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糖化血红蛋白(HbA1c)PPT课件

糖化血红蛋白(HbA1c)PPT课件


引言2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倾向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筛 查糖尿病高危人群和诊断糖尿病的一种方法。20 10年ADA指南已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 断标准之一。但HbA1C<6.5% 也不能除外糖尿 病,需进一步行糖耐量检查。我国HbA1c检测方 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HbA1C测定的仪器和质量 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期 待在我国逐步完善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规范化工 作。
国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一)确诊为糖尿病: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126mg/dl)或餐后 血糖11.1mmol/l(≥200mg/d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餐后 血糖11.1mmol/l(200mg/dl)者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 ,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餐后 血糖11.1mmol/l(200mg/dl)者 OGTT2h血糖11.1mmol/l (200mg/d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二)可排除糖尿病: 1、 OGTT2h血糖7.8-11.1 mmol/l 为糖耐量低减(IGT);如空腹 血糖 6.1-7.0 mmol/l 为空腹血糖受损(IFG),均不诊断为糖 尿病。 2、若餐后血糖 <7.8mmol/l及空腹血糖 <5.6mmol/l可以排除 糖尿病。
8%
9%
Hale Waihona Puke HbA1c 1%死亡的几率 21% 心肌梗死的几率 14%
中风的几率 12%
微血管病变的几率
37%
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几率 19%
心力衰竭的几率
16%
HBA1C的临床意义
(1)评价糖尿病长期控制水平,反映出病人在抽血化验 前2到3个月之内一段时间的血糖平均水平。
(2)可作为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指标,亦可作为轻症、Ⅱ 型、“隐性”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5.>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
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 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血糖达标的3个标准
1.空腹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升之间, 2.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4.4~8.0mmol/L升之间, 3.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内容提纲
• 引言 • HBA1C的概念及简介 • HBA1C的临床意义 • HBA1C在糖尿病方面的应用 • 影响HbA1c检测的因素 • HBA1C的检测方法 • 结语
引言1
我国资料显示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 较高,理想的调查是同时检查空腹及OGTT后2小 时血糖值。但人体的血糖浓度容易波动,且只代 表某一个时间“点”上的血糖水平,而且不同的 医院检测有时也会出现差别,特别对于处于血糖 临界点的人,很难明确治疗方案。而糖化血红蛋 白(HbA1C)却不同,这项指标检测方法简便易 行,结果稳定,不受进食时间及短期生活方式改 变的影响;变异性小;检查不受时间限制,患者 依从性好。
HbA1c的临床应用
➢ 作为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评价指标 HbA1c的测定目的在于消除波动的血糖对病情
的控制观察的影响。可作为糖尿病长期控制的良 好指标,可反映测定前 1-3 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监测糖尿病病情控制程度,根据监测结果,临床 医生可以采用饮食控制或药物等方法来制订正确 的治疗方案。 1型糖尿病患者 2型糖尿病患者
(6)对于HbA1c特别增高的糖尿病患者,应警惕如酮症 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的发生。
HbA1c的控制标准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推荐的一般HbA1c目标值为< 6.5%,
1.4%~6%:血糖控制正常。 2.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3.7%~8%:血糖控制一般。 4.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与血糖测定的区别
•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 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水平反映的是在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
血糖水平,而与抽血时间,病人是否空腹, 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是判定糖尿病 长期控制的良好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以百分率表示,指的是 和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占全部血红蛋白的比例。非 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为4%-6%。
引言3
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情 况下,HbA1c的控制目标应小于7%。但血糖控制目标应个 体化。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没有并发症、未合并心 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应 使HbA1c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 而儿童、老年人、有 频发低血糖倾向、预期寿命较短以及合并心血管疾病和严 重的急、慢性疾病等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宜适当放宽。但是 应该避免因过度放宽控制标准而出现急性高血糖症状或与 其相关的并发症。在治疗调整中,可将HbA1c≥7%作为2 型糖尿病启动临床治疗或需要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判断标 准。 血糖控制应根据自我血糖监测的结果以及HbA1c水平 综合判断。
(3)作为监测指标来了解患者近阶段的血糖情况,以及 估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情况。
HBA1C的临床意义
(4)对预防糖尿病孕妇的巨大胎儿、畸形胎、死胎,以 及急、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5)对于病因尚未明确的昏迷或正在输注葡萄糖(测血 糖当然增高)抢救者,急查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鉴别诊 断的价值。
达到理想的控制目标,即不仅要控制基础状态下的空腹 高血糖,还要控制负荷状态的餐后高血糖,这两个血 糖都控制好了,糖化血红蛋白才能降到理想水平,进 而延缓和防止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DM)方面的应 用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 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 症。长期的高血糖症状将导致多种器官,尤其是眼、 肾、神经和血管系统的损害、功能紊乱和衰竭。引 起糖尿病的原因: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性损伤; 机体分泌胰岛素下降或对胰岛素的作用产生抵抗。 根据病因分为四大类型: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