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专题-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考纲考点剖析】考 点考纲内容5年统计分析预测 1.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了解集合、元素的含义及其关系。
2.理解全集、空集、子集的含义,及集合之间的包含、相等关系。
3.掌握集合的表示法 (列举法、描述法、Venn 图)。
1.集合交、并、补的运算是考查的热点;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很少涉及; 3.题型:选择题 4.备考重点: (1) 集合的交并补的混合运算; (2) 以其他知识为载体考查集合之间的关系;(3) 简单不等式的解法.2.集合的基本运算1.会求简单集合的并集、交集。
2.理解补集的含义,且会求补集。
【知识清单】1.元素与集合(1)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若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若b 不属于集合A ,记作b A ∉. (3)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及其符号表示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 整数集有理数集 实数集符号NN *或N +ZQR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也说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记为A B ⊆或B A ⊇. (2)真子集:对于两个集合A 与B ,如果A B ⊆,且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
记为A B ⊂≠.(3)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4)若一个集合含有n 个元素,则子集个数为2n 个,真子集个数为21n -. 3.集合的运算(1)三种基本运算的概念及表示名称交集并集补集数学 语言 A∩B={x|x ∈A,且x ∈B} A ∪B={x|x∈A,或x ∈B} C U A={x|x ∈U,且x ∉A}图形 语言(2)三种运算的常见性质A A A =, A ∅=∅ , AB BA = , A A A =, A A ∅=, AB B A =.(C A)A U U C =,U C U =∅,U C U ∅=.A B A A B =⇔⊆, A B A B A =⇔⊆, ()U U U C A B C A C B =,()U U U C A B C A C B =.【重点难点突破】考点1 集合的概念【1-1】【全国卷II 理】已知集合,则中元素的个数为A. 9B. 8C. 5D. 4 【答案】A【1-2】若集合{}1A x x =-,则( )A. 3A -∈B. 2A -∈C. 1A -∈D. 0A ∈ 【答案】D 【解析】{}1A x x =-∴集合A 就是由全体大于1-的数构成的集合,显然01>-,故0A ∈故选D 【领悟技法】与集合元素有关问题的思路:(1)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即确定这个集合是数集还是点集. (2)看这些元素满足什么限制条件.(3)根据限制条件列式求参数的值或确定集合元素的个数,但要注意检验集合是否满足元素的互异性. 【触类旁通】【变式一】【浙江嘉兴一中模拟】若集合{}1,2,3A =, (){},40,,B x y x y x y A =+-∈,则集合B 中的元素个数为( ) A. 9 B. 6 C. 4 D. 3 【答案】D【解析】,x y A ∈的数对共9对,其中()()()2,3,3,2,3,3满足40x y +->,所以集合B 中的元素个数共3个. 【变式二】设,,集合,那么与集合的关系是( ) A. B. C. D.【答案】B 【解析】,即,,即a =3,b =π,故x ∈M ,y M ,故选:B.考点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2-1】【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5月仿真】若集合{}2| 2,A x x x x R ==-∈, {}1,B m =,若A B ⊆,则m 的值为( )A. 2B. -2C. -1或2D. 2或2 【答案】A【解析】{}2A =,由A B ⊆可知, 2m =,故选A 。
【2-2】【浙江省教育绿色评价联盟5月适应性】已知集合,,若,则( )A. B. C. D.【答案】B【领悟技法】1.判断两集合的关系常用两种方法:一是化简集合,从表达式中寻找两集合间的关系;二是用列举法表示各集合,从元素中寻找关系.2.已知两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两集合间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满足的关系,解决这类问题常常运用数轴、Venn 图帮助分析. 【触类旁通】【变式1】设集合10{|}P m m <<=-,24{4|0Q m mx mx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且}m R ∈,则下列关系中成立的是( )A .P Q ⊂≠B .Q P ⊂≠C .P Q =D .PQ ∅=【答案】A【解析】10{|}P m m <<=-,20,:16160,m Q m m <⎧⎨∆=+<⎩或0m =.