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一部分教育目标一、理论教育目标:本学期课程设有《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旗袍与中式服装结构变化与制图》、《特殊体型制图》三部分组成。

童装部分要求学生理解、掌握男童装、女童装与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掌握童装讲究外形的装饰性和常常采用在外形上以各种形态来分割衣片。

了解旗袍和中式服装变化主要表现在款式结构上,掌握中式服装与其它服装在制图上的区别。

对特殊体型的服装以西裤为例作凸臀、平臀、凸肚、O型腿、X型腿的介绍理解并掌握;理解上装以挺胸、驼背、高低肩等为内容及处理方法。

学好服装结构设计是为后续服装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二、能力培养目标:了解童装、旗袍和中式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

掌握其制图的基本知识、制图要求规范。

掌握旗袍的制图方法和中式服装的结构变化的区别,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的训练。

掌握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

能用结构设计与制图表现平面或立体造型效果,为设计时装及制版与缩放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第一: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二:旗袍、中式服装结构变化与制图第三: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第一: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童装是指儿童时期的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穿着的服装总称。

儿童时期是指从出生起到小学毕业的一段时期。

掌握童装设计从穿着场合划分、从功能上划分、从面料上划分。

掌握儿童在生长时期的体型、性格、爱好、活动和心理发展等特点,再结合服装材料的性能,进行设计和结构设计。

掌握童装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及制图要求规范。

教学要求:1.了解童装设计的分类和款式设计的要点。

2.掌握童装款式设计对面料的需求。

3.掌握童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知识及制图的一般步骤。

4.掌握童装整体结构设计原理与方法。

二、课程内容:概述:在结构设计童装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不同年龄段,再按照不同体型特征。

(婴儿0--1岁、幼童1--3岁、小童4--6岁、中童7--12岁、大童13--16岁)。

第二:款式造型力求简易,活动方便舒服。

童装设计应把儿童穿着舒适性、符合童装的主要功能作为依据。

第三:在制图时应注意尺寸的合理性,在腰部地方不要缩腰。

第四:掌握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

第五:童装设计要点;童装讲究造型结构设计和外形的装饰性设计,常常运用在外形上以各种形态来分割衣片的方法。

男童装结构制图一、制图依据款式图(一)外形说明:领形为海军领,装领护胸、领带。

前片为开襟,钉扣3粒,右胸袋1个,领边、袖边、袋边设有嵌条装饰。

(二)放松量:衣长胸围肩宽领围袖长裤长臀围上裆长脚口40.5 72.5 30 28 11.5 27.5 66.6 22.5 19(四)制图要点:按1:5比例制图女童装结构制图一、制图依据款式图(一)外形说明:(二)放松量:衣裙长胸围肩宽领围前腰节长裙长袖长74 74 29.5 29.5 34 40 14按1:5比例制图练习题:1.设计童装10款造型(8开纸上),任选1款作结构制图,按1:5或1:1比例完成制版要求:黑白表现,不画人物只画款式图。

第二:《旗袍、中式服装结构设计与变化》《旗袍结构设计与制图》(重点)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要求能正确审视服装款式图,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并自行设计版型。

对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在其结构制图上的区别能进行比较,掌握旗袍、中式服装的结构设计变化与制图,培养有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要求1.掌握旗袍的结构设计变化与制图,并以旗袍为例进行款式结构变化,设计礼服。

2.掌握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在的结构制图上区别。

3.掌握中式服装对襟与偏襟两种款式的制图方法二、课程内容:概述:旗袍是我国一种富有民族风情的妇女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

由于满族称为“旗人”,故将其称之为“旗袍”。

在清代,妇女服饰可谓是满汉并存。

清初,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而汉人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时尚;清中期,满汉各有仿效;到了清代后期,满族效仿汉族的风气日盛,甚至出现了“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的情况,而汉族仿效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一些达官贵妇中流行起来。

旗袍结构制图一、制图依据款式图(一)外形说明:领型中式立领,前片设有侧胸省和腰省,偏襟钉扣绊3料,侧缝装拉链,后片设腰省,下摆开衩。

袖型为装袖—短袖。

(二)面料选用:织绵缎、丝绸、花瑶等(三)放松量:B=4-6cm、W=3-5cm、H=5-7cm、N=1-2cm衣长由肩点经胸高点量至踝骨以上25cm左右。

衣长L 胸围B 腰围W 领围N 臀围H 肩宽S 前腰节长WL 袖长SL 胸高位BP 108 90 70 35 96 38 38 20 24按1:1比例制图(老师示范),按1:2比例制图(学生在课堂与老师同步进行)。

二、领口与领型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应用(以立领为例进行旗袍领型的设计与变化)●立领:立领——是以条状形领立于领口之上,束缚脖颈,具有抱脖围领的特点,可产生稳运、严谨、整齐的美感。

图3-1领口与脖颈的关系图3-2立领款式变化图●立领的结构设计变化:1、竖直式立领竖直式立领的领宽一般为2.5-5cm。

在衣领的平面结构设计中,领前翘势为0,领上口线与领下口线的长度相等。

由于人体颈部呈上细下粗,竖直式立领的领上口与颈部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合体度较差,但穿着舒适,活动自如。

图3-3竖直式立领款式图结构图2、内倾式立领(图3-4)内倾式立领的领宽一般为3-6cm,由于在领前设置了2-3.5m的翘势,使领上口线的长度变短,与颈部之间的空隙减少,穿着合体,视觉美感强。

