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为了美的创造_川剧旦角身韵_序

为了美的创造_川剧旦角身韵_序

典雅# 的 意思, 文辞 是 由词 语组 成 的, 只有选择合 适而 优美 的 词语 构成 文 辞,
美的
才能做到典雅。所以赏析辞 典的一 条基 本原则, 就是赏析文章 要文辞 优美、语 言丰富。尤 其是对于人类艺 术瑰宝 的莎
创造
剧 ( 实 际上 是 诗 剧) , 唯其 是 诗 剧, 赏
析文章就更应该力求向 ∀ 文辞典 雅# 的 标准看齐, 用如诗的语 言来赞 美, 鉴赏 莎士比亚戏剧。用这一标 准来衡 量 辞 典 看来是难以达到这 个要求 的。例如
现天地万物、人间百态。四 川省川 剧学 京舞蹈学院教育系古典 舞班讲课 , 首次 功全 面、扎实 之外, 更重要 的还在 于编
校高级讲师 余琛 就是 其 中的 佼佼 之 一, 把川剧旦角表演的技法和程 式引进 了舞 导者 的 勤 奋 好 学, 思 想 解 放, 大 胆 借
这本 川剧旦角身韵 就是 她教学 改革 蹈学府。1992 年, 她以中央戏曲学院客 鉴, 敢破敢立。这些 组合训 练不但 吸收
校的一些女演员口中, 对余 琛的教 学方 式及其所取得的突出成 就, 已有了 初步 的了解, 留下了良好的 印象。她经 常被
结合的办法, 因此, 不但内 行学起 来兴 味盎 然, 越 学越 来 劲, 即 使对 于 外行 , 也同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目早 已排定, 只好选了两个 ∀ 组合# 参 加演 出, 结果 大受欢迎, 连 那些对 川剧 比较 熟悉的老戏迷也惊呼 ∀ 意外# 。
我在 1988 年受 聘 担 任四 川 省川 剧 指出 ∀ 余 琛在教学上之所以 受到学 生的 学素质, 将一切训练 都置于 美的表 现和 学校顾问从重庆迁来成 都之前, 虽 然无 普遍欢迎 , 诀窍主 要在于采 用了死 学活 美的 享受之中。当时, 我正 出席四 川省
缘结识这位极具改革胆识的 川剧旦 角表 用, 去粗 取 精; 博 采 众 长, 为 我 所用 ; 人大常委会会 议, 便 向有关 同志推 荐了 演教师, 但从同行、尤其是 从毕业 于该 先练元素, 后练组 合; 程式 小品, 相互 余琛旦角表演 , 由于 会议的 文艺晚 会节
看完演出, 我的心情可 以用 8 个字 来形容: 十分激动, 万分感 慨。几 十年 来, 自己 作为一名川剧 演员, 从省 内演 到省外, 从国内演到国 外, 赞誉川 剧艺 术的话的确听得够多了, 但 像这样 不论 内行、外 行 ( 指非 川 剧 专业 人 士) , 如 此集中地用一个 ∀ 美# 字来 评价川 剧的 ∀ 舞#, 却还是头 一回。其 实, 这个 ∀ 旦 角专场# 既不是川剧折 子戏, 也不 是单
川剧旦角 身韵 序
辞典 中 ∀ 哈姆莱 特 # 辞条 ∀ 思想 意义# 的释义是: ∀ 1 悲剧通 过王 子哈 姆莱特与丹麦新王、王子的 叔父克 劳狄
! 许倩云
斯的矛盾斗争, 反映了英国 的新贵 族资
产阶级同封建君主旧贵族之 间为了 争夺
政权而进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2 通过
哈姆莱特的复仇悲剧, 讴歌 了一代 人文 舞台上无限丰富的艺术性和 世界上 众多
主义者的思想和斗争精 神, 揭示了 他们 剧种 改 编 莎 剧 多 样 性 深 入、具 体 的 赏 的历史 局 限 性。# 论 文 式 的 抽 象 阐 释, 析。面 对 这 样 的论 述 性 而 非 赏 析 性 语
