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简介
汉字七体
汉字独有的七种结体方式:甲金篆隶楷草行。
商朝时刻写在龟甲、
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
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我国有文字
可考的历史也是从商朝开始的。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
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
历史从此开始。
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
交流障碍。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
意、形声、转注、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
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古
文而不生窒碍。
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
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
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
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
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
中国大陆将汉字笔划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省简,于1956
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
目前在使用汉语的地区,
大都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分别是繁体中文(繁体字)和简体中文(简体字)
仓颉造字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一。
仓颉,称苍颉,复姓
侯刚,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
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他
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
了不朽的功绩。
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
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全国有多处纪念仓颉的遗迹,有仓颉造字、造字台、仓颉
陵、仓颉庙、等。
在众多仓颉及遗迹中,始建于汉代者有四处:
河南南乐、虞城、开封和陕西白水。