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新闻理论(含新闻学概论)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第六章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1.简述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与发展过程。

答:(1)新闻自由口号的由来
①17世纪中叶,以文字作为传播新闻信息手段的报刊,是当时独一无二的新闻传播媒体,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规模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

“出版自由”是新闻自由最早的表达方式。

后因传播媒介的丰富,逐渐以“新闻自由”取代“出版自由”来表述新闻自由口号的完整意义。

②最早提出“出版自由”口号的是英国著名政治家、诗人约翰·密尔顿。

1642年,在资产阶级专政制度确立的背景下,密尔顿提出“出版自由”的口号和思想。

1644年11月24日,密尔顿发表了著名的《出版自由请愿书》。

从资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和现实出发,密尔顿提出了著名的“观点的自由市场”理论的最初思路。

③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制定并通过著名的《人权宣言》,它以法律的形式把出版自由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固定下来。

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一条明确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

(2)新闻自由的发展过程
从中世纪到18世纪,出版自由始终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争取革命力量、扩充自己实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出版自由是一个阶级性极为鲜明的口号。

以资本主义发展最早最快的英国为例,资产阶级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①争取出版自由权利阶段
16世纪时,欧洲已经普及印刷术,印刷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封建统治阶
级设立各种制度,如出版特许制度等,严厉控制出版。

资产阶级与之进行不懈斗争,直到1694年,取得报刊出版前免除特许或申领执照、免交保证金等方面的权力,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初战告捷。

1720年,英国出版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

②争取言论自由权利阶段
在特许制度被废除后,资产阶级进一步要求有议论和批评政府的自由。

统治阶级通过“法律”禁止发表一切不利于政府的消息和言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出版自由权利的正常行使。

以报纸出版商威尔克斯等人为代表对此进行坚决斗争,到1792年,迫使议会制定有一定进步意义的福克斯诽谤法案,获得报道英国议会情况的某些自由。

资产阶级的有力斗争和革命形势的发展迫使英国政府解除限制报道国会消息的禁令,废除与此有关的总逮捕状制度,并于1861年废除“知识税”。

随之,独立报业在国内勃然兴起,报业获得僧侣、贵族、平民以外的“第四等级”地位,言论自由的原则由此确立。

③争取新闻自由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政府以保障国家安全为借口,扩大“保密”范围,限制新闻的自由发布。

英国政府的措施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资产阶级内部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报纸和新闻工作者也为此进行争取自由的斗争。

他们提出“人民有知的权利”的口号,反对政府和垄断资本集团对新闻的控制和干预,要求新闻工作者有接近消息来源的自由,有及时赶赴新闻现场采访和传递消息的自由,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上,要求免受检查以保证受众应当享有的自由权利。

新闻自由从最初的设想到形成法律条文,再到最终成为资本主义新闻事业奉行的一项原则,是与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相适应的,它在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资产阶级专政建立后,出版自由成为资产阶级享有的特权。

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而言,宪法上规定的平等自由只是纸面上的平等自由,而在实际上却是
不平等、不自由。

2.无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的斗争中,曾高举出版自由的旗帜,并充分地利用资产阶级的出版自由。

无产阶级政党把争取出版自由作为一项政治要求列入党的最低纲领,夺取政权之后,立即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出版自由的探索和实践,确立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

其基本含义包括以下方面:
(1)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摆脱“资本的奴役”的自由,是建立在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自由,新闻媒体归全体人民所有。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一种完全摆脱私人资本奴役的新型事业,它的最根本的特点是物质和精神生产资料全部掌握在人民手中,它不像资产阶级新闻自由那样,仅仅在法律上承认新闻自由。

(2)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绝大多数人享有的自由,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也属人民所有,人民是新闻事业的主人。

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保证绝大多数人共同享有自由,提倡不分民族大小,不分宗教信仰,不分财产多寡,不分文化高低,都平等地享有新闻自由权利,这是真正的自由。

(3)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自由。

任何国家的新闻自由都不是绝对的自由。

在我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新闻自由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服从国家安定团结、改革开放的大局。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它集中体现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实现社会主义新闻自由的前提,是我们辨别大是大非的政治标准。

(4)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处在发展过程中,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新闻自由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社会主义新闻自由只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而逐步扩大和不断完善。

3.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自由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答: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自由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

“新闻自由”这个口号,从字面上看是抽象的,没有任何阶级内容,谁都可以使用这个口号。

实际上它却是具体的,作为公民政治权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自由归根结底要受到该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2)新闻自由的内涵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
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新闻自由的内涵足不相同的,它是和经济、政治斗争的总形势紧密相连的。

(3)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
不论在什么时候,不论在什么社会,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都是一种社会性行为,它要经常地同他人发生直接的或问接的关系。

因此,社会制度、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的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等都会对新闻自由形成不同形式的制约。

①宏观方面
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对国家、对民族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要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全民族利益,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大局为重,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借口新闻自由而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②微观方面
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要建立在尊重他人权利的基础上,包括对他人信息传播选择权利的尊重、个人隐私的尊重、他人传播或不传播权利的尊重等。

4.简述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社会控制的关系。

答:新闻自由与新闻事业社会控制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从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可以引出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问题。

任何社会制度,只要存在着新闻自由,对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不可避免。

(1)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政治法律、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最终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

控制了新闻事业也就控制了新闻自由。

(2)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自有古代报纸以来就始终存在,如中国宋代邸报的“定本制度”是一种严厉的社会控制。

随着近代报业的出现,新闻事业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也就被提上议事日程。

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社会的稳定,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都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对新闻事业进行控制。

否则,在特定的情况下,新闻事业就会失控。

5.新闻事业社会控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政治法律、思想观点、文化传统等对新闻事业所施加的影响,目的在于规范新闻传播活动,最终使传播内容更符合施控者的利益。

控制了新闻事业也就控制了新闻自由。

新闻事业社会控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统治阶级及其政党对新闻事业的宏观控制
①法律的控制
以国家权力作后盾,采取立法的方式对各种新闻传播活动进行保护或限制。

在我国,对新闻事业的法律控制主要集中在下列问题上:
a.维护党的领导,维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b.报道内容要真实,严禁利用新闻媒介诽谤他人。

c.不得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d.严禁传播淫秽下流、污染精神的内容。

②政策和纪律的控制
政府或政党通过控制新闻政策和宣传纪律控制新闻传播,重点放在法律力量无法达到的方面。

政策和纪律不像法律那样要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较长的立法时间,针对新闻实践的情况,政策可以较灵活地、及时地制定、修改或废除,发挥其相应的控制作用。

③新闻来源的控制
专为各种新闻媒介提供信息的通讯社大多处于特定阶级、政党和利益集团的控制之下,从而使宣传基调和宣传口径得以统一。

此外,政府还通过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吹风会等方式,直接向新闻媒介提供各种信息,或对新闻事件作出解释。

④制度的控制和人事的控制
a.制度的控制,是指通过法律确定新闻事业的所有制形式和管理方式,确保新闻事业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b.人事的控制,是指在新闻媒介配备统治阶级所信赖的领导人员,确保自己的意志能得到贯彻。

(2)对新闻事业的经济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