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藏医药古籍整理_冯岭

藏医药古籍整理_冯岭

7第11卷 第10期 2009 年 10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1 No. 10 Oct . ,2009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我国藏区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藏医药古籍是藏医药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发掘、整理藏医药古籍是传承藏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

藏医药古籍整理受到藏族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卫生工作方针的正确指引下,藏医药古籍整理得到了党和政府、藏医药理论和临床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6号),提出了加强古籍保护的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这就为藏医药古籍的系统性、专业性保护和整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古代藏医药古籍整理医乃“生生之具”,关乎人类健康,言其小者,可以治病养生;言其大者,可以利国利民。

藏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藏族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

《五部遗教・大臣篇》记载,公元前200年左右,聂赤赞普推举为王时,提出六点疑虑,其中之一就是“有毒何以治?”表现了对医药的重视。

松赞干布时期称医生为“活命医生”。

对藏医药古籍的整理是发展藏医学的必经途径。

公元8世纪末,《四部医典》的问世,是宇妥・元丹贡布吸收了《医学大全》、《无畏的武器》、《月王药诊》等医书的内容,总结了藏医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完成了这部里程碑式的巨著,体现了宇妥对藏医药古籍整理的成就。

《四部医典》著成以后,藏王赤松德赞将其埋入桑耶寺。

公元11世纪被发现以后辗转传到宇陀萨玛・元丹贡布手中。

新宇陀对《四部医典》进行了精心校勘、考证和注释修订,同时撰著了注释《四部藏医药古籍整理冯 岭(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科研处,北京 100029)摘 要:藏医药古籍整理受到历代藏族统治阶级的重视。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卫生工作方针的正确指引下,藏医药古籍整理得到了高度重视,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开展全国范围内的藏医药古籍普查、整理、研究工作刻不容缓。

关键词:藏医药;古籍整理中图分类号:R2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 10- 0007- 02收稿日期:2009-07-15基金项目: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7FY220500)作者简介:冯岭(1953-),男,安徽巢湖人,主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民族医学。

Collation of Ancient Tibetan Medicine BooksFENG Ling(Science and Research Division of Beijing Tibetan Hospital, Beijing 100029,China)Abstract :The collation of the ancient Tibetan medicine books had alway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from the Tibetan ruling class.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under the correct guidance of the Party's minority policies and health policies, great importance has been attached to and periodic successes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collation of ancient Tibetan medicine books. Nationwide general investigation, collation and research of ancient Tibetan medicine books now have no time to be delayed.Key words :Tibetan medicine; collation of ancient books 采用活血化瘀与补益法合用,常用四物汤加黄芪、鳖甲或用鳖甲煎丸[13]。

由肝硬化引起的黄疸加茵陈蒿20~100g ;凝血酶原显著降低或出血者加仙鹤草30g,白茅根60g,另加云南白药3~6g,每日3次口服;肝性脑病加石菖蒲10g,郁金15g。

◆参考文献[ 1 ] 杨国敏. 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肝临床应用与耐药预防[ J ] .中国医刊,2007,42 ( 11 ):64.[ 2 ] 徐巍,苏乐群,李宏建. 乙肝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评价 [ J ]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 ( 9 ):737.[ 3 ] 张涛,贾继乐.2005年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与治疗共识要点[ J ] .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5,21 ( 4 ):240.[ 4 ] 邓志华. 慢性乙肝药物治疗现状[ J ] .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4,24 ( 4 ):220.[ 5 ] 邢思邵,刘燕玲.名老中医之路[ M ] .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1989:53-63.[ 6 ] 李文.中草药抑制HBV-DNA 的实验研究[ J ] .中医杂志,1997,16 ( 5 ):45-47.[ 7 ] 顾伟. 慢性乙肝抗炎护肝治疗的单味中药研究进展[ J ] .四川中医,2008,26 ( 6 ):39.[ 8 ] 韩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研究进展[ J ] .山东医药,2008,48 ( 25 ):88.[ 9 ] 蒋忠胜. 苦参素治疗拉米夫定停药后慢性乙型肝炎的初步体会[ J ]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49.[ 10 ] 于洪亮,唐立尧,魏斌. 4种常见中药治疗乙肝的研究进展[ J ] . 药学实践杂志,2006,24 ( 1 ):31.[ 11 ] 王雅静.慢性肝炎中医降酶四法应用[ J ] .中医药信息,1999,16 ( 2 ):28.[ 12 ] 董振华,季元.祝谌予教授治疗慢性肝病的经验[ J ] . 中国临床医生,1999,27 ( 6 ):20-21.[ 13 ] 戚忠玺,姜剑军.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炎近况[ J ]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2 ( 2 ):154-157.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1卷医典》的专著。

