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判断和概括中心论点
(一)中考出题方式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本文中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二)论点的提出方式
1.开门见山,亮明观点
《谈骨气》开篇即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2.引述名言警句,引出论点
《宽容是一种美德》开头: ‚早在一千多年前,大文豪韩愈就说过:‚古之君子,其责己 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对自己要求严格,就不会倦怠懒散,对别人要宽容,这样大家就乐于 为善.如果对自己自由散漫,对别人却百般挑剔,这样的人就是所谓 的得理不饶人的那种人,这种人不但不懂得宽容,而且另人厌恶。所 以,宽容是一种美德。‛
——————————————————————————
中心论点在文章中间
文章中没有明确论点的句子,作者的观点
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中。要通过阅读“死”书与读“活”
书
蒋孔阳
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 “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 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 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 书。 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 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 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 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 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 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
你是否知道鲮鱼和鲦鱼的习性?鲮鱼喜欢吃鲦鱼, 鲦鱼总是躲避鲮鱼。有人曾经用这两种鱼做了一个实验。 把一条鲮鱼和一条鲦鱼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开始时, 鲮鱼要吃鲦鱼,飞快地向鲦鱼游去,可一次次都撞在玻 璃板上,鲮鱼放弃了努力。当实验者将玻璃抽出来之后, 鲮鱼也不再尝试去吃鲦鱼!放弃了努力。 中心论点 (人生不可放弃努力)
7.运用比喻,引出论点。
在文章的开头,运用一个或一组比喻,通过比喻的意思引出文章 的中心论点。
‚茫茫大海上,一船正劈风斩浪而行。目的地:彼岸。靠什么 才能不迷失方向?指南针。人生征途,遥不可知。人生目标的追求, 如何才能不迷路?理论,尤其是科学理论的指导。‛
9.题目本身就是论点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成功源于自信》 《诚信是一种美德》
中考议论文主要考点
1.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
3.理解文中重要的词句
4.把握文段内容,根据需要搜集和处
理相关信息
考点一:准确(寻找)判断或概括文章的中心 论点
本考点重点内容:
1、复习巩固有关中心论点的基本知识.
2、新知识:掌握论题和论点的区分
3、新能力点: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例4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 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 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 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 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 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 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人际交往 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 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 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 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 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睡在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 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 住他呀! 因为自已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 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 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 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 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 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 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 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 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 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
拥有爱的源泉
(6)爱是纯的,心是诚的,感恩是真实的, 感动是永恒的,感恩的心便是充实而幸福的。 感恩的心是一条悠远的小溪,滋润着爱你的 人和你爱的人,让爱和温情在你我心间流淌。 (7)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便拥有了爱的源泉。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结尾)
通过论据来找论点
通过论据找论点是最保险的方法。我们知道, 论据对论点起着证明的作用。因此,我们看文中的 论据是否能够证明我们所找的那个句子。如果能, 那这个句子就是中心论点。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关 注对论据进行简要分析的句子,因为这些分析都是 围绕论点进行的分析,通过这些句子就可以很容易 确定该句是不是中心论点了。
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 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 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 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
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 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 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 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 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 面做,一面想,所以人类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 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 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 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 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 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 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运用排比提出论点 选择善良是一块路标,在你迷失方向之 时,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选择善良是一口 清泉,在你士渴之时,给你生命的滋润;选 择善良是一又有力的手,在你无助之时,给 你巨大的帮助。因此心灵的选择,一定要选 择善良。
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 ,提出论点 一位孔繁森,光芒四射,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 是与正直、奉献、进步联系在一起。一位王宝森,臭 名昭著,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堕落、贪婪、黑 暗联系在一起。两个人都走完了人生,但一个永存, 一个早已被人唾弃。人生的价值,在两人的鲜明对比 中,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6.运用对照,引出论点。
即把生活中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在对比中提出自己 独到的观点。
《想和做》开头: 作者首先写‚只会空想,不会做事‛的一类人,然后写‚只顾 做事,不动脑筋‛的一类人,再把这两种人作对比,进行深入分析, 提出中心论点:‚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 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 来。‛
10.放在结尾。往往是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在结 尾处归纳出中心论点。
直截了当地摆出观点 我认为„„
自问自答,引出观点 什么是正确的心灵选择呢?我认为我们的心 灵应该选择博大、诚信与宁静。
先破后立提出中心论点
人们常用“得寸进尺“比喻欲望没有止境,贪婪 之心没有满足,明显是贬义。然而我却不这样理解。 诚然,不知满足地追求单纯的物质享受是不对的,其 结果多半不妙。但“得寸进尺”并不单指物质上的贪 婪,它的主要含义应该是一种可贵的向上精神,一种 不满足现状,不满足已往而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精 神,这往往是人类取得进步的原动力。
(三)如何寻找文章的中心论点 寻找论点的顺序是:
看标题
开头部分
结尾
确定中心论点
论题
文章的论点
1、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
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判断 句或祈使句)。 3、找论点的方法: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 尾,三看中间,四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 什么观点),五看分论点(将几个分论点合 并、提炼、分析并归纳)。 4、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 语,提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 “总而言之”、“由此可见” 等。
例3
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 “学会宽容/也学会爱/不要听信青蛙们嘲笑/蝌 蚪/那又黑又长的尾巴……/允许蝌蚪的存在/才 会有夏夜的蛙声。” 宽容是一种爱。 ———————————— 在激烈的竞争社会,在唯利是图的商业时代, 宽容同忠厚一样都成了无用的别名,让位于针 尖对麦芒的斤斤计较。但是,我还是要说:宽 容是一种爱。
例1
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 筋、多思考。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 现新的东西,由此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 断能力;这样才能在知识的学习上由浅入深,循序 渐进,由此丰富我们的头脑。
论点: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 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
例2
不可放弃的努力
蒋光宇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可以 放弃的,但万万不可轻言放弃的是:努力。
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在文章中 起支持、证明论点的作用。
⑴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论据;②道理论据 ⑵论据的特点: 一是真实性。就是在议论中所用的人和事、景和 物以及经典名言等,都是真实的,确凿的,不虚假, 因为只有这样的论据才有说服力,才有论证力度。 二是典型性。就是所用的论据一定要有代表性, 要具有以少胜多,以一驭十的特点,要能代表某个方 面的主流,体现出时代精神。(学科、国别、古今 等)。
(一)看题目
议论文的题目有两种:一是论题 式的,一是论点式的。 例:《谈骨气》 题目是文章的论题:谈谈关于“骨气”。 文中对骨气做出判断表述的句子是: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例:《俭以养德》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题目就是文章的论点。
提示:论题与中心论点的区别
论题:议论的内容和范围中需要阐释、分析的问 题,通常出现的 形式是一个词语或短语。
中心论点:作者要阐明的或论证的观点、见解、主张。它 是对论题的解答、阐述、或证明。前者是确立 论文的“疆界”,后者是树什么“旗帜”。论 点是 对论题的答复。论题是对论点的限定。
请从下列标题中判别论题和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