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2018·浙江镇海中学测试)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下图示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纬度中,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是()A.40°N B.50°SC.40°S D.60°N2.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势高低C.洋流性质D.海陆分布1.B 2.D[第1题,读图可知各纬度西风分速,把所给的四个纬度数冬、夏季西风分速相减便可知,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是在50°S附近,选择B。
第2题,影响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北半球陆地面积大,西风影响的范围比例小,南半球陆地面积相对较小,受西风的影响的比例相对较大,选择D。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上述“某月”是()A.1月B.4月C.7月D.10月4.该月份()A.甲地盛行东北风B.甲地盛行西南风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D.乙地的气3~4.3.C 4.压带、风带北半球的夏向力的影响读某区域5.图中①②A.①地C.③地6.图中④地A.可能B.使澳C.给巴D.与影7.图中⑤地A.太平C.大西5.A图中④响南亚西洋。
(2018·河在当地气候家公园位置8.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移动特征,判定卡卡杜国家公园降水集中在() A.3~5月B.6~8月C.9~11月D.12~次年2月9.卡卡杜国家公园干季焦黑的原因为()A.灌丛自燃B.强光烤晒C.高温熔化D.日温差大8.D9.A[第8题,从图中看此地为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北半球冬季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北风,西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易带来丰沛的降水,12~次年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选择D。
第9题,卡卡杜国家公园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湿季时草木葱绿,但是到了干季降水稀少,气温高,草木枯黄,灌丛容易自燃,变得焦黑,选择A。
]读某大陆西岸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变化曲线图,完成10~11题。
10.有关Q处降水少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A.全年受甲气压带的控制B.受丙气压带和3风带的控制C.受甲气压带和2风带的交替控制D.受乙气压带和3风带的交替控制11.有关S地与R地降水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S地比R地的年降水量大,降水季节变化也大B.S地比R地的年降水量大,降水更集中,雨季更短C.S地因受沿岸暖流增湿作用的影响,年降水量大D.S地比R地受4风带影响的时间长,年降水量大10.B南半球带高压带和风带控制30°~4S地的降水多,(2017浙江12.从大气A.副极地低C.副热带高13除大气A.海陆位置C.流经洋流12.B13.B 英国西部为分布特点的(2017湖南的地带称为在北半球夏东南信风直14.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①东热带太平洋②北美地区③东南亚④热带印度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大气环流如图乙所示时()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派凋零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C.海河径流量变大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增强14C15.B第7题,图示辐合带在北半球夏季,东北信风位置偏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向而成西南风,这种西南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常称为季风辐合带。
第8题,图乙中风带和气压带向南移,巴西高原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草木茂盛,A项错;天山此时为冬季,气温低,冰雪带下限海拔季节性降低,B项正确;冬季海河径流量变小,C项错;冬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季节性减弱,D项错。
(2017江西新余期末)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
下图表示1880—2000年东亚地区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值曲线。
据此完成第题。
161880—2000年东亚地区季风环流变化的特点是()A.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强B.多数年份冬、夏季风均偏强C.夏季风强的年份冬季风弱D.夏季风强度的变化幅度比冬季风大17.下列年A.1890年16.D17C 幅度比冬季因此我国江(2018·安18.图A.①BC.③D19.在A.地中C.温带.答案:压带,在水知,该纬度由上题分析终年温和湿(2018·福20.a、A.a、C.a、21.b与A.副热C.干冷答案:气流,则b 流从c点流点气压高于a点,d点气压高于c点,故a、b、c、d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应为b、d、c、a。
第6题,b与d之间是风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西风带。
(创新题)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回答题。
22.①②④⑤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A.①B.②C.④D.⑤23.下列关于风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②关系密切B.乙附近地区受③影响,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丰富C.丙地在④盛行的季节,草木茂盛D.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光热充足.22.A23A解析:第7题,图中的②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④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⑤是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它们都是三圈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①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季风。
第8题,甲岛东侧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地形、信风和洋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受③影响,乙附近地区降水较同纬度其他地区少;④盛行的季节是丙地的干季,草木枯黄;丁地全年受⑤的控制,形成了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且纬度较高,光热并不充足。
(2018·湖北十校联考)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题。
24.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25.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26.有A.风带B.风带C.风带D.风带答案:为东南信风为西风带。
(2018·安际气压与1027.导A.纬度B.海陆C.海拔D.气压28.下A.10°C.45°答案:之差,所以半球冬季,气压带和风决于气压梯45°N~50°N 力最小,是差较45°N~读下图29.甲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30.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答案:29.A30C解析:第24题,从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可知甲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向西偏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因此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第25题,A选项的表达存在理论性错误,空气冷却下沉应形成高压,而图中M地为低压;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是副热带高压脊,此高压由动力原因形成,故B错;此时副热带高压脊已影响到我国南方地区,故应为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31.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是________,冰岛的风向是________,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________方向流动。
(3)某月份干燥的东北风与潮湿的西南风相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
(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
31[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压线数据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北半球为冬季。
第(2)题,在北半球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刮偏南风;北印度洋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第(3)题,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相会。
第(4)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着,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
[答案]中心(或(2)(冰岛(3)夏季北越过(4)夏季东亚形种植区32.(2018·长因太阳气候区一情况受西风流也存部某时(1)若此是冬季(2)请判(3)请根气压带(4)N、P的异同32[解析气温低低压,压带和风带分布,因太阳直射点移动,使全球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出现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区;如北回归线至30°N之间大陆西岸,夏季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或60°N附近大陆西部,夏季受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降水较多。
第(4)题,N、P两地位于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因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将大西洋暖湿气流带到陆地,两地降水较多。
不同及原因:N、P两地虽都受西风影响,但西风影响强度不同,降水量多少有差别;N地纬度高于P地,受西风影响时间长,强度大,N地降水量多于P地。
[答案](1)冬季。
理由:北大西洋为低压区或亚欧大陆中部为高压区。
(2)偏西风(或西南风)。
理由:空气沿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方向流动,受到北半球右偏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形成。
(3)北回归线附近及偏南地区(副热带高气压带中心控制区偏南)的大陆西部。
说明:夏半年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稀少,冬半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或:6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南)的大陆西部。
说明:夏季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
或:70°N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偏北)的大陆西部。
说明:夏季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冬季受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少。
(4)相同点及原因:位于北纬40°~60°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控制,降水较多。
不同点及原因:N地比P地纬度高,N地处于西风中心控制区,P地位于西风边缘控制区,N 地西风强于P地,N地年降水量大于P地。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几内亚比绍示意图(图1)和首都比绍气候统计图(图2)。
图1图2 材料二大称为“非洲了!”(1)判断哈(2)分析比33.答案:(1)成的热带大陆风。
被称为得干热,甚至使能见度变(2)雨季球的东南信解析:第(1)题风带位置偏度力的作用马丹风。
哈旱灾,影响生影响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