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级危险点管理办法实用版

三级危险点管理办法实用版

YF-ED-J416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三级危险点管理办法实用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三级危险点管理办法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公
司本质安全,使三级危险点管理规范化,制度
化,依据上级有关管理规定,结合公司具体情
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对危险点的管
理。

第三条危险点定点原则
(一)高压管道、锅炉、压力容器等储存和
使用场所;
(二)存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的场所;
(三)其他可能发生易燃易爆事故的场所;
(四)发生事故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重要场所。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技术质量安全部负责三级危险点的管理与考核工作。

第五条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各级危险点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危险点的确定与分级
第六条依据上级有关规定,技术质量安全部结合公司具体情况进行危险、危害辨识,确定危险点部位,划分危险点等级,提交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批准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危险点分级是根据对发生事故的可
能性大小,致因条件的高低,致害物逸散能量的大小,事故对人、物的影响程度和公司的具体情况等因素,将危险点设定为三个级别:
(一)Ⅰ级危险点是易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公司有全局性影响的场所;
公司Ⅰ级危险点:LNG储罐区、制冷剂储罐区
(二)Ⅱ级危险点是易发生事故,导致人员伤亡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对公司局部有较大影响的场所;
公司Ⅱ级危险点:压缩厂房、液化厂房及装置区、脱硫工段装置区、合成工段装置区、锅炉、中控楼一楼配电室、压缩厂房配电室、锅炉中控楼配电室
(三)Ⅲ级危险点是可能发生事故,导致人员受到伤害,但造成经济损失和影响不大的场所。

公司Ⅲ级危险点:联合动力厂房、循环水、脱盐水站、化学管理中心
第八条危险点确定后,若因生产条件或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需变更或撤销时,按本办法第六条执行。

第四章三级危险点管理
第九条人员素质要求
(一)岗位工作人员和班组长
1、掌握该危险点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了解该危险点所有设备、设施性能和安全使用、贮存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熟悉该危险点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
程,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事故隐患。

(二)其他检查责任人
必须了解该危险点设备、设施性能和工艺要求,以及使用、贮存物质的危险性质和安全技术条件状况,掌握发生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

第十条为控制危险、危害因素,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不同等级按不同要求实施相应管理。

(一)Ⅰ级、Ⅱ级危险点由公司领导、部门领导、班组长、当班岗位责任人负责检查。

(二)Ⅲ级危险点由部门领导、班组长、当班岗位责任人负责检查;
(三)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提醒并监督检查考核。

第十一条三级危险点管理程序
(一)张挂危险警示标志,明确各级责任人;
(二)编制安全检查表;
(三)规定检查周期和内容;
(四)各级责任人按检查表内容进行检查;
(五)反馈隐患信息,落实整改措施;
(六)检查考核;
(七)资料归档。

第十二条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实行定员定量管理,严格控制操作人员和易燃易爆物质的使用量。

第十三条安全管理人员编制各级危险点检查表,提出安全管理要求和检查内容。

第十四条监督检查周期
(一)Ⅰ级危险点总经理至少每季度检查一
次;公司;主管领导每月检查一次;部门领导每周检查一次。

(二)Ⅱ级危险点公司主管领导每月检查一次;部门领导每周检查一次;班组长每天检查一次;
(三)Ⅲ级危险点部门领导每周检查一次、班组长每天检查一次。

(四)各级危险点岗位作业人员应当做好当班检查工作,并有记录。

第十五条整改措施落实
(一)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应按“三定、四不推”原则落实整改;
(二)对本级不能解决的问题,应及时采取临时安全措施,并及时向上一级责任人报告,以确保危险点的安全生产。

第十六条检查与考核
各级人员按规定不定期巡回检查Ⅰ、Ⅱ、Ⅲ级危险点,并做好检查记录和考核工作。

巡回检查内容包括:
(一)检查危险点日常管理和各级责任人职责履行情况;
(二)检查发现问题是否真正得到落实;
(三)重大隐患是否及时反馈、处理;
(四)危险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五)有无其他事故隐患。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危险点是指在生产、贮存、使用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场所。

第十八条三级危险点资料由安全管理人员归档。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技术质量安全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