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推荐书目基本书目+扩展书目+专题书目说明:课程建设的目的并非为了获得好的考试成绩和完成学分,而是去寻找专业和人生的风景。
对于本科阶段的外国建筑史课程来说,阅读就是通向这些风景的途径之一。
这里列出的书单,就是希望能为大家打开一些看得见风景的门。
这份推荐书目列出的主要是有关外国建筑历史、城市历史、建筑和城市理论的著作。
要去完成全部的阅读是不可能的,希望大家能够大致浏览基本书目并找到自己相对感兴趣的时期和领域,然后在扩展书目中找到进一步阅读的对象。
为了让大家了解一个在专门的研究领域里更加详细和专门的书单的重要性,后面列出了来自刘东洋博士的两个书单。
这个书单没有严格的排序,既包括了与建筑或者说与空间相关度较高的文学、哲学、艺术史和人类学读物(为了激发更多同学学习外国建筑史的兴趣),也没有仔细考虑建筑/城市、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现象学、建筑历史理论/设计方法论/形式理论/关于基地和材料等话题的专门讨论、严肃的研究/发牢骚的杂文/回忆录/只有观点没有逻辑的檄文等其实很重要的分野,而主要考虑了获得读物的便利程度和读物的经典性。
对于许多将来有计划攻读研究生、进一步学习历史和理论的同学来说,寻找到某个领域的相对更加专门化和体系化的书单尤为必要,相信大家到时候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获得恰当的建议,这里只是丢出一块砖头而已。
对读书的一个基本忠告:1.不要贪多,翻阅很多本书不如精读几本好书,好的书总能激发你去读更多好书;但2.尽信书,不如无书;但3.祭,如在。
读,如晤。
一、基本书目〖教学参考书〗1.罗小未,蔡婉瑛编.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古代-十八世纪).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2.吴庆洲. 世界建筑史参考图集. 南昌:江西科技出版社,19993.陈志华. 外国古建筑二十讲. 北京:三联书店,2002意大利古建筑散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外国造园艺术. 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14.陈志华,李宛华主编. 西方建筑名作(从古代至19世纪).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05.童寯. 近百年西方建筑史. 南京:南京工学院出版社,1986新建筑与流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造园史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6.弗莱彻建筑史(英文版,第20版). 北京:(知识产权)专利文献出版社,20017.G ardner's Art Through the Ages, Wadsworth Publishing,20048.《世界建筑史丛书》,一套12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⑴(英)S·劳埃德和(德)H·W·米勒,《远古建筑》 高云鹏译, 1999S. Lloyd, H. W. Müller, Architttura dello origini, Storia dell’architettura⑵(法)罗兰·马丁《希腊建筑》 , 张似赞、张军英译,1999Rolan Martin, Greek Architecture⑶(英)约翰·B·沃德-珀金斯,《罗马建筑》, 吴葱、张威、庄岳译,1999John B. Ward-Perkins, Roman Architecture⑷(德)汉斯·埃里希·库巴赫,《罗马风建筑》,汪丽君译,1999Hans Erich Kubach, Romanesque Architecture⑸(美)西里尔·曼戈,《拜占庭建筑》,张本慎等译,2000Cyril Mango, Byzantine Architecture⑹(法)路易斯·格罗德茨基,《哥特建筑》,吕舟、洪勤译,2000Louis Grodecki, Gothic Architecture⑺(英)彼得·默里 《文艺复兴建筑》,王贵祥译,1999Peter Murray, Renaissance Architecture⑻(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巴洛克建筑》,刘念雄译,2000Christian Norberg-Schulz, Baroque Architecture⑼(英)米德尔顿和戴维·沃特金,《新古典主义与19世纪建筑》,邹晓玲等译,2000Robin Middleton, David Watkin , Neoclassical and 19th Century Architecture ⑽(意)马里奥·布萨利,《东方建筑》,单军、赵炎译,段晴校,1999Mario Bussagli, Oriental Architecture⑾(美)约翰·D·霍格 《伊斯兰建筑》,杨昌鸣等译,刘壮羽中校,1999 John D. Hoag, Islamic Architecture⑿(意)曼弗里多·塔夫里和弗兰西斯科·达尔科,《现代建筑》, 刘先觉等译,2000 Manfredo Tafuri, Francesco Dal Co, Architettura contemporanea〖其他译著·建筑〗鸣谢:整理时参考了《建筑师》104期包志禹《建筑学翻译刍议》一文。
其中很容易读懂的书后加上了★。
1.(古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高履泰译,北京:建工,1986Vitruvius, De Architectura Libri Decem2.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天津科技,1991;陕西师大,2004Le Corbusier, Vers une Architecture3.(英)彼得·柯林斯《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1750~1950》英若聪译(根据1965年英文版再版本译出),南舜薰校,北京:建工,1987,2003。