∴10m <≤-.∴10{|}Q m m <≤=-.∴P Q ⊂≠.【变式2】【辽宁锦州质检(一)】集合{|3,}nM x x n N ==∈,集合{|3,}N x x n n N ==∈,则集合M 与集合N 的关系( )A. M N ⊆B. N M ⊆C. M N φ⋂=D. M ⊆N 且N ⊆M 【答案】D【解析】因为1,1;6,6M N N M ∈∉∈∉ ,所以M ⊆N 且N ⊆M ,选D. 考点3 集合的基本运算【3-1】【浙江卷】已知全集U ={1,2,3,4,5},A ={1,3},则( )A. B. {1,3} C. {2,4,5} D. {1,2,3,4,5}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补集的定义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全集,,所以根据补集的定义得,故选C.【3-2】【浙江卷】已知}11|{<<-=x x P ,}20{<<=x Q ,则=Q PA .)2,1(-B .)1,0(C .)0,1(-D .)2,1(【答案】A【解析】利用数轴,取Q P ,所有元素,得=Q P )2,1(-.【3-3】【新课标1】已知集合A ={}|2x x <,B ={}|320x x ->,则( )A .AB =3|2x x ⎧⎫<⎨⎬⎩⎭B .A B =∅C .AB 3|2x x ⎧⎫=<⎨⎬⎩⎭D .AB=R【答案】A【解析】由320x ->得32x <,所以33{|2}{|}{|}22A B x x x x x x ⋂=<⋂<=<,选A . 【领悟技法】1. 集合的运算要注意灵活运用韦恩图和数轴,一般情况下,有限集的运算用维恩图分析,无限集的运算用数轴,这实际上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具体运用。
2. 涉及集合(交、并、补)运算,不要遗忘了空集这个特殊的集合。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有些集合是可以化简的,如果先化简再研究 其关系并进行运算,可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易于解决. 【触类旁通】【变式一】【天津卷理】设全集为R ,集合,,则A. B.C.D.【答案】B【变式2】【浙江杭州二模】设{}1,0,1,2U =-,集合2{|1,}A x x x U =<∈,则U C A =( )A. {}0,1,2B. {}1,1,2-C. {}1,0,2-D. {}1,0,1- 【答案】B【解析】由21x < 得: 11x -<< ,所以{}0A = ,因此{}1,1,2UA =- ,故选择B.【易错试题常警惕】易错典例1:设集合{|}1||A x x a x R <∈=-,,1{}5|B x x x R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易错分析:忽视端点.正确解析:由||1x a <-得11x a <<--,∴11a x a <<-+,由A B ⊂≠得1115a a ->⎧⎨+<⎩,∴24a <<.又当2a =时,{}13|x x <<=满足A B ⊂≠,4a =时,{}35|A x x <<=也满足A B ⊂≠,∴24a ≤≤.温馨提示:利用数轴处理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时,要注意端点是实心还是空心,在含有参数时,要注意验证区间端点是否符合题意.易错典例2:设集合{}{}2|,|2A x x a B x x =<=<,若A 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易错分析:遗忘空集.正确解析:由A B A ⋂=⇔A B ⊆,所以当A φ=时,满足A B ⊆,此时不等式2x a <无解,所以0a ≤,当A φ≠即0a >时,{}|,0A x a x a a =-<<>,由A B ⊆可知204a a ≤⇒<≤,综上可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4a ≤.温馨提示:在A B AB B A B A A B ?⊆,=,=,=中容易忽视集合A φ≠这一情况,预防出现错误的方法是要注意分类讨论.【学科素养提升之思想方法篇】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使问题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数形结合思想在集合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Venn 图,直观地判断集合的包含或相等关系. (2)利用Venn 图,求解有限集合的交、并、补运算.(3)借助数轴,分析无限集合的包含或相等关系或求解集合的交、并、补运算结果及所含参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典例】已知集合{||3|}2Ax x ∈R =+<,集合{|()()}20B x x m x ∈R =--<,且)1(A B n =-,,则m =________,n =________.【答案】 -1,1.【解析】 由题意,知51{|}A x x =-<<.因为)1(AB n =-,,{|()()}20B x x m x R =--<,结合数轴,如图.所以11m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