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_施工过程组织与流水施工原理
第二章_施工过程组织与流水施工原理
流水步距K:两个相邻的施工队先后进入第一
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的时间间隔。 确定流水步距的目的:保证作业班组在不同施
工段上连续作业,不出现窝工现象。
2020/12/27
24
二、时间参数——流水步距
确定流水步距要求
(1)保证施工工艺的先后顺序:垫层、基层、面层 。
(2)保持施工的连续性 (3)施工过程最好的搭接,工作面不拥挤。 (4)满足工艺、组织、质量的要求。
2020/12/27
10
(2)平行作业
划分几个施工段,同时按程序施工。
➢ 组织:划分几个施工段,就组织几个施工队, 各施工队需完成相应施工段上的所有工序。
➢ 特点:总工期短,劳动力需要量增加、设备、 机具供应不易实现,出现人力高峰,易造成窝 工,增加生活福利设施的支出,材料供应集中 而间歇。
2020/12/27
施工的方法。它可充分利用工作面,有效地缩短工期 。一般适用于工序繁多、工程集中的大型构造物。
2020/12/27
15
2-4 流水施工的原理
组织流水作业的前提条件
➢ 具备若干个施工段 ➢ 每个施工段的施工过程基本相同 ➢ 每道工序组建专业施工队组来完成
2020/12/27
16
2-4 流水作业法的原理
➢ 单施工段多工序型 ➢ 多施工段多工序型
一个施工段 含有若干道
工序
多个施工段含有 若干道路工序
1.确定施工顺序 2.合理配置资源
➢ 混合型
1.以上两种方式的组合 2.公路工程多属于此种类型
2020/12/27
2
2-3 施工过程的时间组织
时间组织的表示方法
➢ 横道图
(1)横向工序式 (2)横向工段式
➢ 全等节拍流水 ➢ 成倍节拍流水 ➢ 分别流水
无节拍流水
2020/12/27
29
1 全等节拍流水
定义:指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ti与相邻施工 过程之间的流水步距Kij 完全相等的流水作业。
特点
➢ 流水节拍=流水步距=常数 ➢ 每道工序组建一个专业班组 ➢ 施工班组能实现连续作业 ➢ 是一种理想的作业方式
➢ 斜线图 ➢ 网络图
(1)用斜线表示 (2)绘图由下往上
1.斜线工序式 2.斜线工段式
2020/12/27
分析这
三种图
的优缺
点
3
横道图画法
2020/12/27
4
横道图的特点与适用范围
特点: ①优点:直观、易懂、易制。 ②缺点:分项工程间关系不明确;施工日期地点无法表
示;不能突出重点工作,工程量实际分布不具体,工程 数量无法表示;仅反映平均流水速度。 适用 简单的小型项目。集中工程、材料供应计划、下达任务 的辅助图。
(2)求各施工过程需配置施工专业队伍数目bi =ti/K :
b1 =1 b2=2 b3=3 b4=1 ,
∑bi =1+2+3+1=7
(3)按7 个专业队,流水步距为2 组织施工。
(4) 总工期T= t0+ te=(m+∑bi –1)K =(6+7-1) ×2=24天。
2020/12/27
36
绘制施工进度图(横道图)
2 22 4
24
18
1
26
6 T=74(天)
30
18
3 24 5
2020/12/27
8
2-3 施工过程的时间组织
施工过程时间组织的基本作业方法
➢ 顺序作业法
➢ 平行作业法 ➢ 流水作业法
分析这三 种作业法 的优缺点
2020/12/27
9
(1)顺序作业
根据工艺流程和施工程序,按先后顺序进行施工操作。 ➢ 组织:只组织一个施工队,该队完成所有施工段上 的所有工序。 ➢ 特点:总工期长,劳动力需要量少,周期起伏不定。 材料供应、作业班组的作业是间歇的。在工种和技 工的使用上形成极大的不合理。
组织流水作业的步骤
➢ 划分流水施工段 ➢ 划分工序 ➢ 确定施工顺序 ➢ 确定流水作业参数
2020/12/27
17
2-4 流水作业法的原理
流水作业法的主要参数
➢ 时间参数: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流水展开期 ➢ 空间参数:工作面、施工段数m ➢ 工艺参数:工序数n、流水强度
2020/12/27
18
一、工艺参数
1.工序数n(施工过程数):把一个综合的施工过程划 分为若干具有独立工艺特点的工序,其数量n为工序数 。施工组织应根据构造物的特点和施工方法划分,不 宜少,也不宜多。
2 流水强度V:每一施工过程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程 量,称流水强度,也称流水能力或生产能力。
机械施工工程的流水强度:v=∑RiCi R:机械台数 C:机械台班产量 i:机械种类
2020/12/27
30