公元15世纪,藏医学中南北两派争鸣,南派苏喀・洛哲给布刻印《四部医典》,这是现在所知最早的关于《四部医典》的刻印本—扎塘版《四部医典》。

他还在整理《四部医典》的基础上,著成《祖先口述》。

五世达赖时期,摄政王桑杰嘉措修订《扎塘版四部医典》,校勘不同版本,重新修改、注释《四部医典》,结集成《四部医典・蓝琉璃》,组织画师绘制79幅医学曼汤。

这一时期,五世达赖组织人校勘整理《四部医典》,木刻印刷了《新老宇陀传》《宇陀内外治十八支》《蓝琉璃》等医书。

19世纪,十三世达赖土丹嘉措时期重新刻板印刷《四部医典》《蓝琉璃》《秘诀部补遗》《晶珠本草》等藏医学典籍。

十三世达赖还亲自校订《四部医典》。

2 新中国成立以后藏医药古籍整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藏医药事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藏医药古籍整理也得到了党和政府、藏医学理论和临床专家学者的重视。

1984年7月,国务院成立了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其主要任务是“组织、联络、指导、协调”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抢救、搜集、整理、出版、研究工作。

藏族古籍是少数民族古籍中藏量最多的,对藏族古籍的整理包含了对藏医药古籍的整理。

同年,在呼和浩特召开的首次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上,对藏医、蒙医等民族医药古籍整理提出了具体规划。

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各藏区非常重视藏医药古籍的整理。

西藏藏医学院藏医药科技研究所先后出版发行了以《四部医典大详解》为主的藏医药古籍典著10余部,同时抢救、挖掘、整理完成了《藏医饰花精要集》《措如・才朗论文集》《利乐新月之光》等众多学术价值很高的藏医理论著作和工具书。

抢救整理并出版了上百部藏医药重要古籍孤本资料。

1973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了藏医药研究院,该研究院已经收集和整理了大批藏医药古籍手抄本、善本、孤本。

2006年12月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今藏医药文献书目编制》一书,收集了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图书馆收藏已久的藏医药学珍贵文献资料及西藏大学图书馆、西藏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私人收藏等古籍藏医药文献资料。

该书对藏医药古籍书名、摘要、作者、年代、版本、收藏处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并翻译成英文和汉文。

[1]青海省成立了全省藏医药古籍文献整理工作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制定了《全省藏医药古籍整理“十一五”工作规划》。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致力于藏医药古籍文献搜集、整理、出版工作,先后抢救、挖掘《藏医秘诀宝库》《子书精要》等藏医药古籍,其中60%为手抄本,内容涉及藏医药学历史、基础理论、临床实践、药物方剂、炮制工艺等各个方面。

在国家的支持下,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在全国率先启动了藏医药古籍文献整理出版工程,计划在2010年前完成《藏医药经典文献集成丛书》(160部)《中国藏医药大全》(100卷)和《四部医典挂图大详解》(6卷)三部大型丛书的整理出版。

[2]甘肃省在一些大中专院校开展藏医药教育,培养了大量的藏医药人才,藏医药古籍的发掘与整理工作也取得很大成效。

四川省德格印经院是藏区三大印经院之首,德格印经院古籍文献中,有相当数量的藏医学文献。

1987年,成立了德格藏医药研究所,组织名老藏医进行古典藏医药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

截止1988年止,研究所已整理出《米旁医学选集》《四部医典注释》《藏医尿诊脉诊注释》《藏医临床杂记》《药物配方精华》《钦则医学选集》《长寿珠鬘·母子合璧》《藏医药诊二元药诀》《德格八邦天文星算》共9部医学典籍。

[3]北京藏医院是北京地区唯一一所民族医院。

2002年北京藏医院申报了国家级课题——“藏药秘方资源的抢救、挖掘与保护”。

院长黄福开主编了《中国藏医药文献目录索引(1907—2001)》一书,为藏医药工具书编撰做出了开拓性成就。

2002年9月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罗秉芬主编,强巴赤列、黄福开审订的《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精要》。

2008年由北京藏医院承担的科技部“藏医古籍整理与信息化平台建设”基础性科研课题已正式启动。

藏医药古籍的整理是继承发扬藏医药学的重要举措,可以更好地为教学、医疗、科研服务。

其中藏医药古籍数字化建设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内容,可以长久保存藏医药资源,而且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构建,实现藏医药古籍的保护、研究、应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