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原理图设计规范
目录
●电器原理图及其构成●设计制图的一般规则●电原理图的幅面及其格式●简图的绘制步骤●电原理图设计的基本要求●电路图的组成要素●元器件的标注方法●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图纸的更改●文件名及图号编号规则●对电原理图的审核
电器原理图及其构成
电器电路图有原理图、方框图、元件装配以及符号标记图等:
●原理图
电器原理图是用来表明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各电器元件间的作用,一般由主电路、控制执行电路、检测与保护电路、配电电路等几大部分组成。
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与电气结构以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
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时情况。
电原理图又可分为整机原理图,单元部分电路原理图,整机原理图是指所有电路集合在一起的分部电路图。
●方框图(框图)
方框图是一种用方框和连线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也是一种原理图,不过在这种图纸中,除了方框和连线,几乎就没有别的符号了。
它和上面的原理图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原理图上具体地绘制了电路的全部的元器件和它们的连接方式,而方框图只是简朴地将电路按照功能划分为几个部分,将每一个部分描绘成一个方框,在方框中加上简朴的文字说明,在方框间用连线(有时用带箭头的连线)说明各个方框之间的关系。
所以方框图只能用来体现电路的大致工作原理,而原理图除了具体地表明电路的工作原理之外,还可以用来作为采集元件、制作电路的依据。
●元件装配以及符号标记图
它是为了进行电路装配而采用的一种图纸,图上的符号往往是电路元件的实物的形状图。
这种电路图一般是供原理和实物对照时使用的。
印刷电路板是在一块绝缘板上先覆上一层金属箔,再将电路不需要的金属箔腐蚀掉,剩下的部分金属箔作为电路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线,然后将电路中的元器件安装在这块绝缘板上,利用板上剩余的导电金属箔作为元器件之间导电的连线,完成电路的连接。
元器件装配图和原理图中大不一样。
它主要考虑所有元件的分布和连接是否合理,要考虑元件体积、散热、抗干扰、抗耦合等等诸多因素,综合这些因素设计出来的印刷电路板,从外观看很难和原理图完全一致。
●
电器原理图幅面及其格式
●电器原理图的幅面与格式标准参照有关公司技术文件的标识●参考技术文件编制格式
●技术文件封面包含内容及字体
封面实例如下:
电器原理图模板如下:
●电路原理图模块:
●电器原理图元件图型符库:
其中电气部分参照GB/T 4728<<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来执行图形与符号的选用,电子元器件部分如果在有关国标里有缺失,可以自己设立标准元件库,大家共同参照实行即可,同时也要顾及到本公司电路设计人员长期使用习惯综合制定。
电路图的组成要素
●电路图主要由元器件符号标记、注释、连接线、连结点等四大部分组成。
1、元件符号表示实际电路中的元器件,它的形状与实际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样。
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器件的特点,而且引脚的数目均与实际元件保持高度一致,一般有电气连接符号,IC符号,离散元器件符号(有源件与无源件),输入/输出连接器,电源与地等的符号。
2、连接线表示的是实际电路中的导线,在原理图中虽然是一根线,但在常用的印刷电路板中往往不是单独的线而是各种形状且联通的块状铜箔导电层。
总线:在电原理图中总线的画法一般是采用一条粗线,在这条粗线上再分支出若干连到各总线分支单元。
3、结点表示几个元件引脚或几条导线之间相互的连接关系。
所有和结点相连的元件引脚、导线,不论数目多少,都是导通的。
在电路中还会有交叉的现象,为了区别交叉相连接与不连接,
3.1在电路图制作时,以实心圆点表示相连接
3.2以不加实心圆点或画个半圆则表示不相连的交叉点
3.3也有个别的电路图是用空心圆来表示不相连的
3.4其中3.2与3.3只能选择一条生效!
