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主要施工方法
四、质量保证措施
五、安全保证措施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1、项目特征: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抗震等级:框架为二级。
该工程钢筋类别为Ⅰ、Ⅱ、Ⅲ级三种,最大钢筋直径为25mm的Ⅲ级钢,最小钢筋直径为φ6。
钢筋大部分在现场加工制作,底板、梁、柱的钢筋D≥20mm采用直螺纹套管机械连接,板、剪力墙钢筋采用搭接绑扎方法连接,钢筋的保护层采
用塑料垫块或混凝土垫块和定位筋来控制。
(二)、结构概况
1、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1)基础形式: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混凝土基础和砖基础
(2)砌体形式:
基础采用MU10标砖砌筑,M10水泥砂浆;地上部分采用砌块强度等级≥A2.5和A3.5的混凝土砌块砌筑,M5.0混合砂浆;。
(3)混凝土构造:
垫层混凝土强度C15;基础混凝土强度C30;框架柱混凝土强度为C35、C30;框架梁混凝土强度为C30;现浇板混凝土强度为C30;构造柱、圈梁、过梁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后浇带强度高于原构造一个标号。
(4)钢筋设计:
现浇混凝土钢筋采用Ⅰ级HPB300、Ⅲ级HRB400钢筋。
三、主要施工工艺
1、材料要求
1)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证明书及复试报告单。
2)连接套应符合以下要求:套筒采取购买成品,厂家必须提供合格怔、检验报告。
套筒原材料选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符合《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2015标准的要求。
套筒表面没有裂纹,表面及内螺纹没有严重的腐蚀。
2、施工准备
1)主要机具
GY40型钢筋直螺纹滚丝机、G-Q40切割机、YGT6/12调直机、GW40弯曲机、专用扳手及管钳、砂轮切割机、钢筋切断机、直尺、卡具、钢丝刷、镦粗模具等。
2)材料准备
材质要求:采用性能不低于45#优质碳素结构钢制造,其机械性能、钢筋、钢套筒经复检、工艺检测合格。
钢筋端面平整、与轴线垂直,没有马蹄形或翘曲现象。
钢套筒和钢筋端部清理干净,钢套筒和钢筋规格一致。
3)、结构尺寸:
表1 钢筋端头螺纹滚轧加工尺寸(mm)
表2 连接套规格尺寸(mm)
丝头长度允许偏差0~2P(P为螺距)
4)作业条件:
操作工人(包括套丝的工人)必须经专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施工机具调试合格,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3、操作工艺;工艺流程
1)钢筋丝头加工:钢筋端面平头→端头镦粗→钢筋套丝→丝头质量检查→戴帽保护→存放待用
2) 钢筋连接:钢筋就位→拧下钢筋保护帽和套筒保护塞→接头拧紧→对已拧紧的接头作标记→施工检验
3)钢筋端面平头:镦粗前镦粗机应先退回零位,再把钢筋从前端插入、顶紧,然后给油泵上压。
油泵控制压力及各规格钢筋的镦粗基圆尺寸。
镦粗头不合格时应切掉重镦(钢筋夹持段及镦粗段均应切掉),严禁二次镦粗。
4)钢筋套丝:钢筋套丝要在钢筋螺纹套丝机上进行。
各类丝头的螺纹加工长度应符合基本的技术参数要求。
5)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根据工程实际部位选用正反丝扣型接头连接方法
.
