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心理学第六章(本)

护理心理学第六章(本)

护理心理学
讲师:张砾匀
第六章 病人心理
学习目标
1、掌握病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常见的心理变化和 心理反应。 2、熟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症状病人的心理特点。 3、了解疾病各阶段病人的心理特征。 4、知道病人角色的概念和特征。 5、在护理工作中学会识别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 并且具备应对病人不需求的基本能力。
一、病人的概念
病人的概念
病人是指那些寻求医疗护理的或正处在 医疗护理中的人。
病人角色
有与病人身份相应的心理和行为,通过患 病、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与家庭、社会及 医务人员之间产生的社会角色。
病人角色的特征
免除或部分免除社会角色、病人对陷入疾病状态 没有责任、病人有恢复健康的责任、病人有寻求 帮助的责任。
思考题
1、爱与归属的心理需要在病人身上有哪些表现? 2、简述病人常见的情绪反应有哪些?如何应对?
阶段考试
1、5人一组 2、讲1-6章中的一个部分,做成精美的PPT 3、下周讲解
看图片识人格
反社会型人格
边缘型人格
表演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
分裂样人格
分裂型人格
强迫型人格
依赖型人格
病人的心理需要
一、病人的心理需要
需要康复
需要安全感
需要尊重 和关心
需要归属感
需要适当的 活动和刺激
需要信息
病人的心理需要
二、病人的心理反应
1、 病人的认知反应
对自身的注意力增强,对身体的感受性降低、时空感觉异常、 出现错觉或幻觉、记忆方面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逻辑思 维能力受到损害
病人的心 理反应
第一节
病人心理概述
案例导读
张某,女,60岁,离休干部。体检发现肺癌,入院治疗。 入院后,病人心情一直低落、食欲缺乏,经常去找医生问: “诊断清楚了么?会不会弄错?一定要手术么?做,手术痛不痛,有没有危险,手术后是不是 肺癌就治好了等。术前一天,病人一两个小时就去找一次医 生护士,反复询问“手术有没有问题?会不会有意外?” 请思考: 1、该病人的心理需要有哪些?如何针对性地提供护理? 2、该病人的心理反应有哪些?如何帮助病人进行心理调适?
2、情绪活动的变化
焦虑、恐惧、抑郁、孤独感、退化、猜疑、否认、愤怒、 自我意识紊乱、过高的期待、遵医行为问题。 意志变化、依赖行为、退化行为
3、意志活动的变化
4、人格特征的变化
人格是相对稳定的
病人焦虑的分类
1、期待性焦虑 即面临行将发生但又未能确定的重大事件的不安反应。常见 于未明确诊断、初次住院、等待手术、疗效不显著的病人。 2、分离性焦虑 病人住院,跟他所熟悉的环境和心爱的人分离,便会产生分 离感而伴随情绪反应。依赖性较强的儿童和老人特别容易产 生。 3、阉割性焦虑 即自我完整性受到破坏或威胁时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最易产 生这类反应的是手术切除某些器官或肢体的病人,有的病人 即使对抽血、引流等诊断检查也视为躯体完整性的破坏。
偏执型人格
谢谢大家!
3、歇斯底里型
4、漠不关心型
病人通常否认自己有病,甚至拒绝体检和医疗措施,有时面对 严重疾病,病人情绪仍然很高,表现得跟正常人一样。
小结
病人角色是个体疾病状态下被赋予的新的角色,因 此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病人角色可以有角色缺 如、角色冲突、角色减退以及角色强化等多种角色 模式。病人的就医行为和遵医行为受多方面因素 影 响。在临床中,病人存在多种共同心理需要,如生 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及 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并会出现认知反应、情绪反应、 意志行为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变化。
病人的人格类型
1、 精神衰弱型
指对疾病充满不安和恐惧,坚信自己的处境极坏,并等待一 切严重后果。病人失眠、多梦、意志减弱。
(一)病
人常见的 心理变化
2、疑病型
病人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常读医书,常把医学书中叙述 症 状想象成自己的,敏感多疑;病人到处求医,尽管经多次 检查都找不到证据。 病人最大的特点是极度夸大地描述自己的病情,逢人 便说自己的病多么不一般,企图引起周围人的关注。
求医行为
1、求医行为的原因:生理需要、心理需要; 社会需要。2、求医行为的类型:主动求医、 被动求医、强制求医。3、影响求医行为的 因素:病人对疾病和症状的认识;医疗保健 服务方面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遵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疾病因素、病人的心理社会特征、医患(护患关 系);治疗和护理方案本身的因素。
第二节
二、病人的角色转换问题
病人角色转换和适应
1、病人角色适应过程:否认不安、接 受、恢复。2、病人角色适应偏差:角 色行为强化、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 减退、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异常、 角色认同差异(医患纠纷)
影响病人角色的因素
疾病的情况;病人的社会心理特征;医疗卫生机 构的情况。
三、病人的求医和遵医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