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作文的开头与结尾讲解

高考作文的开头与结尾讲解

人们本想把驴子埋在井里面,可驴子明白自己的困境之后并没 有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而是靠着自己的努力重新获得了生存下去 的机会。这是人类应该学习的大智慧。(《驴子的智慧》的开头)
点评 本开头以一则寓言故事入题,十分生动形象地引出 主题——成功就是把绊脚石垫在脚下。用蕴涵道理的故事 开篇既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给人以“应该学学驴子 的智慧”的启示。
人们见证了一代枭雄的孤独。勾践站在越国的城楼上,眼 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一个地倒下,自己的国土一点一点地沦丧。 血流成河的场面让他触目惊心,吴国士兵如狼似虎的呐喊使他 猛然清醒。他要做吴王夫差的奴隶,即使国人不能理解。他忍 受嘲讽,卧薪尝胆,最终实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神话。 项羽挥洒一腔热血离开人世。他知道自己会被人视为软弱,但 在兵败垓下、四面楚歌之时,他不顾江东父老的期望,依然自 刎乌江。人们见证了一代枭雄的孤独,也见证了他们的执着。
(高考江西卷优秀作文)
点评 此结尾运用富含强烈情感的语句发出号召: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像蔡铭超一样,怀着对祖国的热 爱,去为祖国做一件事。最后一段用简短有力的语 言呼唤更多的爱国行为。这些语句中蕴涵的深沉的 爱国之情感染了每一个读者。
4.营造意境法。就是用精彩的语言在结尾描绘出富有诗 情画意的艺术画面,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达到饱含意蕴、令 人回味的效果。
人们见证了先知先觉者的孤独。林则徐忧国忧民,认识到 “贵华夏,贱鄙夷”的浅薄无知,顶着世俗的压力,毅然选择 学习西方,堪称学习西方第一人。鲁迅看着满目疮痍的祖国, 义无反顾地弃医从文,他用犀利的笔锋毅然刺向黑暗重重的“ 铁屋子”。他们是历史的开创者,他们是孤独的。人们见证了 先知先觉者的孤独,也见证了他们的无畏。
《将“常识”牢记在心》的开头)
点评 此开头接连用了五个问题,把“知识高度普 及的今天”,那么多人犯常识性错误、那么多常识性的 错误在犯的严重性展示了出来。这一个个问号引发了读 者阅读下去以探求问题的答案的兴趣,激发了读者对现 实问题的反思,可谓一箭数雕。
(二)精彩的结尾 亮丽的开头固然能使人眼前一亮, 引发一睹为快的念想;精彩的结尾亦 能让人难以掩卷,拍案叫绝。好的结 尾或总结全文,深化主旨;或戛然而 止,干净利索;或意在言外,发人深 思。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些实用的 考场作文结尾方法:
6.故事入文法。在文章的开篇设置一个紧扣主题或能引出主 题的故事,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但要注 意开篇所讲的故事不宜太长,否则就会喧宾夺主,给人以头重脚轻 之感。
例:一个农夫的一头驴子掉进了井里,他费尽了心思还是救不 出驴子,最后他想让驴子少受一点折磨,就请人来往井里填土。当 人们七手八脚地向井里填土时,却发现驴子的表现真的很让人吃惊 。当填进井里的土落在驴子背上的时候,驴子马上将土抖落,然后 站在土上面。就这样,驴子终于上升到井 口,欢快地跑了出来。
成功之处。作者抓住了“儿子赶紧上前”这一动作,
抓住了“父亲笑了”这一细微的表情变化,让人感
受见证 (山东高考满分作文) 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把山围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 在树上驻;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围住;路不孤独人孤 独,所以人在天涯哭……
6.细节点化法。这是一种以细节出彩、着力凸显作者
匠心与功力的结尾技法。
例:《这也是一种爱》的结尾
像死水一样的父亲仿佛又增添了新的活力,儿子赶紧上
前与父亲并肩地站在一起,帮他洗碗。忽然儿子好像看到父
亲笑了,笑得像铁树开花一样的灿烂。这也是一种爱,饭桌
上无言的爱。
(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
点评 让画面说话,让细节说话,是此结尾的
3.摘言引语法。引用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诗词、名言、警句、 歌词等作为文章的开头,能引起读者广泛而丰富的联想,体现 作者积累的广博和思想的厚度。
例: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 ,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 过绝望。
当那小小的梦想偷偷地在心底发芽,我感到脚下的石头悄 悄地变粗砺,一次次将我的脚刺痛,一次次将我绊倒。一次次 倒下,我又一次次坚强地站起,因为我相信前方必有阳光、沙 滩,必有温暖的港湾。
(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
点评 本结尾在文章记叙了父母深夜回家怕影响
“我”休息,踮起脚尖走路的故事的基础上,用充 满深情的文字表达了对父母之爱的理解与感悟,卒 章显志,极有感染力。
3.抒情议论法。就是在结尾处写出肺腑之语,或直抒胸 臆,给人以极强的情感冲击;或生发议论,给人以富含哲理 的启迪。
例:《人间处处蔡铭超》的结尾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但蔡铭超仍应赞扬,希望我 们每一个人像他一样,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去为祖国做一件 事。待13亿强壮的国人发出同一声音时,国宝何愁不归! 兔首、鼠首归来日,人间处处蔡铭超。
例: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老人把我更紧地握在胸前,抬 起头,他出神地望着南方的天际,我顺着他的目光尽力南眺, 只看到远天有一队鸿雁,正列着整齐的人字形,翩翩向南飞 去。随着一声长叹,有泪滴从他苍老的脸上滑落在我身上。