4、注释在电路图中是十分重要,电路图中所有的文字都归入注释—类。
在电路图的各个地方都会有注释存在,它们被用来说明元件的型号、名称等等。
4.1如果采用彩色的电路图,一般给某种线路以某种特定颜色来加以区别表示,这也属于注释的一种。
一般的约定是:供电的线路使用红色,发射的线路使用橙色,接收的线路使用绿色,时钟线路使用绿色,其它部分可使用黑色。
元器件的标注方法
●最基本的信息也即显示在图纸上包括元器件位号与元器件数值等参数的内容。
其中元器件位号一般根据元器件种类以不同的英文字符表示,一般以英文首位字母表示:
电阻 R;电容 C;电感 L;变压器 T;二极管 D;三极管 Q;继电器 RL;
集成电路 U;接插件 CB、CZ
再根据在机器内分板不同或者实现功能不同,可在字母前后加一位固定数值,例如:1RXX、C2XX等。
长度一般控制在4个字符以下,少部分可以5个字符表示。
而元器件值应该包含元件值和必要的额定值。
(元器件的标注方法一旦确定就必须全体参照执行!不得有二种以上的参数标注方法!)
●电阻
●电容
●电感的电感量值标法同电容容量标法。
●二、三极管、集成电路以及继电器等标识按照其实际型号即可,如有特殊要求可加以标明。
接插件标明脚数以及正反向等即可。
●字符要
求
元器件值和普通说明文字一般使用Arial字体10号字高。
标题性字符可自行设定字体和大小。
字符的放置应尽可能靠近元件符号,并且注意不和周围字符交叠。
电原理图设计的基本要求
电子部分:
● MCU选择设计
●电源部分的设计
●时钟设计
● I/O口设计
上/下拉电阻
●通信接口
电器部分:
1、绘制主电路时,应依规定的电气图形符号用粗实线画出主要控制、保护等用电设备,如断路器、熔断器、传感器、热继电器、电动机等,并依次标明相关的文字符号
2、画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一般是由开关、按钮、信号指示、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和各种辅助触点构成,无论简单或复杂的控制电路,一般均是由各种典型电路(如延时电路、联锁电路、顺控电路等)组合而成,用以控制主电路中受控设备的“起动”、“运行”、“停止”使主电路中的设备按设计工艺的要求正常工作。
对于简单的控制电路:只要依据主电路要实现的功能,结合生产工艺要求及设备动作的先、后顺序依次分析,仔细绘制。
对于复杂的控制电路,要按各部分所完成的功能,分割成若干个局部控制电路,然后与典型电路相对照,找出相同之处,本着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个画出每个局部环节,再找到各环节的相互关系。
3、同一组件中电器元件的布置应注意将体积大和较重的电器元件安装在电器板的下面,而发热元件应安装在电气箱(柜)的上部或后部,但热继电器宜放在其下部,因为热继电器的出线端直接与电动机相连便于出线,而其进线端与接触器直接相连接,便于接线并使走线最短,且宜于散热;
强电弱电分开并注意屏蔽,防止外界干扰;
4、需要经常维护、检修、调整的电器元件安装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人力操作开关及需经常监视的仪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
5、电器元件的布置应考虑安全间隙,并做到整齐、美观、对称,外形尺寸与结
构类似的电器可安放在一起,以利加工、安装和配线。
若采用行线槽配线方式,应适当加大各排电器间距,以利布线和维护
6、各电器元件的位置确定以后,便可绘制电器布置图。
电气布置图是根据电器元件的外形轮廓绘制的,即以其轴线为准,标出各元件的间距尺寸。
每个电器元件的安装尺寸及其公差范围,应按产品说明书的标准标注,以保证安装板的加工质量和各电器的顺利安装。
大型电气柜中的电器元件,宜安装在两个安装横梁之间,这样,可减轻柜体重量,节约材料,另外便于安装,所以设计时应计算纵向安装尺寸;
7、在电器布置图设计中,还要根据本部件进出线的数量、采用导线规格及出线位置等,选择进出线方式及接线端子排、连接器或接插件,并按一定顺序标上进出线的接线号。
电原理图绘制步骤
图纸的更改
●对所有已正式下发的图纸的更改,必须按公司程序对更改方案经评审和批准通过后出具ECN(需符合公司关于ECN填写规范),并同时于图纸上明确的标注更改处,更改版本号,ECN号,并于规定的栏目内简要说明更改细节,更改原因等,更改才能正式生效,否则ECN将被视为无效。
文件名及图号编号规则
●XXX -XXX-XXXX VXX.SCH
1 2 3
1.项目名。
如Z4U、Z11U、W4、CKD等。
2.部件名。
如 0110、0210等,参见结构部件编号。
版本号。
如 V1.1等。
版本号需要和其他文件对应,请参看相关规定。
对电原理图的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