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顾拓展教学案例

回顾拓展教学案例

六年级上册
《回顾·拓展三》教学案例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

2、积累谚语。

3、推荐课外读物。

【课前准备】
1、至少各摘抄一个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2、收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辩论”运用过的。

3、根据“课外书屋”的推荐书目,布置学生提前了解相关书籍,给自己喜欢的书籍写一段广告词、一份推荐书或简介。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
1、读着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美丽的感动,浸润着我们一颗又一颗善良的心灵,真的很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快乐地走进“回顾·拓展三”,进行一场知识大比拼!
怎么比拼呢?请浏览一下课本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部分内容。

2、教师宣布比拼方式与方法。

积累警句多的为“收藏家”,朗诵用情的为“朗诵家”,理由说得充分的为“演说家”。

二、课堂比拼
1、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断:
讨论分享程序:朗读精彩片断→分析精彩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断一──环境描写。

⑴指名读来自课文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⑵学生自告奋勇读来自课外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再评价、补充。

⑶再推荐一名学生读自己习作中的精彩片断→自我剖析→说明分享理由。

学生读例句,讨论这些句子对于抒发美好情感的作用。

教师小结:同学们不仅能用心用情地读,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分享理由,还能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真是厉害!希望各位继续努力,各显神通,争取成为班级中真正的收藏家、朗诵家、演讲家。

预祝本次大比拼,人人有所得!
同桌分享自己收集的环境描写的精彩片断。

2、分享精彩片断二──心理活动描写:
⑴组内分享,注意倾听与评判。

⑵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班级分享,教师积极参与各小组,搜索“最佳分享者”。

⑶几名学生向全班交流,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⑷教师适时点拨、归纳,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评价措辞、补充的方法。

民主评选第一轮的朗诵家、演讲家、收藏家,并用热烈掌声表示祝贺与鼓励。

教师示例:
①“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出桑娜对家人的热爱。


②“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表明桑娜非常善良,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品质。


③“林子里静极了。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表现了“我”第一次到林中拉琴时那种兴奋的心情,暗示“我”对拉好琴充满了信心。


3、比拼二:读悟警句:
⑴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读成诵:
①学生自选日积月累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向全班作深入浅出的解释,如同学都举手表示懂了,此生即为本轮演讲家的竞争对手。

②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根据学生实际,难理解的名句进行趣味性操练:同桌互说。

③至少背诵5句中的2句,指名背诵成功者为本轮朗诵家竞争的实力派选手。

“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⑵朗读课外收集的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①小组长负责:比比本小组谁收集的名言警句最多,并记录姓名、条数报学习委员,由班长宣布本轮的收藏家,宣布前请老师鉴定。

②同桌互谈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向小组长推荐优秀者。

③小组长负责:竞选本组最佳名言警句朗诵家。

④各小组最佳朗诵家竞选班级朗诵家,朗诵前由小组长说明推荐理由。

⑤全班参与评选。

⑶民主选举第二轮的朗诵家、演讲家、收藏家。

4、比拼三:推荐优秀书籍:
⑴自由朗读“课外书屋”中对《小河男孩》一书的介绍。

⑵通过谈话提问,了解学生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准备,对文中提及的课外书的熟知程度。

⑶知识大比拼──课外书屋中,你认为哪本书最值得推荐?我们来发表演说,说出你的理由。

看谁勇敢;看谁最幽默;看谁的书最有吸引力;看谁的书最值得看!
发表演说要有称呼,有开场白,有结束语;还要注意声音响亮,富有感情.
②自练。

③自荐,上台推荐书籍。

④学生举手上台挑战擂主。

⑤评价两位选手,确定新擂主。

⑥鼓励学生挑战新擂主,再作分析与评价。

⑦根据小组交流,推荐新的挑战者,产生新擂主。

⑧推荐本轮演讲家、收藏家、朗诵家候选人名单。

⑨对当选者表示祝贺。

三、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