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危机与减肥误区作者: 戴维·H·弗里德曼(David H. Freedman)为什么大多数减肥方法以失败而告终?减肥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只要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就行。
但是如果真有这么容易,肥胖就不会成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全球首要健康问题当我们通过节食和运动减肥时,不幸的是,事情的发展常会背离我们的初衷。
随着体重减轻,我们的饥饿感会越来越强烈,食欲会越来越旺盛,对锻炼这种事会越来越厌烦减肥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
不管你怎么减肥,都要改变自身的行为和习惯。
坚持时间的长短是减肥是否有效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全球肥胖率是有史以来最高的,因此一项大规模的减肥计划肯定会是一项针对全人类的行为改变试验很多人都想靠节食和加大运动量来减肥,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他们走入了误区。
美国人特里·史密斯今年49岁,体重接近320千克,可能是世界上最重的女人。
因为肥胖,史密斯的身体十分脆弱,吃饭、洗澡等一切日常生活只能在床上进行。
(CFP/图)我们都很清楚,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
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肥胖很快就会超过吸烟,成为美国导致过早死的最大单一性因素,而且还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医疗费用升高。
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统计,随着美国人变得越来越胖,已有1/3的成年人患上了肥胖症,还有1/3的成年人超重。
《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 M A)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每年都会导致16万多个“预计外”的死亡人数。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称,由于生产力丧失和医疗费用增加,平均每个肥胖者每年会给社会造成七千多美元的损失。
依照性别和种族的不同,对于一个体重超重70磅(约31.5千克)甚至更多的人,单是在医疗费用上的额外花销最多可达3万美元。
逼人的形势,让我们急迫地想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多余的脂肪为何如此难以摆脱?似乎不应该这么困难啊。
减肥的基本原理很简单,而且广为人知:只要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就行。
但是,如果真有这么容易,肥胖就不会成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全球首要健康问题。
人类曾长期面临饥荒威胁,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祖先进化出了摄取高热量食物的本能。
因此,到了充斥着各种销售信息和大量廉价、高热量垃圾食品的现代社会,人们要想减肥、保持苗条的身材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几乎每个试着节食减肥的人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失败——2007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回顾了31项节食研究发现,多达2/3的节食者会终止尝试,而且他们此时的体重比节食前还要重。
科学的“炮火”已对准了这块难啃的“阵地”。
为了研究肥胖的代谢、遗传和神经基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每年投入近8亿美元。
在2011年资助的肥胖研究计划中,NIH依次列出了有希望取得成功的研究途径:构建能显示特定组织中蛋白质功能的动物模型;弄清大脑内部以及大脑与其他器官间的信号传导通路;鉴定与肥胖相关的基因变异;阐明调节代谢过程的表观遗传机制。
这项研究计划已经提供了一些重要信息:在人体内,蛋白质如何相互作用,从食物中提取和分配能量,并产生和储存脂肪;大脑如何告诉我们肚子饿了;为什么有些人似乎生来就比别人更容易变胖;接触特定食物和有毒物质有没有可能改变和减轻某些发胖因子的作用。
这一计划也为制药公司提供了大量的潜在靶标,用于开发新型减肥药物。
遗憾的是,该计划依然没能阻止肥胖症在全球的流行趋势。
也许在未来某一天,生物学会给我们提供一种神奇的药丸,它能调节新陈代谢,让我们消耗更多的热量,或者重新设置我们对食物的内在欲望,让我们更喜欢花椰菜而不是汉堡。
但在目前,解决肥胖问题的最好方法,或许只能建立在已发展了五十多年,效果在数百项研究中已得到证实的行为心理学方法之上。
现在,一项新研究已在对这些历经考验的可靠技术进行精细调整,使它们能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发挥更好的效果,而这些技术也受到了新一轮的关注。
正如NIH在它推出的战略性肥胖研究计划中所提到的:“对于社会和行为因素如何影响饮食、生理活动和久坐行为(即长时间不活动),一些研究发现正在产生全新而重要的见解。
”事与愿违很多人都想靠节食和加大运动量来减肥,但往往事与愿违,因为他们走入了误区。
不管是接受同行评议的科学期刊,还是畅销书、新闻报纸和博客,各种不同途径的传播媒介都在日常报道中源源不断地传递着对肥胖和超重的绝望情绪。
这样下去的后果就是,我们要么对任何食品的欲望都会变得扭曲,要么就会对那些号称能迅速降低体重、一劳永逸的减肥骗局趋之若鹜,就像面对丰盛食品时,我们的胃口永远得不到满足一样——尽管这些食品将使体重增加。
公众都喜欢相信简单的减肥办法,而媒体则在一旁推波助澜,经常在头条报道新的科学发现,似乎真的出现了安全有效的减肥疗法。
报道中的发现往往没什么用,有时还自相矛盾。
2008年9月,《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一项研究发现,奶制品摄入量的增加与体重降低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但在同年5月的《营养评论》杂志上,一项元分析(meta-analysis,指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方法对以往研究的结果进行整体、系统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却并未发现这种联系。
2010年1月,《职业与环境医学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推测,肥胖和工作压力有关,而在9个月后,《肥胖》杂志中的一篇报道指出,这种联系也不存在。
