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

湖北省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

湖北省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
作者:卜永喜, 卜薇
作者单位:卜永喜(湖北省地质学会,湖北 武汉 430022), 卜薇(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湖北 武汉430022)
1.期刊论文杜汉华.杜睿杰推动湖北旅游快速发展的战略研究-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25(3)
湖北旅游2000年以来落后于周边省区,和湖北"一江两山"旅游战略有致命缺陷,全省各地旅游规划大多不能切合湖北旅游资源"山水不太奇异,但文化底蕴深厚"的实际,关系极大.应提高武汉、襄樊、荆州、荆门等城市的旅游战略地位,加大旅游开发的督导支持力度,努力采取措施,搞好城乡建设和旅游规划的编制,推动湖北旅游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大步前进.
2.期刊论文张素华.刘志平.涂建华.ZHANG Su-hua.LIU Zhi-ping.TU Jian-hua湖北旅游生产力空间布局研究-资
源开发与市场2009,25(5)
湖北旅游业为实施跨世纪跳跃式大发展的战略目标,需要实施重点开发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的区域旅游开发时空战略,构造一个重点突出又顾及全区的有层次的旅游网络系统.湖北旅游业生产力布局可概括为:2条发展轴、4个增长极、6个旅游集散地、两大旅游区、10条特色旅游线的总体格局.
3.期刊论文邓辉.鲁卫星湖北旅游品牌的层次结构及精品名牌战略的实施-理论月刊2002(6)
旅游品牌是整合了旅游产品的品质、特色、名称、标识、个性形象及市场影响力等要素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当今旅游开发的一大趋势,它对凸现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整体形象,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卖点",促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旅游品牌的层次结构入手,在分析湖北的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及旅游产品现状的基础上,对湖北旅游品牌的层次结构进行了分析与定位,并对其精品名牌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具体对策.
4.期刊论文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地理2003,23(4)
旅游扶贫中存在有将旅游扶贫简单地等同于旅游开发、旅游扶贫开发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把陋习当作特色来开发和只关注眼前的效益等问题.科学的旅游扶贫开发应使旅游扶贫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扶贫功能,是在政府扶持和引导下,以地方特色为生命,农民唱主角,实现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双赢.
5.期刊论文李海娥加快湖北省水体旅游开发的思路与对策-湖北社会科学2003(6)
湖北是全国有名的水资源大省,有"千湖之省"的美称.水体旅游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湖北省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依托.湖北省要在抓住资源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做好全省水体旅游开发整体规划,加强资源整合和区域联合.在旅游开发中引入市场机制,变过去水资源开发利用投资主体单一化为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同时,一定要合理开发水资源,注重保护水体周围的生态环境,实现湖北旅游业的持续、协调发展.
6.期刊论文湖北省历史学会启动社会资金加快湖北旅游业发展-理论月刊2003(1)
宜昌旅游业在有效启动民营公助的旅游产业经营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走出了一条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旅游开发的新路.
7.期刊论文阚如良.李江风.喻继军.詹丽湖北省清江流域旅游规划研究-生产力研究2007(3)
湖北省清江流域是湖北省唯一享受国际西部开发政策的地区,这里原生态旅游资源特色鲜明,是湖北省旅游业的后发优势区.整体规划开发清江流域旅游,对促进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湖北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清江流域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并对旅游规划目标和战略要点、发展格局与网络构建、产品开发与线路组织、形象定位与市场开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规划.
8.期刊论文刘守华.Liu Shouhua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湖北旅游振兴-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5) 作为各地活态文化事象而存留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蓬勃发展的旅游事业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但旅游开发与非遗保护既有相生的一面,也有相克的一面,我们应提高认识,总结经验,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科学态度,将两者统一起来.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766884.aspx
授权使用: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wfhyzgkd),授权号:a037cb76-d07f-4c25-8299-9e93010e78f6
下载时间:2011年2月23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