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地理必修1试卷和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1试卷和答案

高 一 地 理 试 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后面答题框内。

(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 .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B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C .太阳系――地球――银河系――总星系 D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2.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A .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D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3.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 .重力势能 B .生物能 C .太阳辐射能 D .风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A .诱发地震和潮汐现象B .产生“磁暴”和“极光”C .诱发潮汐现象和降水量变化D .干扰电离层和无线电长波通讯 5.图1中能正确地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读地球公转示意图2,完成6~7题6.图中①、②、③、④四点表示的节气正确的是 A .①——春分日 B .②——秋分日 C .③——冬至日 D . ④——夏至日7.最接近远日点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 8.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A .一恒星日B .一太阳日C .一恒星年D .一回归年 9.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A .区时早B .地方时早C .无法判断D .地方时晚 10.图3中虚线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初始方向,实线表示其偏转方向正确的是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4,回答11~12题。

11.图4中①表示 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 12.岩石圈位于A .①顶部B .②的全部C .①的全部和②顶部D .③外部13.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的外部圈层联系密切,但和内部圈层没有关系B .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D .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 5,回答14~16题。

14. 图5中字母表示大气逆辐射的是图 1图2图4 图3A. AB. BC. CD. D 15.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 大气逆辐射B. 太阳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辐射 16.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A. AB. BC. CD. D17、下面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6,正确的是读图7“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图中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代表字母是 A. A B. B C. C D. D19.对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 A. A B. B C. C D. D 20.位于B 、C 之间的风带是A. 东北信风带B.东南信风带C.盛行西风带D. 极地东风带 读 “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图8,完成21~23题21.1860年~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总体发展趋势是A.持续下降B.波动上升C.无法判断D. 保持平稳 22.1860年~2002年间,全球最暖的年份在A. 1878年B. 1917年C.1998年D. 2002年 23.以下不属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是 A. 海平面上升B.整个水循环过程发生改变C.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发生变化D. 臭氧层“空洞”扩大读“气压带与风带的变化”图9,完成24~26题 24.A 、B 、C 三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 A B. B C. C D. 无法判断 25.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图表示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 B .B 图表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C .C 图表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D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 26.受甲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且只分布在纬度30-40度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A. 地中海气候B. 温带海洋性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D. 没有这种气候类型 27.世界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A .大陆轮廓B .地球自转偏向力C .盛行风D .地球运动的速度 读图10“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完成28~31题 28.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 .大陆东岸为寒流D .大洋东岸为暖流29.洋流对海洋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图中最有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是A .①B .②C .③D .④30.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增温减湿B .降温减湿C .增温增湿D .降温增湿 31.能将①处被污染的海水带到②处的洋流是图7图9 图6图9A .AB .BC .CD .D 32.有关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效益 B .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C .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影响不同D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33.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是①西北多、东南少 ② 夏秋多、冬春少 ③东南多、西北少 ④春秋多、冬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34.我国北方水资源相对于南方更短缺,根本原因在于A .降水量少、用水量大B .降水量少、水循环活跃C .降水量多、用水量大D .北方河流少于南方 35.下列措施属于开发水源的是A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B .海水淡化C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D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36.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成“世界屋脊”的作用是A .外力作用B .流水作用C .风力堆积作用D .内力作用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11,回答37~38题。

37.四种地貌景观形成中,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8.四种地貌景观形成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 39.地壳运动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褶皱构造可形成A .高大的山脉和谷地B . 宽大的裂谷C .断块山地D .火山 40.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A .风力侵蚀搬运作用B .风力搬运堆积作用C .流水侵蚀搬运作用D .流水搬运堆积作用 读图12“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图”,完成41~42题 41.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A .岩浆、沉积岩、变质岩B .沉积岩、变质岩、岩浆C .变质岩、岩浆、沉积岩D .变质岩、沉积岩、岩浆 42.图中a 、b 、c 、d 分别代表A .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B .重熔再生作用、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C .外力作用、冷却凝固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D .变质作用、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43.有关河流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内力作用有关B .河流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C .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搬运地貌D .河流地貌只分布于河流入海口处44、有关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没有聚落的分布B .山区聚落均呈条带状沿交通线发展C .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D .河流两岸因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成为聚落最密集的地区 45.各个自然带都具有的特征是A .相对一致的地表形态B .完全一致的气候类型C .各自然带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D .有代表性的植被和土壤类型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达135米,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积现象,出现水污染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频率比以前增多。

据资料回答下列46~47题。

46.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泥沙淤积。

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 B .土壤 C .水文 D .生物47.该资料说明环境中某要素发生变化,引起其他要素发生变化,体现自然环境的 A .生产性 B .平衡性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48.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物环境中的 A .食物链关系 B .物质循环关系 C .能量流动关系 D .光合作用49.下列地理现象表现出的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A .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B .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C .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的不同D .从喜玛拉雅山的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变化 50.在我国最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大的自然灾害是①地震 ②洪涝 ③干旱 ④寒潮图12图11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题号 46 47 48 49 50答案二、综合题1、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10分)(1)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_____(节气)的太阳光照情况。

(2)在图中绘出晨昏线。

(3)图中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_______,这时正午太阳高度由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递减,此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 值;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__,图中全年昼夜等长的是 (写字母)。

(4)从上面的分析可知,除赤道外,全球同纬度地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太阳辐射也随季节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

2、读图14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10分)⑴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A ,B ;按锋面的分类,①、②之间为 锋,③、④之间为 锋。

⑵图中a 、b 、c 、d 四处风向正确的是 地;甲地比乙地 (选择填空)A .气压高B .风力大C .气温高D .湿度大⑶如果冷暖锋均能引起降雨,冷锋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 地,暖锋雨区位置在(①、②、③、④中的) 地。

(4)③、④间的锋面正在向 方向(③或④)位置移动,请描述目前②的天气状况: 。

3、读图15,完成下列任务:(10分)(1)A 、B 、C 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 、 。

(2)将图中②、④标上箭头,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② 、③ 、④ 。

(3)以下对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A. 使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B. 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C. 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D. 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 4、读图16完成下列任务:(10分) (1)山岳有多种类型,除火山外,北部山地可能还有 、 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