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微量元素(土壤肥料科学通论_沈其荣)

土壤微量元素(土壤肥料科学通论_沈其荣)


大豆缺铁 烟叶缺铁
水稻缺铁
水 稻 铁中 毒
(二)硼
1. 生理功能:促进分生组织生长和核酸代谢; 促进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 参与酚代谢和木质素的形成; 与生殖器官的建成和发育有关
2. 失调症:缺乏症:茎尖、根尖生长停止或萎缩死亡
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 花椰菜“褐心病”、 萝卜“黑心病”等 过多症状:棉花、油菜“金边叶”
(3) 蘸秧根:水稻秧苗移栽时,采用1%氧化锌悬浊液 浸根约半分钟即可。
2. 追肥:B、Zn、Mo、Mn、Fe、Cu
(1) 叶面喷施:
硼酸或硼砂 0.1~0.2%
硫酸锌 0.05~0.2%
钼酸铵 0.05~0.1%
硫酸锰 0.1~0.2%
硫酸亚铁 0.2~1.0%
硫酸铜 0.02~0.1%
(2) 注射、塞孔、涂刷:
2. 失调症:缺乏症:植株矮小,节间短,生育期延迟;
叶小,簇生;中下部叶片脉间失绿。 水稻“矮缩病”、玉米“白苗病” 柑桔“小叶病”、“簇叶病”等 中毒症状:叶片黄化,出现褐色斑点
水稻缺锌 ——矮缩病
玉米缺锌 ——白苗病
苹果
果树缺锌—— 簇叶病、小叶病
柑桔
-Zn
番 茄
菠菜锌中毒 番茄锌中毒
≤0.15
6.68
46.8
0.146
锰(Mn)
≤5.0
3.04
21.8
0.048
铜(Cu)
≤0.2
0.98
6.9

铁 (Fe)
≤45
0.71
5.0

第三节 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 性质和合理施用
一、微肥的种类和性质
1. 按元素种类分类 硼肥、钼肥、锰肥、锌肥、 铜肥、铁肥、含氯肥料
常用的微量元素肥料
(六)钼
1. 生理功能:作为硝酸还原酶和固氮酶的成分参与 氮代谢;
促进维生素C的合成; 与磷代谢有密切关系;
增强抗病力
2. 失调症:缺乏症:叶片畸形、瘦长,螺旋状扭曲,
生长不规则;老叶脉间淡绿发黄,有 褐色斑点,变厚焦枯 如花椰菜、烟草“鞭尾状叶” 豆科植物“杯状叶”且不结或少结根瘤 中毒症状:茄科叶片失绿等
还与碳水化合物、有机酸和维生素的合 成有关
2. 失调症:缺乏症:顶端或幼叶失绿黄化,由脉间失绿
发展到全叶淡黄白色 果树“黄叶病” 花卉、蔬菜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或白化 禾本科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
中毒症状:水稻亚铁中毒“青铜病”
柑桔缺铁 ——黄叶病
柑桔缺铁 的叶序
果树缺铁
苹果树
梨树 桃树
番茄缺铁 甜菜缺铁
或酸性土施用过量石灰时
缺B:
有效硼低的土壤
缺Mo:
南方酸性红壤地区
缺Cu:
有机质土
我国微量元素缺乏面积和施用面积
营养元素 缺素临界值 低于临界值面积 施用面积
(毫克/公斤) 亿亩 占耕地% 亿亩(93年)
锌(Zn)
≤0.5
7.29
51.1
1.454
硼 (B)
≤0.5
4.92
34.5
0.890
钼(Mo)
发白卷曲,叶缘灰黄,叶片出现坏 死斑点; 禾本科顶端发白枯萎,繁殖器官发 育受阻,不结实或只有秕粒 果树“郁汁病”或“枝枯病”等
中毒症状:叶尖及边缘焦枯,至植株枯死
-Cu
+Cu
小麦缺铜
柑桔缺铜
缺乏 适量
过量
不同施铜量的番茄
水 稻 铜 毒
(五)锌
1. 生理功能:作为碳酸酐酶的成分参与光合作用; 作为多种酶的成分参与代谢作用; 参与生长素的合成;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
-B
+B
油菜缺硼—— 花而不实
花椰菜缺硼 ——褐心病
萝卜缺硼——腐心病
玉米缺硼
+B
豌豆荚果
-B
棉花硼毒 黄瓜硼毒
(三)锰
1. 生理功能:参与光合作用; 酶的组分及调节酶活性; 调节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其它功能
2. 失调症:缺乏症:幼叶脉间失绿黄化,有褐色小
斑点散布于整个叶片
燕麦“灰斑病”、豆类“褐斑病”、 甜菜“黄斑病”
(3) 易污染环境:许多微量元素既是营养元素,又是重金属。 如锌、铜、锰,一旦施肥过量,极易污染环境。有碍人畜 健康。
为什么叶面喷施微肥的效果好?
(1) 用量少,比较经济 土壤施用微肥,一般作基肥用,所以用量大,一般亩施
0.5~2.0公斤,而叶面喷施,浓度稀,比较经济。 (2) 避免固定
叶面喷施微肥,养分可以从叶片角质层 和气孔进入, 不和土壤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土壤固定,提高有效性。 (3) 养分吸收快,效率高
其中,水溶态和交换态 活性最强。
三、影响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因素 1. 土壤pH值:偏酸:Fe、Mn、Zn、Cu、B有效性较高
偏碱:Mo有效性较高 2. 土壤Eh 3. 土壤水分状况 4 .土壤有机质 5 . 土壤质地 6. 吸附作用 7. 土壤微生物
四、可能缺素的土壤
缺Fe/Mn/Zn/Cu:北方石灰性土
二、微肥的一般施用方法
(一)施入土壤
基肥:如玻璃肥料、矿渣,多与有机肥混合撒施、 条施或穴 施
微量元素肥料通常施用量(土壤施用)
微肥品种
施用量(斤/亩)
硼砂
0.6 — 4
硫酸锰
2 —4
硫酸锌
0.5 — 5
硫酸铜
2 —4
钼酸铵
10 —100克/亩
土壤施肥的 优点:后效明显; 缺点:需肥量大,难以施用均匀
叶面喷微肥,能直接与茎叶接触,吸收和运输快。
(4) 易于控制浓度 叶面喷施微肥,浓度容易控制,不会发生中毒,比较安
全。 (5) 减少污染
叶面喷施微肥浓度低,用量少,不会污染环境。
三、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注意事项
1. 土壤中有效态 微量元素的含量
微量营养元素从缺乏到毒害的范围很窄,如B、Mo 、Cu 多引起毒害。
对于果树、林木用0.2%~0.5%硫酸亚铁溶液注射入树干 内;或在树干上钻一小孔,用1~2g亚铁盐塞入孔内甚至用亚铁 溶液涂刷树身
土壤施用固体微肥会出现什么问题?
(1) 有效性降低:在pH高、含有碳酸钙的土壤中,由于碳酸钙 对锌的吸附,会影响锌肥的有效性。
(2) 施用不均匀:与微肥用量少,不易施得均匀,使得局部土 壤中微肥浓度过高而造成危害。因为许多微量元素从缺乏 到过量之间的浓度范围相当狭窄,而使作物中毒。

