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湿地专题研究

湿地专题研究


案例分析
水库的拥有者泰晤士水务公司与野禽及湿地基金会合作,成功将水库转换成湿地自然保护中心和环境 教育中心,为了解决兴建湿地公园的资金问题,国会允许出售少量土地,从而使野禽及湿地基金会与 房地产商达成合作协议,经过几年的发展实现了三方都赢的目标。 水域和陆地之间均采用自然的斜坡交接。陆地上建立了一个复杂的沟渠网将水引入,沟渠之间是平缓 的丘陵和耕地,精致的地形设计使得水位稍微提高一点,就能产生一大片浅浅的湿泥地。
• 中国 . 云南
• 云南 . 滇中
3 案例研究 . 滇中
3.1 滇中湿地概况
• 滇中现有的湿地分布主 要包括:昆明以滇池为 核心的湿地群落;曲靖 的海峰湿地以及玉溪抚 仙湖月亮湾湿地公园。
• 其中昆明东部湿地群及 湿地园林的布局比较均 匀,西北部是整个昆明 的缺陷地 , 除有零星的 水体外 , 几乎见不到自 然湿地和人工湿地景 观。
湿地公园专题研究
1. 规划理念
以湿地的自然复兴、恢复湿地的领 土特征为指导思想,以形成开敞的 自然空间和湿地公园的定义与概念 地带、接纳大量的动植物种类、形 成新的群落生境为主要目的,同时 为游人提供生机盎然的、多样性的 游憩空间。
2. 规划目标
在各种用地需求之间建立一种平衡, 并寻求建立更好的新型共存方式, 实现城市湿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营造新的城市公园类型, 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接近自然的需 求。 随着湿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将 为 周 边 的 城 市、 乡 村、 农 业、 旅 游 等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再自 然化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将成为 市民游憩娱乐的新热点。
经验总结
伦敦湿地公园是全球城区湿地开发的典范,在湿地景观保护和旅游实践方面具有全球持续领先的地位。
设计者按人流活动的密集程度,将整个公园分成了若干的区域和点,使游客在不惊扰生物休养生息、
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同时可以近距离观测野生生物。公园良好的绿化和植被营造出了大都市中的美丽
绿洲,不仅使公园成为野生生物的天堂,同时也给伦敦市民提供了绝佳的游憩场所,极大地改善了都
人为建设用地的过度开发和掠夺式经营 , 湿 地生态环境恶化; 水资源匮乏 , 水环境恶化 , 湿地的生态系统 退化 , 物种急剧减少; 在湿地的利用中 , 湿地原有的植被人为破坏 比较严重; 群众对湿地及湿地景观保护利用认知上的片 面性 , 造成保护、恢复和利用上的脱节; 城市中建造湿地及湿地景观的盲目性。
案例简介
2.1 香港湿地公园
香港 - 湿地公园 面积:公园占地 60 公顷
相关性:
• 位于城市核心区域, • 丰厚的人文和自然资源, • 成功将水库转换成湿地自然保护中心和环境教育中心
案例借鉴:
• 为了实现人和水的和谐共存,湿地公园在设计上针对水体和人流两方面做出精心的处理,如按人流活 动的密集程度、物种栖息特点和水文特点,将整个公园分成 6 个清晰的栖息地和水文区域,从而构成 了公园的多种湿地地貌。 • 通过在原有的混凝土坝上加筑泥堤,提高了最高水位,使水库原有的水得到保留,另外通过保留、扩 展堤坝,以及在一些区域使用泥墙,使每个栖息地区域与水域完全隔绝,构造出了水文学上的孤立湿地。
这片面积为 5 6 0 0 公顷的荷兰 湿地为数十万只鸟类提供了一个 重要的栖息场所, 为无数野生 动物提供了栖身之地, 对于渴 望回归自然的都市人来说, 这 里则是一片美轮美奂的后花园。
湿地中心
个建造在繁华现代化大都市中心的湿地公园,其位于伦敦市西南部 泰晤士河围绕着的一个半岛状地带,被誉为“一个让人惊异的、奇迹般的地方,使得人类和野生生物 在我们美好的城市中相聚”。公园的东临泰晤士河,是牛津与剑桥大学学生划艇比赛的必经之地,南 边是大片的绿地,上有网球场、运动场等公共体育休闲设施,其余两面均与居民区相邻。公园占地 42.5 hm^2,由湖泊、池塘、水塘以及沼泽组成。
3.4 案例总结及经验借鉴
• 机遇 • 挑战 • 前景展望
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湿地保护,许多国家和 地区通过建立湿地公园扩大恢复湿地面积, 同时建立湿地公园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湿 地保护措施。 国家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湿地公园建设,玉 溪市旅游持续快速发展湿地公园建成后具有 充足的客源。 月亮湾湿地公园建设适合国内外旅游发展近 年来,国内外旅游已经出现由传统的观光旅 游市场向休闲度假市场过渡,建设湿地公园 正当其时。
• 滇中 . 湿地分布
五家堆湿地公园 俊发西亮塘湿地公园 宝丰湿地公园 西华湿地公园
昆明市区
富民湿地公园
3.2 滇池湿地群分布
滇 池 ——— 昆 明 最 大 的 湖 泊 湿 地 景 观。滇池是一个大型浅水天然湖泊。 这类湿地多有芦苇塘湿草甸。这类湿 地对调节区域小气候、保障农牧渔业 生产、提供人类休歇环境等诸多方面 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湿地公园的布局主要是以滇池为主导 线 , 贯穿整个昆明东南部。
市的景观环境。
通过在原有的混凝土坝上加筑泥堤,提高了最高水位,使水库原有的水得到保留,另外通过保留、扩

