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实验报告一
1,2,3
4,5
6
程序代码:
public class 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f=new int[][]{{1,2,3},{4,5},{6}};
for(int i=0;i<f.length;i++){
for(int j=0;j<f[i].length;j++){
class B{
B(){System.out.println(“B”);} }
class C{
C(){System.out.println(“C”);} }
class D{
D(){System.out.println(“D”);} }
class E extends A{
E(){System.out.println(“E”);} }
class F extends E{
F(){System.out.println(“F”);} }
class G extends F{
B b=new B(); C c=new C(); E e=new E();
G(){System.out.println(“G”);}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1;i<=100;i++){
System.out.println(i);
}
}
}
public class l {//whi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设置好之后,测试环境变量是否设置好。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打开命令提示符,然后输入测试命令javac和java。如果出现一大串的字符系列,则表示环境变量设置成功。
配置成功截图:
图1.1显示java的版本信息图
d)简单的程序设计:
题目1:在屏幕上打印“Hello World”
程序代码:
public class Test {
for(int j=0;j<i;j++){
System.out.print("*");
}
System.out.println("");
}
}
}
运行截图:
图1.4打印星型符号图
e)调试课件编程基础中的例题;
f)调试课件中Basic文件夹下的程序
心得体会:
经过本次上机实验,我掌握了如何搭建JAVA运行环境,并且对JAVA编程的实际操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图1-2
图1-3
b)环境变量的设置
设置环境变量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正常使用所安装的JDK开发包。通常,我们需要设置两个环境变量:PATH和CLASSPATH。
PATH:该环境变量指定一个路径列表,用于搜索可执行文件的。执行一个可执行文件时,如果该文件不能在当前路径下找到,则依次寻找PATH中的每一个路径,直至找到。或者找完PATH中的路径也不能找到,则报错。Java的编译命令(javac),执行命令(java)和一些工具命令(javadoc, jdb等)都在其安装路径下的bin目录中。
int i=1;
while(i<=100){
System.out.println(i);
i++;
}
}
}
public class l {//do whi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1;
do{
System.out.println(i);
本课程是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Java语言程序的基本特点、基本编程方法和基本开发技巧,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设计和调试Java语言的能力,并具备一定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在已学习的编程语言基础上,讲述Java语言的数据结构和语法规则;基本控制结构和编程技巧;Java语言面向对象的特点、编程方法和程序设计思路;Java语言的GUI程序和文件及I/O流的编程方法;能够正确配置Java开发环境,并使用相关的编辑、编译、调试、运行命令。
new G(); }
}
复习对象创建的初始化顺序:
•装入父类
•初始化父类的静态成员变量
•装入子类
•初始化子类的静态成员变量
•初始化父类的成员变量
•执行父类的构造方法
•初始化子类的成员变量
•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
运行截图:
图2.1子类继承父类图
题目2:编写完整的Java程序实现打印int型二维数组(即int[][])中所有元素的功能。例如,对于给定数组int[][] f = {{1, 2, 3},{4, 5},{6}};程序输出应为: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 a;
a=new A();
System.out.println(a.count(348,578));
}
}
运行截图:
图2.3计算两数和图
b)调试课件Object文件夹下的程序。
心得体会:
本次实验所编写的三个程序分别涉及了JAVA的继承、数组和重载,通过自己动手编程实现,观察输出结果,进一步了解了在面向对象编程环境下,子类是如何从父类继承属性的。
i++;
}while(i<=100);
}
}
运行截图:
图1.3打印1到100截图(部分)
题目3:利用循环打印以下图形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程序代码:
public class l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1;i<=6;i++){
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一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Java程序设计的实验是Java程序设计课程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实验的目的不仅仅是验证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上机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常用Java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自主调试,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将JAVA环境搭建好之后,通过DOS命令窗口输入JAVAC命令可以对.JAVA文件进行编译,编译后生成.CLASS文件,然后通过输入JAVA命令可以运行程序,查看程序的运行结果。
随后的进行的编程实验是利用IDE环境的MyEclipse进行的,用户界面更加友好,通过一系列基本小程序的实现,我对JAVA编程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可以说是收获颇多。
程序代码:
package L;
public class A {
int count(int a,int b){
return (a+b);
}
int count(int a,int b,int c){
return(a+b+c);
}
int count(int a,int b,int c,int d){
return (a+b+c+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Hello world!");
}
}
运行截图:
图1.2输出helloworld图
题目2:分别用for/while/do-while语句打印1到100的整数
程序代码:
public class l {//for
(2)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熟悉和掌握Java面向对象的语法,如:Java对象的初始化,Java数组,Java接口等。
a)完成以下题目:
题目1:调试如下代码,观察对象创建的初始化顺序。如下代码中的类A、B、C、D、E、F、G具有图中所示的继承关系。
class A{
A(){System.out.println(“A”);} }
安装的时候可以选择安装到任意的硬盘驱动器上,例如安装到D:\jdk1.5.0目录下,如图1-2。正确安装后,在JDK目录下有bin、demo、lib、jre等子目录,如图1-3,其中bin目录保存了javac、java、appletviewer等命令文件,demo目录保存了许多java的例子,lib目录保存了Java的类库文件,jre目录保存的是Java的运行时环境(JRE)。
而重载也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重要特点,函数可以重载,它们的名字可以相同,只要传递的参数或者函数的类型不同即可,这就使得函数种类更加多样,操作更加灵活。
本次实验进一步提高了我的编程能力,让我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JAVA语言,收获很多。
(1)掌握Java语言的编程技巧,能够独立进行面向对象的开发能力。
(2)具有根据编程需求独立查询Java类库文档及相关资料,完成系统的能力。
(3)具有分析、寻找和排除程序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收获
(1)Java的安装与配置。熟悉语言环境及简单程序设计的使用练习,正确配置Java开发环境(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配置与使用)
CLASSPATH:该环境变量也指定一个路径列表,是用于搜索Java编译或者运行时需要用到的类。在CLASSPATH列表中除了可以包含路径外,还可以包含.jar文件。Java查找类时会把这个.jar文件当作一个目录来进行查找。通常,我们需要把JDK安装路径下的jdk\lib包含在CLASSPATH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