致使辞条本应具有的赏析性 完全淹 没在 言, 读者所领会到 的只是莎 剧中抽 象的
论文式的语言腔调之中, 哪 里找得 到富 概念, 而绝不可能 或希望通 过如诗 的语 有诗意的鉴 赏特 色。 ∀ 思 想意 义# 部分 言、典雅的赏析将 我们带入 莎士比 亚戏
合的特殊 韵味, 那 也就难以 领略到 文艺 女神之所以数百年来垂青于 莎士比 亚的 原因。一部鉴赏辞 典最主要 的特色 还在
出了自己比较完整的现 实主义 主张。1 悲剧通过多姿多彩的戏 剧场面, 比 较广 阔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生 活, 为塑造 人物
于对作品艺术的赏析。而 这恰恰 是 辞 典 所没 有给予足够重视的。
论莎士 比亚作 品的 传播 , 国 外文
学 1993 年第 2 期。李伟 民: 文学
向文化的转移 论莎士比 亚作品的
传播方式与 历史 , 玉溪师 专学报
( 社科版) 1993 年第 6 期。
%李伟民: 台 湾莎学一 瞥 , 文教资
料 1996 年第 1 期。
就以其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 的紧密 结合 而构成的独立审美价值 轰动成都 , 征服 内行与外行, 受到领导、专 家的高 度赞 赏。成都市歌舞剧 院青年舞 蹈家张 平女 士兴奋 地说: ∀ 整个 演出 太美了! 我们 剧院的人 都夸奖, 想不到川 剧舞蹈 有如 此之美!#
新中国成立后, 在川剧 艺术的 教学 实践中, 不少有识之士认 为分得过 细的 做、打招式失之繁琐, 进行 了不断 的探 索, 从单纯传授一招一 式, 改革为 在有 选择地传授招式的同 时, 注重讲解 构成 各类技法和程式的基本法则, 进而
学术 价值, 为 辞典 增色 不少。但 是 从整 体上看, 很难说与 辞 典 中 的正 文构成 了一个 有机 的整 体。另外, 辞 典 的护封上 有 ∀ 赏 析# 二 字, 而在 硬 封上 则成了 莎士 比 亚 戏剧 辞 典 , 二 者不 统一, 不 知是何原因。
川剧 表 演 艺 术 中 ∀ 舞# 的 美 的 韵 律, 让学生们在美的 表现与 享受中 收到 事半 功倍的效果。
纯的川剧旦角身段表演, 而 是经过 精心
选择和刻意编排的旦角技法 和程式 的组
) 25 )
笔者撰写 此 文的 目 的 是对 辞 典
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有些问 题在其 它几 本莎 士比亚 辞典 中也 不同 程 度的 存在。 只不 过在 辞 典 中 表现的 较为明 显罢 了。笔者衷心 希望莎学家 能和戏 剧、戏 曲界切实合作 , 为中 国莎学 界编出 一本 名符 其实的对舞台、剧场演 出的莎 剧进 行鉴赏、有鲜明中国 特色的 莎剧赏 析辞 典。
省内外的艺术表演团体和艺 术教学 单位
这年年底, 由四川省文 化厅、 四川
∀ 意外# 来 自于 余 琛对 川 剧表 演 艺
邀请, 前往讲学、授 课, 学生 中不 但有 省舞蹈家协会、四川省 川剧学校 、四川 术传 统 ∀ 舞# 中的 美的发 现与开 掘, 并
一大批在舞 台上 已经 崭 露头 角的 新 秀, 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四川省 川剧艺 术研 结合 当代观众的审美要求, 广泛吸 收民 而且不乏艺术造诣颇高 的著名 演员。特 究院联合主办的 ∀ 余琛川 剧旦角 专场# , 间舞、现代舞、芭蕾 舞等多 种舞蹈 的营
