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一)大气活动中心
阅读教材第53页(一)


有什么?
大气活动中心
为什么?
形成原因
项目 气温 陆地 (比热容小) 气压 海洋 (比容量大) 气压 气温
7月 1月 (夏季代表) (冬季代表) 高 低 低 高 低 高 高 低
北半球夏季气压中心
60N
大 西
七月
亚速尔 高压
太 平

亚洲(印度)低压 热 带 高 气 压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夏季,大陆升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热低压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大陆形成冷高压
南半球——带状分布
(二)季风环流
1、概念: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 著改变的现象,成为季风。
2、分布:
典型地区——东亚和南亚
阅读教材第53~54页(二)及图2-34,

风向有何不同?

形成原因?
精品课件!
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赤道低气 压带 副热带高 气压带 副极地低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气流运动 上升 下沉 上升 对气候的影响 湿、热 干、热 湿、温
赤道附近 热力 作用 南北纬30 动力 度附近 作用 南北纬60 动力 度附近 作用
极地高气 压带
极地附近 热力 作用
下沉
干、冷
风带


洋 夏威夷
高压
30°N
北半球冬季气压中心
一月
冰岛 低压 大
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平 洋
阿留申 低压
60N
西 洋
亚 欧 大 陆
30°N
1、分布:
北太平洋 七月 夏威夷高压 一月 阿留申低压 亚洲大陆
印度低压或亚洲低 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或亚洲高压
北大西洋
亚速尔高压 冰岛低压
2、成因:
南风
北纬30度形成高压 近地面气流右 偏成东北风 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形成低压
被 迫 下 沉
北纬30度
赤道
----三圈环流
高纬环流 极锋 10 6
副极地低压带
5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盛行西风带
中纬环流
9
8
3
低纬环流 2
7
副热带高压带
4
东北信风带
赤 道 低 压 带
1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绘制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 3、总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假设: 1、地球表面均匀
2、地球不自转
北极 低 高 低
高气压带
高 冷却
低 受热
高 冷却
低气压带
赤道
南极
单圈环流
高气压带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到北纬30度上空偏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转成西风,气流无 法北上在此堆积
精品课件!
总结:
东 冬 风向 季 成因 风向 亚 南 亚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气压带、风带位置 的季节移动
夏 季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分布
对气候的 影响 北半球 南半球
风向
赤道低压带与 低纬信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风 东南风 之间 副热带高压带 中纬西风带 与副极地低压 西南风 西北风 带之间
干燥
湿温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与极地高压带 东北风 东南风 之间
干冷
学习目标:
1、说出一月、七月北半球海陆大气活动中心 的分布,以及形成原因; 2、解释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原因。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66°34´N
23°26´N
0° 23°26´S
66°34´S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 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而移动 • 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 练习:
(1)此时是北半球什么节 气? 冬至日 (2)全球的昼夜长短情况 如何?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 其以北出现极夜 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及 其以南出现极昼。 (3)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 度? 南回归线
极地高气压带
极 地 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东 盛
南 行
信 西
风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学习目标:
1、知道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2、明白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了解一月、七月北半球海陆大气活动中 心的分布,了解其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