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秦、晋围郑形势图
五、课文分析
(一)退师原因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这节课我们对先秦的历史散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初步接触了课文内容,知道郑国的国家命运危在旦夕,郑国到底能不能化险为夷,脱离险境呢?又是如何脱险的呢?我们下节课再细分解。
(二)退者出场
1.朗读第二段,结合语境准确把握人物身份,体会文言文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学生自己谈应该如何读)。
2.人物出场
a:佚之狐你们觉得他是怎样的人?
明确:关心国事的大臣,对烛之武外交才能的信任,实为慧眼识才的伯乐。
B:他的一番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我们有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同时还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佚之狐的一番话即是从侧面刻画出了烛之武之大智。
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
犹如文天祥,国难当头非他莫属之感。
c:郑伯在他的语言中,你们品味一下,他是怎样国君?
明确:一位敢于自责的国君,情真意切,有风度,故烛之武许之。
d:烛之武为什么要推辞,为什么要发一番牢骚?
第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