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概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伊朗高原 帕米尔高原 青藏高原 长 江 德 干 高 原
湄公河
印 度 洋
在图1-1上找出亚洲的特色湖泊: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湖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里海 巴尔喀什湖 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死海 世界上海拔最低 含盐度高的湖泊
拓展训练:
读亚洲轮廓图,把代表河流的序号填在相应位置。
•
南亚季风是指亚洲南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 岛以及中国西南等地区)的季风。以印度半岛最 为典型,故命名为南亚季风。 • 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 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 • 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 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 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 亚洲南部的冬季风。 • 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 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 季风。
• 东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东亚季风是海洋和陆地的气压产生的。冬 季,亚洲的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蒙 古、西伯利亚高压,北太平洋降温慢,形 成阿留申低压,于是亚欧大陆北部的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吹向太平洋的阿留申 低压,并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寒冷干 燥的西北风,也就是冬季风;夏季,亚洲 的内陆升温快,气压低,太平洋升温慢, 气压高,于是湿热的气流从太平洋吹向亚 洲大陆,形成东南风,也就是夏季风。
3、经济发展的差异: (1)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 家有(日、韩、新加坡)等;西亚一些国家, 因大量出口(石油),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
(2)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 (原因?)
七大洲、四大洋
世界的七大洲
世界区域划分
欧洲西部 北非 欧洲东部和北亚 中亚
北美
西亚
南亚
东亚
撒哈拉 以南非洲
东南亚 大洋洲
拉丁美洲
南极洲
9300 7500 18000 1300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四大洋面积的比较
(单位:万平方千米)
各大洋的分界线
太平洋:面积最大, 表层水温最高,水 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世界第二 大洋,世界跨纬度 最多的洋。 大西洋、太平洋: 南美洲南端合恩角 西经67度
例1:描述我国横断山区的地形特征: 1、地形以高山为主,多峡谷,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南北纵列 分布;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3、喀斯特地地貌发育。
例2:(2011年全国文综卷,36题)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 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左图中 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右 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3.陆间海——位于两个大 陆之间.如地中海
各大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乌 拉尔山、乌拉尔 河、大高加索山、 土耳其海峡。
各大洲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 拉尔河、大高 加索山、土耳 其海峡。
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红海、曼得海 峡。
欧非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
各大洲分界线 亚、北美: 白令海峡 欧、北美: 丹麦海峡
南北美洲: 马拿马运河
南极洲、南 美洲:德雷 克海峡
1、位置和范围
区域 地理 特征
2、自然特征: 气候、地形、水文、土 壤、生物、自然资源
3、社会经济特征: 农业、工业、交通、人口(数量、密 度等)、城市、旅游等
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气候、植被、河 流和土壤几方面入手。 2、对地理位置的描述 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3、对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主要 地形区分布(分布位置、延伸方向);地势特点(地 势高低、地面起伏、海拔);典型的地貌形态。
(1)特点:世界人 口最多的洲,2009年40 亿,占世界的61%,亚 洲有6个国家人口超过1 亿。
中
国
印
度
美
国
印
尼
巴
西
巴
基
俄 孟 日 尼 罗 加 本 日 斯 斯 拉 利 坦 国 亚
(2)分布 人口稠密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 人口稀疏地区:西亚、北亚
2、民族
亚洲有1000多个民族,占世界的一半。世界人 口最多的民族是 汉族 多民族国家:中国、印度等 较单一民族国家:日本、韩国等
1. [2013· 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 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答案:该 国位于北半 球、西半球 ;位于低纬 度地区(或 位于热带) ;地处北美 洲南部,东 临加勒比海 ,西濒太平 洋;北接洪 都拉斯,南 连哥斯达黎 加。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南亚(印度半岛)、东南亚(中南半岛) 终年炎热干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亚(阿拉伯半岛)
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东亚
东亚
亚洲内部
地中海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西亚地中海沿岸
亚洲北部
冬季长而寒冷, 夏季短而温暖
寒带气候
终年寒冷少雨
你能选吗?
如果从亚洲的东西或者南北方向做剖面图, 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最合理的一项是(B )
A
B
C
D
2.河流
河流: 发源于中部山 地、高原,呈 放射状流向周 边的海洋
读图1-1,找出亚洲有哪些大河分别注入太平洋、 印度洋和北冰洋?
北冰洋
阿姆河
西西伯利亚平原
亚洲的河流
锡尔河
蒙古高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太 平 洋
(1)海域① 红海
波斯湾 , ,② ③阿拉伯海 ,④孟加拉湾 ,(填名称);
甲
亚洲 (2)半岛A中南半岛 ,B印度半岛 , D ② 苏伊士运河 C 阿拉伯半岛 ,运河D (填名称)① ; C
(3)大洲甲 欧洲 与亚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 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 峡
非 (填名称),洲
30°N
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太平洋
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A
B
C
(1)填出地形区名称A伊朗高原 ,B 青藏高原,C 四川盆地
;
中高周低 (2)亚洲地形起伏很大,其地势具有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80°E
北冰洋-西西伯利亚平原-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洋
① ② ⑤
③
④ ⑥
(1)填出河流所在区域: 西亚 ⑤ ,北亚① ② , 南亚 ③ ,东南亚 ⑥ , 东亚 ④ ; (2)注入太平洋的是 ④ ; (3)鄂毕河的流向是 自南向北; (4)结冰期较长的河流是 ①② , 、气候 (地 影响的自然要素是 形、气候、植被); (5)径流量最小的河流是 ⑤ , 简析原因 。
③
B
④
A
(4) ①②③④海域中,北回归线通过的是(c) A、①② B 、②③ C 、 ①③ 、D ②④
二、亚洲自然环境
地形特点: 1、地势:起伏大, 中间高四周低。
1.地形
② ⑩
⑦
④ ⑥ ① ⑤ ③ ⑧ ⑨
2、地形:复杂多 样,以高原山地为 主。
①青藏高原②伊朗高原③ 德干高原 ④蒙古高原 ⑤喜马拉雅山 ⑥ 昆仑山脉 ⑦西西伯利亚平原 ⑧ 东北平原⑨华北平原 ⑩ 印度河平原
①鄂毕河②叶尼塞河③恒河④长江⑤幼发拉底河⑥湄公河
3.气候
气候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
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1、南北跨的纬度多, 热量条件相差大。 2、东西跨的经度多, 降水条件差异大, 3、地形复杂,地形类 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
季风的成因
东亚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 南亚季风的成因: 冬季风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 差异; 夏季风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位 置的季节移动。
亚洲 一、自然地理环境 1、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东经26度 北纬81度
西经169度
南纬11度
围 三 洋, 连 两 洲, 两 洲 隔 海 望
东 西 长, 纬 度 广, 世 界 最 大 洲
地理位置
白令海峡
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 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冰洋
北 美 洲 欧洲
主要位于 北半球、 东半球
成因:
来源
冬季风 蒙古、西 伯利亚 夏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
性质
寒冷 干燥 温暖 湿润
风向
影响范围
气候特点
冬季低温 东亚大部分 西北风 少雨 东南风 东部近海 夏季高温 多雨
亚洲气候分布规律及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
东南亚(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洲
非 洲 印度洋
亚非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红海 三大半岛: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大洋洲
跨纬度最广,跨南北半球, 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一、地理位置
2、亚洲的分区
北
中 亚 西亚
亚 亚
东 南 亚
分 中 亚, 东 南 亚, 东 西 南 北 亚
巩固训练 读“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亚洲北部北极圈内
读“亚欧大陆轮廓图”(甲)和“气温、降水量各月分配图”(乙) 回答下列问题。
② ①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