性越大造成的危害越严重。
❖ 1992年两省九市开始工业燃煤二氧化硫排污收费试点。 ❖ 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 ❖ 1996年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一次提出二氧化硫排
放浓度限度。 ❖ 1998年两控区二氧化硫排污收费,0.2元/公斤。 ❖ 2000年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 ❖ 2003年9月国家环保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
➢ 该化方学法反目应前动的力研学究,还非不平充衡分等,离S子O2体和与N离O2子脱自除由的 基密度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论与实验的研究。 将来有希望替代EBA法。
19
3. 活性焦炭吸附脱硫
吸附再生流程
Flue
Adsorbed
Concentrated
燃煤电厂二氧化硫防治工作的通知》。 ❖ 2003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新修订的《火电厂大气污染
物排放标准》。
3
2003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新修订的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
脱硫方式
1 燃烧前脱硫:通过洗煤等可以减少40%的无机硫。 2 燃烧时脱硫: (1)型煤固硫技术:加入固硫剂氧化钙与二氧化硫
11
海水脱硫工艺流程图
12
3. 钠碱吸收法
该法是用碱液(NaOH或Na2CO3)吸收了SO2后,生成的 Na2SO3在以后的循环中起主要作用。
SO2的吸收 :
SO2+Na2SO3+H2O
NaHSO3
SO2+Na2SO3
Na2S2O5
SO2的再生:
NaHSO3 SO2+Na2SO3+H2O
Na2S2O5 SO2+Na2SO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