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某项数据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应做的前提工作是( D )A.数据的整理B.数据的检查C.数据的分组D.数据的搜集与加工处理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B )A.工人年龄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D.工人工资某企业A产品1月份产量1100件,单位成本52元;2月份产量1300件,单位成本49元;3月份产量1600件,单位成本46元,则1季度A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为( A)A.元B.元C.元D.元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 D )A.位置居中B.数值最大C.出现次数较多D.出现次数最多评价两个无偏估计量谁更有效,用到的统计量是(B )。
A.期望B.方差C.中位数D.平均值答案A答案A点估计的方法不包括(D)。
A.矩估计法B.顺序统计量法C.最大似然法D.特殊值法不能反映变量数列中间标志值差异程度的变异指标是(A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答案A答案D答案A答案A答案B在双侧检验中,如果实际的-t值小于或等于临界值,则(A )。
A.拒绝原假设B.接受原假设C.拒绝备选假设D.不能确定进行假设检验时,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样本量,检验结论犯两类错误的概率会(A )。
A.都减少B.都增大C.都不变D.一个增大一个减小时间数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B )A.平均数时间数列B.时期数列C.时点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A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B )A报告期水平B基期水平C实际水平D计划水平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9.2%、8.6%、7.1%、7.5%,则定基增长速度为(D)A.9.2%×8.6%×7.1%×7.5%B.(9.2%×8.6%×7.1%×7.5%)-100%C.109.2%×108.6%×107.1%×107.5%D.(109.2%×108.6%×107.1%×107.5%)-100%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C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元宵的销售一般在“元宵节”前后达到旺季,1月份、2月份的季节指数将( B )。
A. 小于100%B. 大于100%C.等于100%D. 大于1200%如果时间序列的各逐期增长量相等,则( C )。
A. 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保持不变B.环比增长速度逐期上升C.环比增长速度逐期下降D.各期环比增长速度有升有降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变动的基本趋势,需要分析测度现象的( C )A.季节变动 B.循环变动 C.长期趋势 D.不规则变动按简单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度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B )A. 100%B. 400%C. 120%D. 1200%在时间序列分析中,一般用循环变动指数(C%)来测定循环波动,(D)是计算C%的常用方法A.移动平均法B.移动平均剔除法C.指数平滑法D.剩余法在指数的概念中( D )A.简单指数是指个体指数,加权指数是指总指数B.简单指数是指总指数,加权指数是指个体指数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个体指数D.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都是指总指数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C )A.都固定在基期B.都固定在报告期C.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帕氏指数的计算公式是( C )A.B.C.D.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113%,那么2013年的货币购买力指数是( C )A.B.C.D.某人2012年的月平均收入为1800元,2013年的月平均收入为2000元,2013年消费品价格上涨25%,则013年的实际月收入水平是( B)A.1800B.1600C.2600D.1500指数体系一般由( D )个具有在联系的指数的整体构成。
A.两个B.两个或两个以上C.三个D.三个或三个以上按第一套指数体系分析销售额变动中,销售额指数为(A )商品名称计量单位销售量单位商品价格(元)销售额(元)q0基期q1报告期p0基期p1报告期p0 q0 p1 q1 p0 q1甲乙丙合计米件台200150803002101008011030085120300160001500024000550002550025200300008070024000210003000075000A.146.72%B.136.36%C.107.6%D.150.6%可变构成指数公式为( C)A.B.C.D.答案B原规划与对偶规划中(B )。
A.最优解相同B.两者的目标函数最优值相同C.互为相反线性规划D.无关系单纯形法计算中,选取最大正检验数对应的变量作为换入变量,可使目标函数值得到最快的( B )。
A.增加B.减少C.无变化D.不确定答案 B按G的边有序、无序分为(A )。
A.有向图、无向图和混合图B.赋权图和无权图C.多重图和简单图D.连通图和不连通图预测从不同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以下分类方法错误的是( D )A.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B.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C.动态预测和静态预测D.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平均指标指数中的平均指标通常是( D )A.简单调和平均数B.简单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加权算术平均数在回归分析中判定系数(或称可决系数)越大说明回归直线和样本点( A )。
