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有感1500字精选
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关于爱弥儿有感5篇,方便大家学习。
爱弥儿有感1
最近读了卢梭的《爱弥儿》这本书,对我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爱弥儿》一书语言通俗而易懂,娓娓道来,读完后了解了蕴藏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和哲理,感触颇多。
书中有几个观点让我印象很深刻,有的观点值得我学习,也有的观点存在疑问,不过值得学习的内容还是很多的。
一、崇尚自然教育
卢梭在书中说的最多的就是自然教育。
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
我们教育儿童绝不能拔苗助长,应该顺其自然。
现在的孩子们在课业之外其实是缺少自然教育的,更多的孩子把课外时间用在了电子产品上,我认为除了学校的课堂教育,可以尽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愿,让他们回归自然,让孩子们的学习不仅限于书本知识,也让个性得以张扬。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认识到自然教育观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赋,让我们孩子的心贴近自然,让他们在自由的空气中成长。
二、崇尚自由教育
在《爱弥儿》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作者对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别强调教育应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应使教育对象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
我认为这些思想是有局限性的,自由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听任人的身心自由发展,可能会走入歧途。
但是卢梭以平等博爱的心教育他的爱弥儿,让其生活在不被强迫的自由世界,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把握好教育的尺度。
三、崇尚自我保护的教育
在卢梭的《爱弥尔》中还有一句话让我很受启发。
那就是:“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
应该教他成人后怎样保护他自己,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不要把豪华和贫困看在眼里,教他在必要的时候,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随着各类儿童安全问题的出现,教会孩子们自我保护也是很重要的教育内容,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科知识,还要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动手能力,让孩子们能真正的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读了《爱弥尔》后,我更深入的理解了教育是一门艺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们要热爱教育,对孩子有责任感、有爱心,让孩子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赞美生命、保卫生命。
爱弥儿有感2
看卢梭的《爱弥儿》,书中倡导自然主义教育。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就是按造物主对人的安排与设计即按孩子的身心规律去教育孩子,不可以把孩子当成小大人,也不可以拔苗助长。
朱永新说儿童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这句话是有时代意义的,不会过时。
我如果是清朝乾隆就会说这些思想我泱泱大国过去就有,即把老子的无为而治变成无为而教。
今天看到了第二卷,共五卷。
这本书翻译成白话文有800多页,我不知原著多少页。
在我看来,德国幼儿园不教知识也是深受卢梭影响。
按人的自然规律幼儿还不会用理智思考,因此教知识不合适。
此书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
看这本书即卢梭的《爱弥儿》到第二卷完,我有个感想,卢梭告诉我们幼儿有幼儿的规律,儿童有儿童的规律,青少年有青少年的规律,青年有青年的规律。
不过这些知识变成了全人类都知道的常识。
因为当代人都是从幼儿园读到大学。
西方学者称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三部不朽的教育瑰宝。
如果你没看过,怎好意思说自己懂西方教育。
要想自己懂西方教育这三本名著都要看过,不管是走马观花还是精读,起码要游览一遍。
我《理想国》看完了。
《爱弥儿》已看完二卷,共五卷。
《民主主义与教育》潦草的看过。
于是说自己懂西方教育底气有点足了。
卢梭的《爱弥儿》教导人类采取自然主义教育法,希望我人类根据造物主对人的不同阶段不同的设定和安排来教育。
说的简单点,不要对一个三岁孩子讲爱情。
既然卢梭此书本意如此,那书中就有人类各个不同阶段的不同规律。
此书从幼儿讲起一直到青年,所以书中介绍了人类各个阶段的规律。
有些规律已经是人类的常识,有些规律我们注意到但是无意识,看了卢梭的书会大吃一惊浑然大悟,所以卢梭说出了我们说不出的感觉。
我们只要把这些规律在教育实践中融会贯通就不虚看此书了。
《爱弥儿》第四卷看完了,想写点什么。
突然想到就算你读后感写的再好也不如翻译的人写的《出版说明》,《出版说明》是翻译人读原著的读后感。
译本共五卷。
第四卷第五卷其实内容多得可以单独成书,都有200多页。
第四卷给人震撼是一个牧师的自白,他对自己如何走上牧师之路的反省是惊天地泣鬼神。
我在想有没有人把我为什么当老师的自白也写的如此惊天地泣鬼神。
这个牧师找到了自己,当牧师是他一生的志业。
那有这样的老师吗?有没有老师找到自己,觉得自己天生就是教书坯子,觉得教书是自己一辈子的志向?如果这老师是他会直觉到他当老师是上帝的旨意。
这样的老师有吗?
卢梭把《爱弥儿》写得很有文采,所以翻译成中文后也很有文采,如诗如歌,文笔优美。
自然主义教育法其实与道家的顺其自然几乎一模一样,无为而教就是顺“其”自然而教。
这里的“其”
指学生。
第五卷是婚烟教育的指南。
卢梭讲了理想的婚烟中男女是怎样的。
这种理想的婚烟在当代也有许多人孜孜追求。
我喜欢这样的婚烟。
苏菲、爱弥儿都是理想的伴侣。
当男人应学爱弥儿,当女人应学苏菲。
遇到爱情,人会怎样,及爱情是什么?卢梭在《爱弥儿》第五卷有深刻的揭示。
看了震撼心灵醍醐灌顶。
我国有像孔子一样教书的老师。
我在看卢梭的《爱弥儿》时想到能不能像卢梭教爱弥儿一样教书?看书知道卢梭这老师有种非常强大的教育能力,他能预见自己这样教将来会产生什么后果。
我们当老师有这种能力吗?有这种能力的老师都是好老师。
比如许多老师知道如果教书就是刷题会产生什么后果,所以他教书就不刷题而是教素质。
不过有种老师是假装睡着的,这没办法。
我们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他知道教书如果只是刷题的后果但他还是刷题。
卢梭博闻强识,教育能力卓越非凡,按当代讲就是可以从幼儿园一直教到大学,这样的老师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卢梭既是幼儿名师也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名师。
怪不得有人把此书当小说。
在第五卷快看完时我有个心得。
上帝创造亚当夏娃,卢梭创造了爱弥儿和苏菲。
不看附录爱弥儿苏菲的爱情真让人感动。
那附录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无常会导致爱情变质吗?人生无常会导致双方背叛对
方吗?在附录中卢梭写了一个妻子背叛丈夫那丈夫会有什么反应。
爱弥儿的书中自白就是反应,自白的如诉如泣。
爱弥儿有感3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不外三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
他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
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
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
”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
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
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