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分析
作者:王倩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0期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
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我院14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常规组:采用CT检查并诊断;研究组:采用MRI检查并诊断。
结果:;研究组对疾病诊断阳性率方面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针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用CT与MRI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若联合应用更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从而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保证预后效果。
【关键词】CT;急性期脑梗死;MRI;影像学特点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271-02
急性期脑梗死是疾病发作在14h之内,此阶段患者脑部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具有可逆性临床特点,及时开展治疗可改善脑部损伤情况。
倘若疾病进入慢性期,脑梗死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增加治疗难度。
临床中,对急性期脑梗死诊断的检查方法有CT、MRI等,均有一定诊断价值[1]。
因此,本文针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采用CT与MRI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诊断方法分为两组,各组70例。
对照组中有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
(55.65±3.85)岁。
研究组中有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
(58.36±4.20)岁。
两组患者在资料方面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