A.拟和越好B.拟和越差C.与拟和无关D.拟和一般已知变量x与y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指出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一个肯定是错误的( C )A.=–10-0.8xB.=100-1.5xC.=–150+0.9xD.=25-0.7x在对两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时,有下列步骤:①对所求出的回归直线方程作出解释②收集数据、),,…,③求线性回归方程;④求未知参数;⑤根据所搜集的数据绘制散点图,如果根据可行性要求能够作出变量具有线性相关结论,则在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D)A.①②⑤③④B.③②④⑤①C.②④③①⑤D.②⑤④③①两个变量与的回归模型中,通常用来刻画回归的效果,则正确的叙述是(D )A. 越小,残差平方和小B. 越大,残差平方和大C. 于残差平方和无关D. 越小,残差平方和大工人月工资(元)依劳动生产率(千元)变化的回归直线方程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A.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工资为50元B.劳动生产率提高1000元时,工资提高150元C.劳动生产率提高1000元时,工资提高90元D.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工资为90元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上涨了5%,两天累计幅达( B )A、15%B、15.5%C、4.8%D、5%某现象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若为b负数,则该现象所显示的长期趋势为( B )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水平趋势D.不能确定当时间序列存在明显趋势时,可以采用的预测方法是( B )A.移动平均法B.指数平滑法C.线性趋势法D.简单平均法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 C )A.季节变动B.循环变动C.长期趋势D.不规则变动移动平均的平均项数越大,则它( A )A.对数列的平滑修匀作用越强B.对数列的平滑修匀作用越弱C.使数列数据的波动更大D.对数列数据没有影响企业面临的境况日益繁多,企业的决策越来越难以靠个人的智慧与经验来确定,因此现代决策应该更多地依靠(B)A.多目标协调B.集体智慧C.动态规划D.下级意见针对欧美国家对我国纺织品的配额限制,某公司决定在北非投资设立子公司,这种决策属于( B )A管理决策B战略决策C业务决策D程序化决策群体决策并非完美无缺,在考虑是否采用群体决策时,应该主要考虑( C)A参与决策人数的多少B参加决策人员当中权威人士的影响C决策效果的提高是否足以抵消决策效率方面的损失D决策所耗用时间的多少不确定型决策与风险性决策的区别在于(B )A可供选择的方案中是否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B各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否可知C哪种自然状态最终发生是否确定D决策是否经常重复进行越是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所做出的决策越倾向于( C )A.战略的、程序化的、确定型的决策B.战术的、非程序化的、风险型的决策C.战略的、非程序化的、风险型的决策D.战略的、非程序化的、确定型的决策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作出的决策是( C )A.战略决策B.战术决策C.业务决策D.管理决策一、单项选择题1、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A B C D2、标志是说明( A )。
A. 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B. 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C. 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D. 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A B C D3、某市工业企业199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199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A. 一日B. 一个月C. 一年D. 一年零一个月A B C D4、不能反映变量数列中间标志值差异程度的变异指标是(A)。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A B C D5、请指出下例指标哪一个指标是数量指标( D )。
A.出勤率B.平均工资C.男同学占全体同学比重D.职工人数A B C D6、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C)求平均数。
A.变量B.标志C.变量值D.指标A B C D7、在编制等距数列时,如果全距等于56,组数为6,为统计运算方便,组距取(A )。
A. 9.3B. 9C. 6D. 10A B C D8、某厂计划规定单位产品物耗降低3%,实际降低了4.5%。
则计划完成程度为(A)。
A. 98.45%B. 150.00%C. 66.66%D. 101.46%A B C D9、几何平均数主要适合于计算(D)。
A.具有等差关系的数例B.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变量值之和的数列C.变量值为偶数项的数列D.变量值的连乘积等于总比率或总速度的数列A B C D10、一个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C )A. 12%B. 150%C. 111.11%D. 11.11%A B C D11、众数是总体中下列哪项的标志值(D)A.位置居中B.数值最大C.出现次数较多D.出现次数最多A B C D12、总体各部分指标数值与总体数值计算求得的结构相对指标之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