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指导书作业项目名称编号: Tzds/HD ·□□·01—2003第 1 页 共 57 页基础工程一 工程概况及说明1工程概况1.1本工程为 线路工程,起点为 ,终点为 ,沿途经过的 、 省 ,线路总长度为 公里。
1.2我项目部施工的是 标段,标段的起止塔号为 ~ ,本标段线路经过的地 、 、 和 ,本标段的线路长度为 公里。
1.3本标段线路为 回路,有铁塔×××基、基础型式有××、××、××等型式。
1.4本作业指导书包含××基础、××基础和××基础在各种地形情况下的施工方法。
1.5本工程混凝土量为 m 3。
有C25、C20两种级配的混凝土。
2 线路走向及基础编号本工程线路前进方向为××至××方向(小号向大号方向),基础编号见图2-1。
××××#2#1#4#3图2-1 线路走向及基础腿号示意图33.13.2地质普遍土岩石松沙石泥沼基数所占比例3.3地形地形平地丘陵一般山地高山大岭基数所占比例3.4基础型式名称×××××基础×××××基础×××××基础基数所占比例2.5基本说明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为C15,×××××基础为C20级,垫层为M5碎石砂浆垫层。
立柱主筋净保护层30 mm,底板主筋净保护层为50mm,所有主筋以材料表中的数量按图规定进行排列,所有箍筋间距按@≤200mm均匀排列。
基础型式配置表见附件二施工人员及资格要求1 施工力量配备序号工作内容技工辅助工合计1 测量分坑2 8 102 土石方开挖 2 35 37序号工作内容技工辅助工合计3 现场布置.支模.扎筋2 10 124 浇制.捣固 3 35 385 拆模.养护 1 5 66 现场负责.质量监查 1 1(按大开挖基础一个施工组要求配备)2经项目部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取得项目部资格认可后,持证对施工组的工器具、原材料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施三施工准备检查和复核施工现场的各种桩号是质量要求和验收规范,项目部技术员根据《通用基础作仪器等进行全面检查、校核,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计量器具必四施工测量11.1高差、塔位地形、交叉跨越等,并作详细记录。
1.2施工复测项目及规范要求复测项目及要求表4-1复测项目最大误差允许值直线塔中心桩复测,其横线路方向偏移值50mm转角塔中心桩复测,线路转角桩角度值1′30″档距复测(不大于设计档距) 1%桩位,地形凸起点及被跨越物标高0.5m直线量距;两次测值之需要复位的移位桩必须用钢卷尺钢卷尺测量1‰视距法测量5‰用方向法测量角度时,两次测角值之差不应超过1′30″1.3对丢失的直线杆塔中心桩,可用正倒镜分中法补测。
1.4对丢失的转角塔中心桩的补测,可按图4-1所示,将经纬仪安放于C2点用正倒镜分中法定出A、B点,再将仪器安放于C3点,用同样方法定出C、D两点,AB、CD两线之交点J1即为转角中心桩(C1、C2、C3、C4为直线杆塔中心桩)。
图4-1 转角塔中心桩补测示意图1.5塔位中心桩确认补钉后,应钉出必要的辅助桩,所有测量数据应做好详细记录,对误差超出范围者,应查明原因,予以校正。
查不出原因者应立即汇报工程部。
1.6按耐张段进行线路复测,并超出耐张段二基,复测采用“二人复验制”。
1.7大风、大雾、雨天不宜进行测量工作,测量时,应尽量做到全线通视,如通视困难,应慎重采用矩形法,且复验无误后方可继续进行复测。
1.8复测、分坑工作应采取复核制,即一个测工测量,必须由另一个测工复核无误后方可施工。
2 基础分坑要求基础分坑应在测量段复测结束后进行,施工分坑应仔细核对杆塔明细表中的杆塔型式与基础配置表中的杆塔型式是否一致,尤其要注意在全方位高低腿基础施工时的塔腿和呼高情况,仔细核对分坑的基础型式、根开尺寸,施工现场应有作业指导书和施工图纸。
按设计说明、基础结构图和基础施工分坑尺寸表进行分坑放样,划定开挖范围及钉设基础位置控制辅助桩。
非土模基础分坑,坑底边应增加200mm操作裕度。
3 基础中心桩高程确定施工基面以塔位中心桩处的地面高程为准,降低施工基面以该高程起算,有位移时则为位移后线路中心处地面高程,降低施工基面亦以该高程起算。
基面降低值指塔位中心桩高程或位移后线路中心处地面高程与铁塔长腿基面高程之差,其值若有变化,须报工程部。
根据图纸会检精神,中心桩的高程应以四个基础的最低点的高程起算,当各腿之间的高差小于500mm时,按最低点的高程作为中心桩的高程施工;当高差大于500mm时,须报工程部。
4 基础边坡要求塔位施工基面以塔位中心地面为准,由于位移等原因,工程中实际基面降低,按图4-2边坡要求实测得出的基面降低为图4-2 边坡稳定示意图准,明细表中注明的基面降低值作为参考;离基础立柱顶面中心距离S远的范围内,边坡要稳定(按《基础边坡稳定范围表》尺寸要求执行),若不稳定,不得擅自处理,须与工程部联系。
如果工程有具体的边坡稳定要求,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上图仅作参考。