★(英先生译笔极好,但书名的译法存在争议。
)Collins, Peter. Changing Ideals in Modern Architecture,1750-1950.4.(美) 伊利尔·沙里宁 Saarinen, Eliel. ★(老沙里宁的书洋溢着人文主义精神)⑴ 《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的问题的基本途径》顾启源译,北京:建工,1989Se r a ch for form: A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art⑵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顾启源译,建工,1986年。
The City : Its Growth, Its Decay, Its Future5.(美)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Venturi, 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rchitecture6.(美)A·拉普卜特, Rapoport, Amos. ★⑴《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等译,2003,台湾施植明亦有译本,1996The Meaning of Built Environment: A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pproach⑵《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常青等译,北京:建工,2004Cultur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⑶《宅形与文化》,常青等译,北京:建工,2007。
台湾有施植明译本《住屋形式与文化》House Form and Culture7.(德)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 ,《西方建筑理论史——从维特鲁威到现在》,王贵祥译,建工,2005。
8.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Jacobs, Jane.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9.(日) 芦原义信⑴(《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⑵《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百花文艺(这个出版社的建筑书经常有错别字),200610.(美)C·詹克斯 Jencks, Charles.⑴《后现代建筑语言》,李大夏摘译,北京:建工,1986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ism⑵《晚期现代建筑及其他》,刘亚芬译,建工,1989Late-Modern Architecture and Other11.(美)凯文·林奇 《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北京:建工,1990;★Lynch, Kevin. The Image of the City12.(美)汤姆·沃尔夫,《从包豪斯到现在》,关肇邺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年。
★T. Wolfe. From Bauhaus to our House(很滑稽很好看的一本书)二、扩展书目〖其他部分·建筑学〗1.(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兹, Norberg-Schulz, Christian.(建筑现象学的代表性作者)⑴《建筑的意向》Intentions in Architecture⑵《存在•空间•建筑》》 尹培桐译,北京:建工,1985。
台北有王淳隆译本。
Existence, Space and Architecture2.(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反理性主义者与理性主义者》,邓敬等译,建工,2003Pevsner, Nikolaus. Richards, J. M. Sharp, Dennia. The Anti-Rationalists and Rationalists3.(意)塔夫里,《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郑时龄译,北京:建工,1991Tafuri, Manfredo. Theories and History of Architecture4.(英)罗杰·斯克鲁顿,《建筑美学》刘先觉译,汪坦校,北京:建工,1992,2003Scruton, Roger. The Aesthetics of Architecture5.(意)布鲁诺·赛维 Zevi, Bruno.⑴《现代建筑语言》,席云平、王虹译, 北京:建工,1986The Modern Language of Architecture;Il linguaggio moderno dell’architettura⑵《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 张似赞译,北京:建工,1985,台北:2001Architecture as Space: How to Look at Architecture6.(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童明译,李德华校,北京:建工,2003Rowe, Colin. Koetter, Fred. Collage City7.(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Frampton, Kenneth.⑴《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原山译,北京:建工,1988;三联,2004(台北有贺陈词先生的译本:近代建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