2~20
离子态
根部>叶片>茎秆
铁 3000
离子态
叶片
氯 340~1200 (实际0.2~2%)
离子态
茎叶
二、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失调症状
(一) 铁 (二) 硼 (三) 锰 (四) 铜 (五) 锌 (六) 钼 (七) 氯
(一)铁
1. 生理功能:叶绿素合成所必需; 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子传递; 参与核酸和蛋白质代谢
元素
肥料品种
B 硼酸、硼砂、硼镁肥、含硼过磷酸钙、含硼玻璃肥料
Mo 钼酸铵、钼酸钠、钼酸钙、三氧化钼、含钼玻璃肥料
Mn 硫酸锰、硝酸锰、碳酸锰、氯化锰、氧化锰、螯合锰 (Mn-EDTA)
Zn 硫酸锌、硝酸锌、碳酸锌、氯化锌、氧化锌、螯合锌
Cu 硫酸铜、硝酸铜、碳酸铜、氧化铜、氧化亚铜、 磷酸铵铜、螯合铜
(二)直接用于植物
1. 种肥:Zn、Mo、Mn、Cu
(1) 拌种:用少量水溶解微肥,均匀喷于种子上, 边喷边拌匀,种子晾干后即可播种。
硫酸锌 2~6g/kg
钼酸铵 2g/kg
硫酸锰 4~8gkg
硫酸铜 1g/kg
(2) 浸种:把微肥配成稀溶液,浸没种子8~12小时, 捞出晾干,即可播种。
硫酸锌 0.02~0.1% 钼酸铵 0.05~0.1% 硫酸锰 0.1~0.2% 硫酸铜 0.01~0.05%
中毒症状:老叶失绿区中有棕色斑点, 诱发其它元素的缺乏症
小麦缺锰 高梁缺锰 水稻缺锰
菜豆轻度缺锰
大豆缺锰—— 褐斑病
胡 萝卜
-Mn
+Mn
缺锰的马铃薯叶背
锰中毒的 马铃薯叶背
(四)铜
1. 生理功能:酶的组分;参与光合作用; 参与氮代谢;影响花器官发育
2. 失调症:缺乏症:生长瘦弱,新叶失绿发黄,叶尖
Fe 硫酸亚铁、硫酸铁、硫酸铵铁、磷酸铵铁、螯合铁 (Fe-EDTA 、Fe-EDDHA)
注:红色的为我国常用微肥品种。
硫酸亚铁
硫酸锰
硫酸锌
常用的微量元素肥料
硫酸铜
硼酸
钼酸铵
2. 按化合物类型分类
易溶的无机盐:易溶,易被氧化和被吸附固定;速效肥料 溶解度较小的无机盐:缓效肥料 螯合态肥料:水溶,不易固定,效果好 复合或混合肥料:养分均衡, 施用方便 含微量元素的工业废弃物:作基肥
等) 叶片出现失绿黄斑
中毒症状:叶尖、叶缘呈灼烧状,并向上曲, 老叶死亡,提早脱落。
如:烟草叶色浓绿,叶缘向上卷曲,叶片肥 厚、脆性、易破碎。
椰子树缺氯的叶片 鱼尾葵缺氯的叶片
烟叶含氯量与其可燃性指数的关系
二、植物微量元素的诊断方法和指标
(一)诊断方法
1. 外形诊断 2. 化学诊断
(二)化学诊断的丰缺指标
苹果 蚕豆 花生
苜蓿等
马铃薯等
氯 椰子 油棕 甜菜等
需要较少
小麦 玉米等
大麦 小麦 水稻等
苋菜 莴苣 马铃薯 甘薯等
3. 严格控制用量,力求撒施均匀
各种微量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范围很窄,稍有缺乏或过 量就会导致对作物严重危害,有时还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 可与大量元素肥料和有机肥料混施。 4. 配合其他肥料 施用微量元素的同时,还应消除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