(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见证》的开头) 点评 该考生在文章开篇便以极富画面感、镜头感的语言 给我们描述了苏武牧羊的感人场景。老人紧握符节的动作、尽 力南眺的神情、一声长叹、苍老的脸上滑落的泪滴,再加上那 远天的南飞鸿,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初读文章便 会被感染被触动。
2.卒章显志法。这是我国文章写作的一种传统技法, 就是在前文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 概括性的总结,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
例:《踮起脚尖》的结尾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 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 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 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
(一)亮丽的开头
清代李渔说:“开卷之初, 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 敢弃去。”好的开头,不仅写起来 顺手,同时也有“先入为主”的功 效,能给阅卷老师一个很好的印象。 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些实用的考 场作文开头方法:
1.开篇点题法。就是文章开头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 地点明写作主题。这种开头技法又称开门见山。这样的开 头讲究要言不烦,片言明旨,寥寥数语即能概括全文内容, 明中心,摄魂魄。
5.巧用题记法。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之前的 文字。
例:十八年,荏苒而过。岁月如镜。母亲见证了我的成
长,我见证了母亲的衰老。
——题记
(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见证》的开头)
点评 作者运用了“十八年,荏苒而过。岁月如镜。母亲 见证了我的成长,我见证了母亲的衰老”这样富含诗意的 语句作为文章的题记,牵引出文章的内容的同时,也揭示 了文章的主旨,营造了浓浓的抒情氛围。
人们同样见证了令世人遗憾的孤独。向往“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海子在飞驰而来的火车前应声倒下;曾经把向 日葵描绘得热烈鲜艳的梵高却在向日葵下扣动了扳机;就连 曾经把撒哈拉沙漠描绘得绚丽多彩的三毛也用丝袜结束了自 己的生命。他们不堪忍受世人不解的眼神,不能忍受身边人 们一声声的质问,他们的孤独让他们走入了死亡的境地。但 身残志坚的史铁生说过:“死是一个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 亡的日子是必定会来的。”所以他们的死亡是多么令人惋惜 啊。
例:《谁唱江南断肠句》的结尾 于是,在东风三月跫音响起的时候,不再掀起春帷,只 保留着那一份永恒的祝福就好。 在苒苒物华休的秋日,不再拟把疏狂图一醉,只将游子 的心牵在风筝的线上,那一头绕着永远的故乡就好。 在悠悠的歌唱响起时,不再去踏破江南的小巷,去访那 亘古忧愁的歌者,只在心头添一份惆怅,持一份祝福,何必 知谁唱江南断肠句。
2.运用修辞法。排比句,句式整齐,气势充沛,极富感染 力;比喻句、拟人句,形象生动,新颖别致;设问句,则让读 者一开始便生发好奇感,产生阅读兴趣。总之,运用修辞法设 置文章的开头,能使读者开篇即能体味到飞扬的文采。如此精 彩的开头犹如美女的眼睛,立即能摄人魂魄。
例:春天因为披上柳绿桃红,而芳香四溢,生机勃勃;天 空因为蓝天白云的交相辉映,而明媚无限,晴空万里;我因为 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在蓝天下,在大地上,可以自由自在地飞 翔。
(高考湖南卷优秀作文)
点评 本文围绕“朦胧是美”展开,结尾几段用
“东风三月跫音响起”“苒苒物华休的秋日”这些 化用诗句而成的语句营造出了朦胧的美境,满富诗 情画意,留给读者无穷的审美享受和无数的想象空 间。
5.借用名言、诗句法。借用名言、诗句结尾既可使文
章简洁,又可以增添文采。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巧妙仿用。
例:太阳不语,自是一种光辉;高山不语,自是一种 巍峨;蓝天不语,自是一种高远……人也一样,沉默不语 也是一种潜在的、无声的激励,是一种可贵如金的品质。
(高考福建卷优秀作文 《这也是一种激励》的开头)
点评 本开头先用排比句作铺垫,接着便类比 推出“沉默不语也是一种激励”这一中心论点。 开篇即亮明题旨,给人一种简洁明了的印象, 同时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抒情气氛。
人们见证了高洁之士的孤独。陶渊明有了厌弃尔虞我诈、勾心 斗角的孤独,所以选择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恬静 生活;李白有了蔑视朝堂昏聩、权贵弄权的孤独,才有了“安 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高洁志向;林则徐有 了愤恨忠君被谤、无罪被贬的孤独,才有了造福新疆百姓的仁 善之举……人们见证了高洁之士的孤独,也见证了他们的风采 。
1.首尾呼应法。考虑到文章结构的完整严密,构思结尾 时可有意识地照应开篇,首尾圆合,给人一种前后连贯、浑 然一体的感觉。注意:结尾的文字绝不可机械地重复开头, 而应是情感上的深化,主旨的升华。
例:《我与故事》 开头:历史被时光悄悄地掩埋,蓦然回首,了无痕迹, 但是总有些故事永存心底,带你回到过去…… 结尾:历史被时光悄悄掩埋,但总有些故事,永留心底,激 起阵阵涟漪,让我沉着、勇敢、明智。
7.制造悬念法。设置场景或连用问句,让读者一开始便生发 好奇感,也是一种很好的开篇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