出现这种矛盾的部分原因是,研究肥胖的科学家有点像摸象的盲人,每个独立的研究其实都只解决了一个复杂命题的一小部分。
当把所有研究综合起来时,你会发现肥胖问题显然不是吃哪种类型的食品或采取其他某种简单措施可以解决的。
肥胖的发生涉及很多因素。
环境是其中之一——你朋友的饮食习惯、你在家里和附近商店最容易获得哪些食品、上班时你有多少时间在到处溜达。
生物学原因也是一个因素——你有没有存储脂肪、饱腹感阀值较高甚至味蕾更敏感的遗传倾向。
经济因素也不可忽略——垃圾食品现在要比新鲜农产品便宜得多。
还有市场原因:食品厂商现已精于把握人们的社会本性和我们的“进化程序”,让我们不知不觉就消费了不健康的但利润可观的食物。
这就是“吃某种食品”之类狭隘的减肥方法像其他所有简单方案一样全都失败的原因。
当我们通过节食和运动减肥时,必须依靠意志来战胜食欲,以使自己摄入的热量不会多于运动所消耗的。
我们希望这种禁欲式的牺牲能换得回报,让自己变得更苗条、更健康。
当然,为了减肥,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但不幸的是,事情的发展常会背离我们的初衷。
随着体重减轻,我们的饥饿感会越来越强烈,食欲会越来越旺盛,对锻炼这种事会越来越厌烦。
同时,体重减轻的速度将不可避免地慢下来,因为新陈代谢机制会越来越吝惜机体的热量,作为体重损失的一种补偿。
因此,坚持减肥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峻,而且阴魂不散,那看似即将到手的“回报”又复归渺茫。
任职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肯尼迪·克里格研究所(Kennedy Krieger Institute)、从事肥胖研究的韩裔神经行为学家姜星宇(Sung- Woo Kahng)说,“几个月后,想吃东西的那种渴望会越来越强,而减肥成功的可能性似乎也越来越大,这种落差对于减肥者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只有当减肥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少,效果更可靠,我们坚持下去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那么,有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纠正行为现在的世界有太多的诱惑,让我们的行为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
纠正我们的错误行为和习惯,或许是最有效的减肥方法。
就目前而言,至少在适度减肥和通过节食、运动来保持体形上,最有效的途径是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疗法已经过数十年的测试,对于我们在他人和周围环境影响下养成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该疗法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持续的小幅调整。
支持行为减肥疗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前,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B·F·斯金纳(B. F. Skinner)发展建立的行为分析科学。
这个领域是以这样一种观念为基础:科学家不可能真正弄清楚人类大脑的内部运行机制——毕竟,当前窥探大脑思维的技术手段还很“低下”,即使是最先进的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也只能把那些复杂神经回路中数十亿神经元的具体电活动简化成少量极易理解的色斑,以此来解读人类的情感和认知能力。
但是,科学家可以客观地多次观察和测量人体行为,以及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环境,然后根据观测结果确定环境与行为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的确定通常包括,设法找出哪些事件或情境可能触发特定行为,留意哪些行为是有益的,因而会得到固化,而哪些行为又是有害的,会受到抑制。
行为干预的有效性已在很多疾病和行为障碍的治疗中得到证实。
2009年,《儿童与青少年临床心理学杂志》上的一篇元分析研究指出,“及早进行高强度的行为干预应该成为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方案之一。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起的一项系统性回顾研究发现,即使只对酗酒者进行了短期的行为咨询干预,在随后长达4年的时间里,他们的饮酒量都下降了13%~34%。
回顾性研究还发现,在减轻口吃、提高运动成绩、改善员工生产效率等五花八门的应用领域中,行为干预也取得了类似的成效。
为了对抗肥胖,行为分析科学家在调查相关环境的影响:哪些外部因素会促使人们去吃垃圾食品或吃得过多,而哪些因素有助于推进健康饮食?在什么情况下,他人的行为和意见会影响人们摄入不健康食品?从长期来看,健康的饮食可能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哪些东西能加强人们保持健康饮食的积极性?早在上世纪60年代,对肥胖和饮食的行为研究就认识到,一些基本条件可能会提高减肥和体形保持的成功率:严格测量和记录热量摄入量、运动量和体重;逐渐而缓和地作出一些改变,而不要作出剧烈改变;注意饮食均衡,有节制地摄入脂肪和糖分,不能忽略主食;制定的目标要明确,量力而行;要养成终生性的饮食习惯,不要短期节食;尤其要参加能给予节食者鼓励,让他们坚持不懈,并为自己所做的努力感到自豪的团体活动。
如果说在今天看来,上述策略似乎是老生常谈的普通建议,那是因为美国慧俪轻体公司(Weight Watchers)已孜孜不倦地推广了近半个世纪。
这家公司建立于1963年,主要为节食提供支持团队,它在那些策略中加入了其他一些与行为研究结果一致的减肥方法和建议,而且曾把自己标榜为“行为矫正”项目。
“不管你是怎么减肥的,反正万变不离其宗,始终都要改变自身的行为,”慧俪轻体公司的营养学专家和首席科学家凯伦·米勒-科瓦奇(KarenMiler-Kovach)说,“减肥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
”很多研究都证实,行为疗法确实有助于减肥。
2003年,受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委托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咨询和行为干预具有轻度到中度的减肥效果,而且这种效果至少能维持一年”——对于减肥来说,一年已是很长的时间。
2005年,《内科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8种流行的减肥方案,结果发现只有慧俪轻体公司的方案有效,它使减肥者在两年的研究期限内体重减轻幅度保持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