1 全等节拍流水
例:某施工项目有三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有5 道工序,每道工序的流水节拍ti=2天,Kij=2天 。试绘制施工进度图,并计算总工期。
2020/12/27
31
例:
流水开展期t0=(n-1)K
2020/12/27
最后专业队作业时间 te=m ti
32
计算总工期
2-3 施工过程的时间组织
时间组织的主要任务
➢ 建筑工程:主要解决具体工程项目施工的时间分 配问题;各工序之间的施工次序排序问题
➢ 安装工程:解决劳动对象在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 问题;加工任务在关键设备上的排序问题
2020/12/27
1
2-3 施工过程的时间组织
1.合理安排 工艺顺序
时间组织的主要分类
有6座类型相同的涵洞,每座涵洞包括四道工序。 每个专业队由4人组成。工作时间为:
挖槽:2天;
砌基:4天;
安管:6天;
洞口铺砌:2天
试求:总工期T,并绘制施工进度图。
2020/12/27
35
2.成倍节拍流水案例
解:
(1)求各流水节拍的最大公约数K:即:由t1=2
t2=4
t3=6 t4=4 ,得K=2天。
11
(3) 流水作业
将不同工程对象的同一施工工序交给专业施工队 执行,各施工队在统一计划安排下,依次在各个 作业面上完成指定操作,前一操作完成后,转移 至另一作业面,执行同样的操作,后一操作由其 它专业队执行。
组织:划分几道工序,就组织几个专业施工队, 各施工队在施工中只完成相同的操作,一个施工 段的任务是由多个施工队共同协作完成。
(2)求各施工过程需配置施工专业队伍数目bi
每个施工过程流水节拍ti是K的几倍,就组织几个专业队bi = ti/K 。
(3)将专业队数综合∑bi 看成施工工序数n,K看成流水步 距,按全等节拍流水组织施工。
(4)总工期:T=(m+n-1)ti =(m+∑bi –1)K
2020/12/27
34
2.成倍节拍流水案例
流水步距Bij 总工期计算: T=t0+te
2020/12/27
39
3.分别流水——紧凑法
紧凑法:也即直接编矩阵法(p44) 编制原理:只要具备开工要素就可开工 编制方法:
➢ 第一行各新元素,可以直接累加(对应施工段) ➢ 第一列各新元素,可以直接累加 (对应工序) ➢ 其它表列元素:旧元素加左边或上边各新元素,取其
2020/12/27
5
(2)垂直图的画法
(1)组成: ①上方:各工程数量及其位置。 ②下方:施工平面图。 ③左侧:进度日历。 ④右侧:资源平衡图(劳力曲线图)。 ⑤正图:以施工日期为纵坐标,里程为横坐标,将各
分部分项工程用不同的符号在图中绘出。
2020/12/27
6
(2)垂直图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2020/12/27
22
二、时间参数——流水节拍ti
3.倒排工期法 ti =Tz /m
式中:tZ—施工作业总持续时间 m—施工段数;
需检查反算的流水节拍是否大于工作面限制的最小 流水节拍.
ti =Aminμ μ—单位面积所劳动量或作业量. μ=QS/A
2020/12/27
23
二、时间参数——流水步距
大值
2020/12/27
40
计算题--用紧凑法计算该流水作业的工期
2020/12/27
41
3.分别流水——潘特考夫斯基法
潘特考夫斯基法: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 (p46)
编制方法: ➢ 将各工序在各个作业段上的时间累加 ➢ 将后一工序数列向右错一位与前一工序累加 数列进行相减
➢ (4)流水作业法使用专业队施工,工程质量有保 证。
2020/12/27
14
(4)作业方式的综合运用
1.平行流水作业施工 在平行的基础上,再流水。如一个项目划分几个
施工段,每个施工段同时开工,而每工序流水作业。
2.顺序平行作业法 以增加施工力量来缩短工期,缺点突出,适用于
突击作业。
3.立体交叉平行流水作业法: 在平行流水的基础上,采用上、下、左、右全面
2020/12/27
25
二、时间参数——流水展开期t0
流水展开期T0:从第一个专业队开始作业起,至最后
一个专业队开始作业止的时间间隔
流水稳定期Tn:从第一个施工段的末道工序开工时间
算起,至最后一个施工段的末道工序结束时间为止的
时间称为流水稳定期。
2020/12/27
26
二、时间参数——流水展开期t0
2020/12/27
12
流水施工实质
1.将劳动对象划分为劳动量大致相同的施工段。 2.相同的工序由专业队完成,专业队在不同作业
面上完成相同的操作。 3.时间尽量衔接。
2020/12/27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