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1.《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1.《庄子二则》同步练习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21.《庄子二则》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下列句中画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故曰:教学相长(zhǎng)也。

(《礼记·虽有嘉肴》)B.男有分(fèn),女有归。

(《礼记·大道之行也》)C.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北冥有鱼》)D.高者挂罥(juán)长林梢。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固非鱼也D.我知之濠上也3. 下列句中画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C.《齐谐》者,志怪者也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听音乐,尤其是听复杂的古典音乐,①________,首先,听音乐能增强我们的空间分析能力。

比如安排复杂的事情,解答谜题之类的活动,都需要我们的空间信息想象和处理能力。

而进行空间分析的脑力活动和听古典音乐是相同的。

所以,我们在听音乐’时,大脑就好像在处理空间信息,在不知不觉中,大脑得到了锻炼。

其次,②________。

音乐家们的听觉能力显然比普通人更强,他们能区分不同声音的能力及能记住所听见的内容的能力都比常人要好,这是因为音乐改善了大脑功能。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①怒而飞 ________②六月息者也 ________(2)比较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④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B.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3)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的语言特色。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逍遥游·北冥有鱼》)【乙】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

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

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

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

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

(《山木·庄周游于雕陵之樊》)【注】①雕陵:栗园名。

②樊:此处指园圃。

③感周之颡(sǎng):触到了庄周的额头。

④殷:大,广。

⑤蹇:此处指提起衣服。

⑥躩(jué)步:快步行走。

⑦累:牵连。

⑧虞人:看管栗园的人。

⑨谇(suì):责骂。

(1)下列语句中画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志怪者也(志:记载)B.去以六月息者也(以:用)C.捐弹而反走(走:跑)D.而集于栗林(于:在)(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B.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C.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D.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3)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②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4)《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甲】【乙】两文各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秋水》)【乙】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也。

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此其柢也。

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

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

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

说而不休,多而无已。

犹以为寡,益之以怪。

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也。

(《庄子·天下》)【注】①多方:知识渊博。

②舛(chuǎn)驳:错乱驳杂。

③中:得当、恰当。

④饰:这里有蒙蔽之意。

⑤易:改变,更换。

⑥囿:局限。

⑦为怪:制造奇谈怪论。

⑧柢:根本。

⑨倚人:怪僻而不合于世俗的人。

(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鱼之乐也是谓大同B.安知鱼之乐如鸣珮环,心乐之C.请循其本本末倒置D.说而不休,多而无已大势已去(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请用“/”标出文段【乙】中画线句的停顿(限两处)。

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此其柢也(4)文段【甲】中,庄子最后是如何辩驳惠子的?请简要分析。

(5)文段【乙】中,庄子批评惠子“其言也不中”,那么惠子言辞不当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选自《庄子·秋水》)钓鱼记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

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选自宋代林昉《田间书·杂言》)【注】①意:意愿,愿望。

②奚:怎么,哪里。

(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与“我知之濠上也”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D.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对下列各句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鯈鱼出游从容从容:自由自在B.是鱼之乐也是:判断词,与“非”相对C.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安:怎么D.请循其本循:依照(3)下面对《饮酒(其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4)下面对《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写了一场轻松闲适的对话,惠子力辩,拘泥于事物的真实性;庄子巧辩,超然于事物之外。

B.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这其实只是一种主观看法,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C.惠子认为河中的游鱼并不快乐,所以当庄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时,他立即给予了反驳。

D.惠子的形象在简洁的对话中得以体现,他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注重对事物真相的探究。

(5)下面对《钓鱼记》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甲乙两老汉“饵同钓异”的情形。

B.甲老汉之所以屡有收获,主要得益于他冷静沉着,不浮躁,不急于求成。

C.作者认为“意成乎道”,意思是说要实现愿望必须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D.故事说明了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专注于目标者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6)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9.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剖身藏珠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侍臣曰:“有之。

”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

’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

’亦犹是也。

”上曰:“然。

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

”【注】①上:指唐太宗。

②贾胡:胡商。

③赇:催促。

④抵:触犯。

⑤徇:顺从。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①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_________________②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

(3)在君臣的对话中,唐太宗提出的警示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来简述。

10. 班级正在开展“图书与读书”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观点论述】2019年4月19日,国家图书馆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项目在北京启动,首家互联网信息战略保存基地落户新浪。

新浪网发布的新闻和微博上公开发布的博文,都将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国家图书馆将根据使用需求将部分数据纳入国家文献信息战略保存体系,据此,2000亿条微博将被国家图书馆保存。

“如何看待国家图书馆保存微博”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

(80字以内)(2)【故事链接】下图是我国古代一位名人读书的故事,请将该故事简要叙写出来。

字数在60字以内。

(3)【撰写对联】由于活动需要,请你根据上联,拟写下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