展堤坝,以及在一些区域使用泥墙,使每个栖息地区域与水域完全隔绝,构造出了水文学上的孤立湿地;

同时在水域之间设置操作杆,使各个栖息地都具有精确控制水位的能力,确保其可以达到必须的水位 变化而不受季节限制。
我国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资源利用率不高,土地浪费严重。 二、建设性破坏严重,不合理利用问题突出。旅游、居住等功能与 生态环境的矛盾日趋显著。 三、环境污染加剧,对生物的多样性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
总体而言 , 国内外对城市公园湿地的研究都刚刚起步还未形成系统化 的理论 , 这就需要更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 , 使城市公 园湿地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3) 由政府引导寻求科研、规划、开发商、民众多方合作,合力促进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在保护和改善湿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兼顾经济利益、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实现“以地养地” 的经济平衡。
(4) 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者要尊重湿地原有生态环境和地方乡土文化,做到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


• 公园总平面
通过对国外具有代表性湿地的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获得一些启示:
(1)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采取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及科学的规划措施,对城市中的湿地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让湿地保护做到有法可依。而不因为城中土地巨大的商业价值而挪作商业开发。
(2) 湿地公园建设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应将湿地公园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考虑其基本建设与管理资金。在湿地公园内适当开发旅游项目,并采用多渠道,多元化投资策略。 鼓励相关非政府组织参与管理,开展定期的生态效益评价,建立湿地公园评价体系 [15, 16],确保维护湿地公园的生态特征。
劣势: 交通优势不显著,现状旅游功能较为单一。 海峰湿地有几处农家乐,但访客不多。
五家堆湿地公园
项目概况: 以南紧靠滇池北部的曹海岸,西入滇池河道, 东部与北部临近市区,园区面积为 40000 平 方米,由五块小面积湿地串联而成。 功能定位: 建设湖岸亲水型湿地和湖滨林带,构建天然 湖滨生态系统结构,形成从陆生到水生逐步 过渡的完整的湖滨生态带。 优势: 滇池治理瞄准了湖滨生态带,它是处于水陆 间的过渡带,是控制污染入湖的最后一道防 线,对于降低面源污染物入湖量、逐步健全 滇池湖泊自然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劣势: 作为公益性湿地公园,功能较为单一,旅游 开发强度较弱。
3. 规划方法及措施
将湿地的整治与景观规划结合起来, 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从不同 层面、不同元素着手,紧紧围绕“水” 的主题,将湿地公园作为生物与能 量交换的生态廊道,联系周边的绿 地、 林 地、 农 田、 城 市、 乡 村 等 各 类生态系统,共同形成新的景观整 体。
案例研究
1.
国外
2
国内
3.
3.3 部分案例示意
海峰湿地
项目概况: 位于云南省的沾益县,地处偏僻,这里有着 肥美的水草、成群的候鸟。是省级湿地保护区, 占地 6.67 平方千米。
功能定位: 原生态湿地保护区,具山、水、林、石、洞、 潭及草地为一体的典型的喀斯特湿地景观。
优势: 不仅有着环境功能和巨大的潜在效益,而且 有很高的科研、科考价值和保护价值。
• 西溪湿地总平面
• 公园三期平面
2.3 银川鸣翠湖湿地公园
案例简介
宁夏 - 银川鸣翠湖
面积:约为 533.3 公顷
相关性:
• 位于城市核心区域,平均海拔 1000m 以上 • 丰厚的人文和自然资源
案例借鉴:
• 鸣翠湖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生物多样性综合体,在我过荒漠化湿地中独占鳌头,其独特的生态属性 引领着大西北湿地公园发展走向更高的阶层。 • 集黄土高原、黄河、湖泊、芦苇、湿地等景观于一身,四季分明的景观可以让游客充分体验春暖花开、 碧波荡漾、秋雨绵绵、冰天雪地的北国风光。
官渡五甲塘生态湿地公园
滇池
海东湿地 呈贡滇池生态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
交通联系 湿地公园分布 滇池
官渡五甲塘生态湿地公园
项目概况: 公园北邻广福路,西靠昆明主线西片区,南 依环滇公路,占地面积 1392 亩,是云南省目 前最大的一块湿地,也是昆明市第一个湿地 公园。 功能定位: 满足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要求,并增强娱乐 与教育功能,建设成具有典型湿地形态特征 的湿地观光和科普教育主题公园。 优势: 按人类干扰活动及功能的不同,规划为三大 功能,按不同分区控制各区的地域范围、设 施和使用强度,各区相互交融、相辅相成。 劣势: 水质问题:来源主要是近年来工厂生产污水 和居民生活污水。
滇中
美国首都华盛顿郊外有一处鸟类 的天堂-亨特利湿地公园,大约 有 200 多种鸟类在此自由地栖 息。 公 园 占 地 近 600 公 顷, 除 了一座修在沼泽地上的 800 米 长的栈道和一些木椅外,一切都 处于自然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