五基础土石方开挖1 基坑土方开挖当表层地下水位较浅时,应做好基坑排水工作,防止扰动后出现流沙现象。
对于普通233.13.2+100 3.345图5-1 井点法排水示意图60×6m 的钢管; ②引水横管Φ100(长度可连续连接); 6kW ④排水管:Φ60的胶管 ⑥堵头 ⑦发电机8kW1.0m 左右,以保证抽水后2.0m 左右,横管通常如图中布置,将抽出的水引到真通过软连接管和立管相连,连接时要防止漏气,以免降低抽吸效果。
30m 左右的软管,排出吸出的地下水。
可采用两套井点设备同时施工,但出水的位置必须较远,井24小时连续施工,这一点施工队必须做到 6尤其是采取井点施工无法解决问题时,必须采取特施工现场必须准备防塌方的工器具和通常可按坑深的1:1或1:1.5比例进行放坡,开挖3~4m 甚至6m 深的木桩或钢管桩,桩的间距可按2m 考虑,桩的外很难单独成坑,大多开挖成通坑,开挖前必须将⑤②①⑦③④⑤⑥6 7Tzds/HD ·□□·01—2003 第 9 页 共 57 页基面边线控制爆破图降基面值H:主炮眼(正常装药):付炮眼(加密减半加药)控制边线3:防震孔(不加药加密眼)钉桩控制边线杆塔明细表中的降基面值是指塔位中心地面高程降低到铁塔长腿基面高程的数值,按设计降基面值,现场施工时应满足边坡稳定的要求,如边坡不能满足稳定要求,立即报告工程部。
降低基面采用松动爆破法辅以凿岩机人工修整成型。
爆破面的测量应根据设计给定的降基面值,充分考虑坡面的边坡稳定,在四个方向上打桩,确定爆破面的大小、规模,然后进行炮孔布置。
Tzds/HD ·□□·01—2003 第 10 页 共 57 页基面边线控制爆破图3:防震孔(不加药加密眼)降基面值:主炮眼(正常装药)星罗式炮眼:付炮眼(加密减半加药):主炮眼(正常装药):付炮眼(加密减半加药)3:防震孔(不加药加密眼)周边控制爆破工艺对弱风化、中等风化的岩石基坑、基面开挖,采用周边控制爆破工艺,保证几何尺寸和围岩的稳定性和强度。
当表层覆盖层清理后,根据设计给定的降基值及基坑的尺寸进行测量,确定爆破面的大小、规模,画出边坡挖制爆破线,进行炮孔布置。
为区别于其他爆破孔,将边线爆破孔为加钻密眼、减弱加密炮眼、正常装药炮眼。
A 、加钻密眼:根据已测量画定的边皮控制线,加钻一排密眼,钻眼的孔距一般为孔径的2~4倍,眼孔内不装药。
B 、减弱的加密眼:装药置的正常装药量的50%,眼距为正常炮眼距离的50~75%。
C 、正常装药眼及布置,通常采用梅花布置。
D 、基面边线控制爆破见简图。
E 、基坑开挖采用星罗式炮眼布置,炮眼之间的距离为炮眼深度的一倍左右。
大致布置如下图:几种岩性说明及单位炸药消耗量的选择:a)砂岩:泥质胶结,中薄层或风化破碎者,取K=0.4~0.5kg/m3,钙质胶结,中厚层,中细粒结构,裂隙不甚发育者,取K=0.5~0.6 kg/m3,硅质胶结,石英质砂岩,厚层,裂隙不发育,未风化者,取K=0.6~0.7 kg/m3。
b)石灰岩:中薄层或含泥质,竹叶状结构裂隙发育的厚层,完整或含硅质致密的,取K=0.5~0.7 kg/m3。
c)土夹石:土与石是密实的,取K=0.4~0.6 kg/m3。
中孔布置应均匀,钻孔度不应过大,钻孔直径选P=32mm以上为宜,爆破、掘进采用分层,图5-2 基坑开挖爆破示意图依次由上而下。
当第一层爆破后,应清理该层基面,用钢钎撬去松动石块。
同上层方法准备爆破下一层时,具体参数视上一层爆破效果而略有调整,一般是适当增加药量和深度。
基坑开挖爆破时,方法基本同基面爆破,有所不同的是基坑开挖轮廓线处需打一些预裂孔,其钻孔间距离控制在400~500mm,所有预裂孔钻好后,不全部装药,而采用间隔少装药布置,如图5-2。
基坑中心点位置设一个主炮孔,其装药量,钻孔深度均比辅助炮孔大,主炮孔装药量按加强松动爆破耗药设置,一般取K=0.8~1.1 kg/m3。
辅助炮孔的装药量,钻孔深度同基面爆破一样。
炸药、雷管、导火索鉴定和使用A、炸药:本工程使用硝铵炸药,此类炸药吸湿性强,吸湿后难以起爆,受潮及严重结块者不宜使用,以防产生哑炮。
B、雷管:选用8#雷管,使用前若发现管口破裂、管口锈蚀、有药粉、加强帽歪斜、管体变形者不能使用。
C、导火索: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和燃速的试验(即先点燃一段长为60mm的导火线,如燃烧时间为60~70秒,则为正常),导火索受潮、折断、外包皮破裂时不得使用。
装药:装药时,打开药包倒入孔内,每装一支炸药时,用水棍轻轻捣实,当装药至应装的2/3深度时,把导火索切割适当长度插入雷管底(插入后不得转动),用胶布将导火索与雷管相互粘牢,然后投入药孔内,最后把剩余药装完。
填塞炮泥、炮眼装药后,空余部分用炮泥填塞起来,炮泥分层填入,第一层约200mm用粘土填入,轻轻压紧,以后各层用砂与粘土(3:1)混合物填入,用木棍捣实,直至填满。
起爆:当现场人员撤离安全区后,由爆破工点燃起爆,爆破点离建筑物较近时,爆破应用采用打深孔、少装药、放闷炮、震松基岩开挖的办法,并在爆破点加盖遮盖物(草包),遮盖物上面再压土,使爆破石块不致飞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