标准型接头安装
正反丝扣型接头安装
变径型接头安装
可调型接头安装
正反丝扣型接头
连接接头应使用管钳或专用扳手拧紧,使两个钢筋丝头在套筒中
直螺纹钢筋定位标志和检查标志2--检查标志
1--定位标志4
3
2
a
4--钢套筒
3--钢筋2
a
间顶紧。
拼接完成后,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
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制,但应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直螺纹钢筋接头拧紧力矩值表1
6)、注意事项
6.1、钢筋下料可用切断机或砂轮机切割,但禁止用气割下料。
切口端面与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
端部不直应调直后下料。
6.2、加工钢筋丝头时,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底于0度时应有防冻措施,不得在不加润滑液的情况下套丝。
6.3、丝头牙形饱满,牙顶宽度超过0.3mm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应超过两个螺纹周长。
标准型接头有效螺纹长度不小于1/2连接套筒长度,且允许误差+2P,其他连接形式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6.4、丝头加工过程中用卡规(也可固定用一个套筒),逐个检查丝牙质量,达到质量要求的丝头,套上塑料保护帽。
工地质量员按1%比例随机抽检。
并按规定力矩值拧上套筒。
对不合格丝头应切除
后重新加工。
6.5、连接水平钢筋时,必须从一头往另一头依次连接,不得从两头往中间或中间往两端连接,将不能转动的钢筋加工成左旋螺纹,用正、反丝扣连接套(一端为右旋螺纹,另一端为左旋螺纹)将待连接钢筋对上连接套入口,转动连接套即可使钢筋同时旋入连接套。
6.6、丝头套筒拼接完成后,应用油漆作出标记。
6.7、力矩扳手不使用时,将其力矩值调为零,以保证其精度。
6.8、接头的抗拉强度
四、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2、连接套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3、接头的强度必须合格。
每种规格接头,每500个为一批,不足500个也作为一批,每批做7根试件作拉力试验。
4、钢筋的规格、接头的位置、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5、套筒的检验应逐个检查,合格的方可使用。
具体指标按表2执行。
6、经自检合格的丝头,由质检员随机抽样进行检验,以一个工作班内生产的丝头为一个验收批,随机抽检10%且不得少于10 个,检验结果应符合表3 的要求,其抽检合格率应大于95%。
否则应抽取双倍数量重新检验,若复检合格率仍小于95%,则该验收批应逐个检查,并切除不合格丝头。
7、钢筋在套丝前,必须对钢筋规格及外观质量进行检查。
如发现钢筋端头弯曲,必须先进行调直处理。
钢筋边肋尺寸如超差,要先将端头边肋砸扁方可使用。
8、钢筋套丝,操作前应先调整好定位尺的位置,并按照钢筋规格配以相对应的加工导向套。
对于大直径钢筋要分次车削到规定的尺寸,以保证丝扣精度,避免损坏梳刀。
9、对个别经检验不合格的接头,可采用电弧焊贴角焊缝方法补强,但其焊缝高度和厚度应由施工、设计、监理人员共同确定,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的人员才能施焊。
10、受力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任一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35 倍,且不小于500 mm 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宜超过50%。
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要求的框架结构梁、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如无法避
开时,同一截面接头百分率不应超过50%。
11、钢筋接头处两根钢筋的丝头应在套筒中间位置相互顶紧,单边外露丝扣不得超过一个完整丝扣或三个半扣。
12、锁母与套筒在运输和储存时应防止锈蚀和污染,套筒应有保护盖,保护盖上应注明套筒的规格。
现场分批验收,并按不同规格分别堆放。
对加工好的丝头,应用专用的保护帽或连接套筒将钢筋丝头进行保护,防止螺纹被磕碰或被污染。
钢筋应按规格分别堆放,底部用木方垫好,在雨季要采取防锈措施。
施工作业时,要搭设临时架子,不得随意蹬踩接头或连接钢筋。
五、安全保证措施
1、检查刀片的安装情况、电动机及传动系统。
2、钢筋必须在调直后切断。
钢筋要平直进入刀口,与出口成垂直状态,使用切刀的中下部位工作。
3、不得超出机械铭牌规定的钢筋直径和强度,一次切断多根钢筋时,其总截面应在规定范围内。
4、剪切断料时,手与切刀间应保持距离大于15cm。
短料长度小于40cm时,应用套管或夹具将短钢筋头夹牢。
5、注意套丝机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