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习抒情
《邓稼先》
“德国抢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 俄国抢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在叙事中表达了对列强强占中 国领土的愤怒情绪。
经典回顾:寓情于“议”
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 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经典回顾:寓情于“描写”-----借景抒情
全诗大量运用直接抒情的方式,鲜明而强 烈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景仰、对祖国英雄儿 女的赞颂之情,令人读来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讲授新课 经典回顾
《最后一课》 啊!这最后一堂课,我真永远忘不了!
韩麦尔先生上了最后一堂课后,“我”充 分感受到了这堂课的与众不同之后,在心底里 由衷地发出这样的感叹,表达了内心对即将失 去美好事物的痛苦之情。
讲授新课
抒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直接抒情 二是间接抒情 作用: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 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讲授新课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 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 便直截了 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这又叫做“直抒胸臆”。
经典回顾
• 《黄河颂》光未然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发源;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我们写文 章,总要表情达意,直接或间接地抒发 和表露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抒情。记叙 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 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 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 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 达出来。
讲授新课
记叙文的抒情
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 写,但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主题,增强文 章的感染力,在记叙中恰当结合一些抒 情,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讲授新课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 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
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 间的。
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
阳和花来表达感情。它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 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含蓄委婉地表
达”我”愉快的心情。
经典回顾:寓情于“叙”
二、合理安排写景的顺序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有时按 空间顺序: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有时 按时间顺序:或从早到晚,或从春到夏;有 时用逻辑顺序。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
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1 :用拟人的手法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水也不忍得冻 上,……”把冬天的多姿多彩描写得活灵活 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 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 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
悄的,草软绵的。
——《春》
•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 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一段文字里,作者写了许多富有关东气息
的事物,斑斓多姿,我们读起来,很容易就从中 感受到作者对于故乡的炽热爱恋。这是间接抒发 情感的好例子。
借景抒情的作用:
烘托人物的心情; 渲染气氛; 交代背景; 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深化作品主题。
抒情有法
一、细节生情
将情感寓于细节描写中,可以丰富 人物形象,充实文章内容,升华文章 主题。
抒情有法
二、巧用修辞
巧妙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 生动,情感抒发更为真挚感人。
如: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呼 告、反问等
怎样写好借景抒情的文章?
一、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
仔细观察才容易抓住特征进行描述。世上 景物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决定了 事物之间的区别,如果离开了这些特点,我们 就无法把某一特定的景物逼真地描写出来 , 必须对所写的景物有细致的观察和感受,要把 景物描写得逼真传神,为抒情打好基础,做好 依托。
记叙了妈妈疼我 的一件事。继续中 又对妈妈进行了细 腻的描写。
结尾的抒情句 和记叙、描写的内 容和谐,准确地揭 示记叙、描写所要 表现的内容。
课堂小结
1.直接抒情
抒情
2.间接抒情
2:用比喻的手法
《春》一文中写春花“红的像火……”、写 春雨“像牛毛……”、写春风“象母亲的手 一样抚摸着你……”。这些比喻手法的运用, 很好的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特点。
3:引用、夸张、反问、排比等等。
讲授新课
小试牛刀
选取适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话,描写某 种情感,如幸福、喜悦、痛苦、忧伤、渴望等。 200字左右。 提示: 1.选择想要表现的情感,回忆自己产生这种情感 的情境。 2.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采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 情相结合的方式。
学习抒情
导入新课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无
情未必真豪杰”,这句话说
明了什么问题呢?
人是有感情的。既然人
是有感情的,那么有了感情后
就必然要从心中表达出来,这
种表达的过程你们知道叫什么
吗?
——抒情
什 么 是 抒 情
一、抒情,就是对主观感情 的抒发和表达。
表达方式除抒情外,还有记叙、描写、 议论、说明。
讲授新课
妈妈非常的疼我。一天,天生瘦 弱的我病倒了。母亲白天带我到医院 排队、挂号、看病、拿药整整忙乎了 一天,夜里又一直守候在我身边,生 怕发生什么意外。可那时我完全不知 道妈妈一夜没水,整整一夜,一直都 在看护着我。第二天早晨,我慢慢的 睁开双眼,朦胧中,我看到了母亲的 脸,黯然无光,眼里布满了血丝。显 然她已经疲惫不堪了。见我醒了,她 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前额,露出了 欣慰的笑容。顿时我只觉得一股暖流 涌上心田,啊!妈妈是多么的体贴、 多么的疼爱我呀。我真为有这样一个 体贴、疼爱我的妈妈感到幸福 。
例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 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 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 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 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 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 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 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 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 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 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所谓的借景抒情,是指作者把自己内 心要表达的某种情感蕴含在对景物的描写 之中,借景物来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在 这其中,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润, 情是灵魂,景是载体。
经典回顾:借景抒情
•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 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散步》
•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 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
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 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
经典回顾
土地的誓言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 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 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 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 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 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 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 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 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