在制图时可采用折叠纸样的方法调整领上口线长度的变化。

图3-4内倾式立领款式图结构图3、外倾式立领(图3-5)外倾式立领的领宽根据旗袍款式的不同一般尺寸可在9cm以上,同时设置3-4cm以上领后翘势、领上口线的长度变长使衣领远离颈部,穿着不合体,但是却能满足款式造型的视觉美感需求。

在结构处理上也可采用剪开放出法调整领上口线的长度。

此领型常用在晚装,表演装等时装的造型设计中。

图3-5外倾式立领款式图结构图4、连身立领(图3-6)图3-6连身立领款式图结构图三、袖型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应用图4-1,4-2,4-3,4-4(以一片袖为例,进行旗袍袖型的设计与变化)图4-1上肢关节与袖长分类的关系图4-2袖围和袖山的关系图4-3袖围和袖窿的关系4-4 袖型款式变化图四、衣身和前门襟结构设计的变化与应用(以衣身原型板为例,进行旗袍衣身和前门襟的设计与变化)(一)以胸点为圆心,可分别向衣片边缘引射线。

常用的胸省有(1)领省(2)肩省(3)袖窿省(4)腋下省(5)肋省(6)腰省(7)斜腰省(8)前中心省。

见图5-1(二)在服装结构上,凡是对应于人体凸凹的位置都可以设置省位的。

例如:胸凸、肩胛凸、肘凸、臀凸、腹凸等。

省道即可以是直线形的,也可以是弧线形或曲线形等。

常用胸省的位置,根据设计需要而定。

图5-1 (三)省道、省缝转移方法主要有三种:转动法、剪叠法、调整法。

图5-2衣身前门襟款式变化图总之,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规律与处理技巧,是提高服装结构设计能力,训练创造形象思维的主要手段。

中式服装结构制图概说:中式服装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襟,一种是偏襟的。

特征是由整片衣料构成,上衣的前后片衣片和袖片连在一起的,惟一只有衣领是分割组合的。

中式服装通常在结构制图前,先将衣料的幅宽对折,然后再长短对折,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图。

一、制图依据款式图:(一)外型说明:领型为中式立领,前中心门襟对称,钉扣6粒(脚扣),侧缝下摆开衩。

后片为整片。

袖型为连袖无肩缝。

面料选择府绸、花布、印花布。

(二)放松量:衣长胸围腰围领围出手(短袖)前腰节长袖口(短袖)60 96 82 36 68 (38)38 12 (20)练习题:1.以旗袍为例进行改革,设计礼服的训练2.设计礼服5套(4开纸上)任选1款作结构图,按1:5或1:1比例完成。

要求:(1)有人物、色彩表现。

(2)创意型风格2套;高贵、富丽的风格2套;浪漫的风格1套。

第三:《特殊体型结构制图与处理方法》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对特殊体型在制图时的外形图与正常的标准体型进行比较,特殊体型在制图时可根据体型上的差异,在正常体型制图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变化,以适应体型的特殊要求。

掌握特殊体型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

教学要求1.掌握正常体型与特殊体型的区别。

2.掌握特殊体型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

二、课程内容:概说:对特殊体型在制图时的外形图与正常的标准体型进行比较,特殊体型在制图时可根据体型上的差异,在正常体型制图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变化,以适应体型的特殊要求。

掌握特殊体型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

1、对西裤中的凸臀、平臀、凸肚、O型腿、X型腿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的练习。

2、对上衣中的挺胸、平肩、高低肩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的练习。

凸臀是丰满凸出,腰部中轴倾斜,穿上正常体型的西裤,会使臀部绷紧,后裆宽卡紧。

见图1-1(1)后臀围放大(2)后缝斜度增加,后缝弧线放长(3)后翘抬高(4)后裆宽放宽(5)后省量适量增大平臀是平坦,穿上正常体型的西裤,出现后缝过长并下坠的现象。

见图1-3(1)后臀围收小(2)后缝斜度减小,后缝弧线减短(3)后翘放低(4)后裆宽减窄(5)后省量适量减小凸肚是腹部突出,穿上正常体型的西裤,会使腹部绷紧,腰口线下坠见图1-5(1)加长前裆缝(2)增加上裆斜度(3)后裤片减短后裆缝(4)前裆宽略加大(5)加大前片裥量O型腿:X型腿:(1)侧缝线向内移(长)(1)侧缝线向外移(短)(2)下裆缝向内移(短)(2)下裆缝向外移(长)2、对上衣中的挺胸、平肩、高低肩在制图上的调节及处理方法的练习挺胸体:特征:前挺、后平、头部略往后仰、前胸宽、后背窄,这样前衣片显短,后衣片显长了。

调节:(1)放大撇门。

(2)前胸放宽,背宽改窄。

(3)前片腰节线放长,后片则改短。

(4)前胸围放大,后胸围改小。

(5)袖山深浅处折叠缩短后袖缝。

(6)袖山头装配标记向后移动。

(7)前袖山头放胖些,后袖山头放低些。

平肩:特征:呈“T”字型调节:(1)减小前后肩斜度(抬高肩斜)(2)袖窿深浅相应抬高。

高低肩:特征:左右两肩高低不一。

调节:(1)增大低肩肩斜度(放低肩斜)(2)低肩袖窿深浅相应放低。

实践教学实践1《童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一、实践目的:本练习的目的是1.掌握童装的基本型,(衣身、衣领、衣袖)懂得制图规格、制图方法与步骤。

2.能准确审视童装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3.掌握童装的结构设计与款式变化4.设计童装10款造型(8开纸上),任选1款作结构制图,按1:5或1:1比例完成制版要求:黑白表现,不画人物只画款式图。

二、实践准备: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