释义的语言 如此, ∀ 艺术 特色# 部 分的 剧神圣、神奇、神秘 的艺术 殿堂, 如果
语言该 有一 些鉴赏 味了 吧? 非也! 辞 欣赏不到中国戏剧、中国戏 曲与莎 剧结
典 在开中 药方: ∀ 莎 士比 亚总 结 了文 艺复兴时期戏剧艺术 的经验, 并 借 哈 姆莱特 中王子与流浪 艺人的 谈话, 提
打击乐伴奏; 把旦角 常用的 每一个 技法
上大 有发 展 前 途的 ∀ 苗 子# 。可 是, 学
早在 1991 年 秋 天, 文 化 部高 占 祥 和程 式分解 为若 干单 一元 素 进行 教授,
校从培养川 剧接 班人 的 长远 利益 出 发, 副部长在视察四川省川 剧学校时 , 就曾 强调其动态韵 律; 有人 物、有环 境、有
∗ ∗ ∗ 伟民: To be or not t o be that is t he
question 的 汉 译 ,
外语与翻译
1995 年第 3 期。李 伟民: 读 孙大雨
译 +罕株莱德, , 中 国人民 解放军
国际关系 学院学 报)外 语研 究 1996
年第 2 期。
∃ 李伟民: 一种文 化现 象的继 续
辞典中的序和附录应该 是辞典 的有
性格提供了典型环境。2 生动丰富的情 机组 成 部 分。 这就 是 说 作 为 莎 剧 赏 析 节。3 典型 性格 的 塑造。 4 悲 剧的 语 辞典 的 序和 附录 也应 以 反映 舞台 上 言。# 在这里 还是 一、二、三、四, 甲、 的莎剧, 提供舞台演出 莎剧, 特别 是中
SCD

观云听泉

外, 对中国 改编的连环画形式的莎剧, ∃
港台方面的莎学情况也无介绍。%尽管如
此, 孙家 编, 朱雯、张君川 编莎 士比 亚辞典还是受到了莎学 界的欢 迎。得到 了莎学专家的肯定, 显示出 较高的 编纂 质量。而 辞典 与 上面两 部莎学 辞典
为了
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 ∀ 辞典# 这 个 词汇, 原义 是 ∀ 文 辞
的丰硕成果。
座教 授 的 身 份, 为 该 院 研 究 生 班 讲 授 了现 代舞、 芭蕾 舞 的训 练 方式、 方法,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四川 省川剧 学校 ∀ 川剧旦角 表演 艺术 及 表演 程式 的创 作 如用 川剧曲牌谱写的钢琴曲 或民乐 曲加
的余琛, 被 公认是一棵在川 剧表演 艺术 方法# , 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养成分, 纵向继承, 横向借 鉴, 经过 长 期教 学实践的千锤百炼, 终 于为川 剧的 旦角 教学开拓出了一片崭 新天地, 这就 是她 的 川 剧 旦角 身 韵 。它 发展 和 丰 富了 作者在教学中以 ∀ 美# 为核心 的指 导思想, 借助 8 个传 统川剧 折子戏 中的 8 个不同 年龄、身份 个性 和文 化教养 的 古代女性, 以及 ∀ 春游# 、∀ 春 闺#、∀ 春 擂# 3 个小品式组合, 在对折扇、团扇、 水袖、文 帚、翎子、手 巾、披风、辫 子 的基 本技法 和基 本程 式的 训 练过 程中, 深入 浅出 地 揭 示 构 成这 些 技 法 和 程 式
决定把余琛留校任教, 从此 挑起了 表演 挥毫题 词赠 给余琛: ∀ 一 代栋梁 木, 满 目的, 赋予每一个动 作强烈 的感情 色彩
教学的重担, 并在教学实践 中表现 出不 园桃李花。# 不久, 中国 戏剧 发 表了 等等, 而 且 特别 强 调以 ∀ 美# 为 核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